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探索电影,戴锦华主编《给孩子的电影》首发
2020-08-13 11:2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电影的重要意义,在很多时候已经远远超过了戏剧、小说、音乐。”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晶

8月12日晚,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编著的《给孩子的电影》在上海书展首发,戴锦华带领现场的大小读者们一起重新认识电影、探索电影。《给孩子的电影》遴选出世界电影史上50部经典影片进行详细解读,以专业的眼光带领孩子欣赏电影。另外又以列表的形式列出50部影片,作为延伸阅读和观影的参考。戴锦华说,“电影是窗口,希望孩子们透过这扇窗看见不同的生活和世界,因为通过电影,你几乎能获得一切。”该书由活字文化出版。

att_2983075.jpg

看电影是需要学习的

在新书首发活动现场,戴锦华教授谈起了这本书的缘起。“《给孩子的电影》由我担任主编,我主要是选片、审阅和修订。影片分析主要由我的学生们撰写,他们有些已经是高校里的教授,有些是风头正劲的青年影评人。”

“和这本书的策划统筹、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滕威教授交流的时候,我们发现,电影有太长时间没有进入到教育系统,没有人在课堂上带着孩子一起学习电影,这是很大的遗憾,甚至是个错误。我们想把电影也带入到孩子的美育中,通过电影,孩子能够学习一切。”

戴锦华教授说,很多养小宠物的人会发现,家里的猫咪也爱看电视。在澳大利亚一个著名的海滩上,有一只爱看电影的猫头鹰,每逢露天电影放映,它就会出现,而且从头到尾不离开。就连小动物们都会看,更让人们以为看电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一百年来,电影早已成为每个人生长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文化、艺术、娱乐事实,电影的重要意义,在很多时候已经远远超过了戏剧、小说、音乐。孩子们有音乐课、美术课,语文课,而看电影好像不需要学习。其实不是。不经过学习,看电影永远是不高级的娱乐,永远只是看个热闹和高兴。但电影除了让我们高兴,它几乎告诉了我们一切。”戴锦华说。

在新书序言中,戴锦华教授写到:“学习电影,是为了更宽的视域、更多的快乐,是为了欣赏电影的魔术表演,也是为了深入魔术师的密室、暗箱。倾听电影的诉说,赏析说书人的姿态和音质,也倾听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思、题内真意。”

“给孩子看”不意味着低幼

《给孩子的电影课》精选50部电影进行鉴赏导引,另外还推荐了50部电影,这个片单是怎么挑选出来的?

戴锦华说,“这本书的主题是给孩子看的电影,一开始大家想到的是儿童片,就是讲孩子的故事。但在最初讨论时,我就和策划滕威说,我不同意只选儿童片。我一直认为,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他们就懂得少。小孩只是个头小,心不一定小。年龄小也不一定意味着低幼,而是有时候大人会把孩子想得很低幼,甚至是家长、教育者自己比较低幼。”戴锦华教授说,孩子们每天都面对成人世界,电影的世界也有孩子,有成人。

“所以,选择的标准首先是电影艺术,希望孩子最初接触的不单是电影院放映的,热门的畅销电影,而是电影史上真正好的电影。其次,希望孩子们通过电影这个窗口,可以看见一切,看到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可能发生的,不同时期的故事和生命。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按照世界电影史的线索,选择了不同时期的优秀电影,中间拿掉了部分对于孩子来说太难的电影,因为这些电影对大人来说也很难。”值得一提的是,在给孩子推荐的电影中,除了好莱坞电影,还有不少来自第三世界的影片,比如伊朗的《小鞋子》、塞内加尔的《黑女孩》、东欧电影《伊万的童年》等等。

伊朗电影《小鞋子》剧照

“有不止一种电影,也有远不止一种观看电影的方式。有可以只用眼睛看的电影,它是眼睛的冰激凌;但也有很多优秀的电影是需要用头脑去读,用心灵去体认的。往往是这样的电影丰富我们的生命,启迪我们的智慧。”戴锦华说,“这本书努力保持了电影的丰富性,以‘美’为最主要的标志。希望孩子们从中看到不同的世界和生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官方图、剧照
责编 | 胡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