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豪
通讯员 罗瑞娴
近日,2020年“百企千人”实习计划“企”理变身商务培训在南沙城粤港澳青创中心举行。活动主办方邀请在南沙创业、就业的5名港澳青年,为近百名港澳实习生上了一节实训课,分享在南沙就业创业的经历和感受。‘
“乘势而为”是5名港澳青年选择南沙的理由,经过实践后,他们都认为,南沙是一个极适合港澳应届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地区,因为这里试错成本低且机遇多。
港澳青年“掘金”南沙:
遍地都是机遇可以做自己的蛋糕
2015年,香港青年袁倩鹏从暨南大学毕业后,在回香港找工作和留在广州之间犹豫,最终决定留在广州。他在东涌鱼窝头做起了社工和情感咨询师,一做就是3年。积累了一定人脉和资源后,袁倩鹏到番禺区开了一家糖水店,走上了创业道路。
成熟后,他又和东涌本地的朋友合伙,在鱼窝头开一家新的分店。5年里,他从自己口中“无人无物”的小青年成长为麻麻良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内地港澳青年学生之家专案经理。
“与其说是我选择南沙,还不如说是南沙选择我。这里的水乡文化和人文让我有很浓厚的归属感。在香港,大家下班后就不会联系,保持距离。但是在南沙,上班一个样,下班还是一个样,大家一起吃饭、打篮球、逛街,感情很好。”袁倩鹏提到,5年来,南沙的创业环境改变良多,5年前港澳人员注册公司还要花钱找中介,现在去政务服务中心的机器旁边,15分钟就能申请注册拿到营业执照。
同样在南沙创业,2006年从暨大毕业的香港“老”青年孙弘睿笑说,他创业的过程每一步几乎都踏上了风口。选择大学时,他就分析过,香港的产业基础不佳,于是他决定到内地搏一搏,考到暨大。“从现在往回看,我的选择是对的。”
孙弘睿一毕业先做起了酒类贸易,后来又将目光瞄向了刚萌芽的电商。凭借外语优势和渠道优势,他率先将“歌莉娅”服装上网,从2014年底开始,这个品类销售量连续两年都在“双十一”登上全国第三的宝座。2015年,孙弘睿来到南沙谈合作,第二个月就决定入伙,成为风信子跨境电商的创始合作人。“资源和人才都讲究一个虹吸效应,南沙就是一个有虹吸效应的地方。”此后,孙弘睿投资期货,开设医疗公司,还入股了南沙标志建筑之一的南沙城。
“成熟城市(的机遇)几乎可以说没得玩,或者要花很大力气才能在蛋糕里面分到一点点。但在南沙,机遇到处都是,只要你有心搏一搏,就能自己做出一整块新的蛋糕。”孙弘睿诚恳地向港澳实习生们如此推荐。
90后香港青年、英才省市教育科技CEO曾祥盛表示,南沙对港澳青年的扶持政策是最接地气的,甚至是主动送到港澳青年手上的,从住房补贴、医疗保险、注册企业到创业补贴都有,十分齐全,都是“真金白银”的支持,这在其他地区很少看到。
港澳青年考南沙公职:
跟着国家政策风向走
除了创业,南沙法定机构还向港澳青年抛出橄榄枝,去年年底,首批港澳青年经过选拔成为首批南沙港澳籍公职人员。澳门青年刘延鑫和香港青年洪逸曦就是其中的两位。
2019年,澳门青年刘延鑫从北京大学行政管理系毕业。大学期间,他就大量接触和研究国家政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我就瞄准了前海和南沙。南沙要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大都会,又是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示范区,对我们这些港澳青年来说意味着更多机会。”
去年底,这个机会就上门了,刘延鑫成功进入南沙区产业园管理局。“入职以来,我接触到很多项目,可以更好地研究政策风向,分析能力也有进步。这里的房价不高,生活成本低,空气和环境好,真的很舒服。”
香港青年洪逸曦2019年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毕业,他从青年时期就对沟通两地的工作十分积极。选择到南沙成为一名法定机构在编人员也是他的“初心”,可以在南沙引入更多香港企业和项目,从经济和社会层面为两地融合发展做贡献。
洪逸曦说,在南沙工作生活的大半年,他最明显的收获就是晒黑了,因为经常下工地,学习工程建设知识,“和我原来学的金融专业有很大不同,但着手后才发现工程其实很好玩,一手一脚参与其中很有成就感。我建议实习生不用受限于自己的专业背景,可以多尝试,多看一看转一转。”洪逸曦如此表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