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地球上持续蔓延,而关于新冠病毒的缘起,科学界普遍认为,它最早来自动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蝙蝠很有可能是本次疫情的源头。病原体从动物“跨越物种界限”传染给人类,这类疾病被称为“人畜共患疾病”。
7月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牲畜研究所联合发布报告称:过去20年,人畜共患疾病的暴发愈发频繁,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新冠肺炎不是第一次源自动物的病毒偷袭,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1997年8月,印度尼西亚,山火蔓延。800万公顷土地被烧焦,生活在雨林里的动物纷纷逃命。山火产生的烟雾像一张厚棉被盖在这片土地上,阳光无法穿透,没有降雨,树叶渐黄,花果不长。
雨林中的果蝠难以饱腹,只得迁移寻找新的栖息地。
一群果蝠飞到了与印尼隔海相望的马来西亚,热带果园里香甜的水果成了它们的食物。果子上留下了果蝠的唾液,有些残渣掉落在附近的猪圈里。
猪将地上的果实残渣舔舐干净,不久,一些猪出现了抽搐或急性高烧的症状,之后,养猪场的工人也开始出现、神志不清和抽搐等症状。
1997年初,许多农场工人都得了奇怪的病。至少有20个工人连续发烧,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
当时,五名重症患者入院治疗,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其中一人死亡。一年后,1998年秋天,这一怪病再次在猪场工人中出现,半年时间有265人被确诊感染,其中105人死亡,死亡率高达40%。
又过了一年,1999年,马来西亚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最终分离并识别出了引发疾病的病毒,源自果蝠,并将该病毒命名为:尼帕病毒。
转眼23年过去了,如今对全球造成健康威胁的新冠病毒,与尼帕病毒也有一个共同点。
这种源自动物、跨物种传染给人类的传染病称为人畜共患病。早在人类最为古老的文化摇篮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遗留的碑文中,就有对人畜共患病的记载。
如今已是公元后2千年,人畜共患病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没有减少,还在不断加剧。
7月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牲畜研究所联合发布名为《预防下一次大流行病: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如何阻断传播链》的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人畜共患疾病,大多数病亡者居住在中低收入国家。
2013年,西非几内亚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一名一岁半男孩在自家院后的空心树下玩耍,回家后不久便出现发烧、呕吐,排便发黑等症状,两天后,小男孩死亡。
小男孩感染的是致死率极高、传染性极强的埃博拉病毒。
这一病毒同样源自果蝠。由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果蝠开始向人类聚集地转移,空心树上倒挂的蝙蝠成了致死疫情的源头。
之后,2013到2016年间,蔓延开的西非埃博拉疫情导致11000多人死亡。
据“全球森林监察”系统的统计,2019年,全球平均每分钟就失去71400平方米的热带森林,面积相当于10个足球场。地球上80%的物种生活在森林里,森林的急剧减少迫使野生生物进入人类生活圈。而且,人畜共患病并不只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农业区。
2014年,被女性杂志《Bustle》誉为“朋克音乐皇后”的美国歌手艾薇儿,患上了莱姆病。
莱姆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为一种螺旋体,来自这种不起眼的蜱虫,被蜱虫叮咬的脊椎动物,比如鹿和松鼠就会被传染,并成为螺旋体的宿主。
2019年,美国疾控中心发布报告称:美国东北部郊区扩张,导致蜱虫和其它宿主动物与人的接触增多,莱姆病发病率增高。由于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或多发性硬化相似,莱姆病也不易确诊。
另据美国疾控中心2019年公布的报告,同样由蜱虫传播的玻瓦桑病毒的感染人数也在逐年增多。玻瓦桑病毒会引起脑组织炎症,死亡率高达10%,且目前没有治疗药物及疫苗。
因此,人类、家畜或野生动植物的健康不能再单独看待了,它们应该是‘一体健康’。
23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曾在《天论篇》中道出这一朴素的道理。
历史和科学也一再证明,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无法高高在上或独善其身,只有和自然环境、和其它生物形成良好的联结与互动,才可能拥有真正可持续的“一体健康”。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 | 央视报道截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