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魏礼园
近日,一张湖北农民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图片刷屏了。
留言的主人公是在东莞打工17年的吴桂春,由于疫情的影响,他无奈之下打算返乡。临走之前,他写下了对东莞图书馆的眷恋。
6月25日,东莞图书馆官方微博转发了这张留言的照片。紧接着东莞人社局跟进,短短几日,吴桂春找到了新工作,还办了新的读者证。
得知可以留下继续看书后,吴桂春表示,“东莞把我留下,唯有读好书做好人来感谢”。他还希望大家都喜欢看书,做为国为民的好人,“真正看书看得多的人,是不会做坏事的”。
△吴桂春拿到了新的读者证 图/王俊伟
这是一个“越读书,越幸运”的故事,体现出全社会对读书好、读书重要的共同认知,更体现出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港湾。爱书的故事自古就有很多,那古代有图书馆吗?爱读书的人去哪里获取知识呢?
古代有图书馆吗?老子和这些人都曾是馆长
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近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但是藏书机构却早就有了,一般以殿、阁、楼、馆、府、院等名词指称图书馆。
△明代藏书家范钦的“私人图书馆”——天一阁
据《春秋左氏传》记载,“夫赏,国之典也,藏于盟府,不可废也。”
可见,早在周代,我国就有图书馆出现,“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
老子算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因为老子管理着“百国宝书”,连博览各国古今典籍的孔子都要向他请教。
△老子授经图
到了汉代,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藏图的地方。汉武帝不但在宫里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馆舍,还以官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
从“石室”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也有人把图书馆称之为“金匮”。
△建于明代的文渊阁为砖石墙
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即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一官职被后代沿用,唐代名相魏徵就曾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
△唐代魏徵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
到了明清时期,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了。
这里有一个重要知识点,在唐代以前,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控。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实行过“焚书坑儒”的手段,来取缔私人藏书。
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旺起来的。想想也是,在那些逐本抄书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书籍,除了政治因素外,经济情况,也是个问题。
△印刷术带动私人藏书的发展
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经在自己的诗歌里,提过老友邺侯的藏书:“插轴三万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了。
当然,北宋司马光不仅会砸缸,也爱读书,藏书更是不少,他的独乐园读书堂藏有文史书万余卷,算得上一座小型“私人图书馆”了。后人为他立传说,“手不释卷,至不知饥渴寒署”,倒是大实话。
△独乐园的概述图
和司马光同年出生的藏书家宋敏求,更是爱书,藏书3万多卷。“居春明坊时,士大夫喜读书者,多居其侧,以便于借置故也。当时春明坊宅子比他处僦值常高一倍。”
宋敏求家附近成了热门地块,喜爱读书的人多愿意在他家附近居住,以方便借阅其藏书,致使周围房价大涨。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时的主要助手刘恕,为了编修此书,曾特地绕道亳州求借览,宋敏求为刘恕置办酒饭款待,刘恕“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无论是私人藏书还是皇家藏书,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该馆修建于1907年,还是首次把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的图书馆。
△江南图书馆
古代有读书节吗?这天要给图书晒太阳
古代的“图书馆”不叫图书馆,那古代的“读书节”呢?叫做“曝书会”。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人们就要把书拿出来晒太阳,有助于除湿防霉、驱虫防蛀。
大夏天晒书,倒是和我们今天的读书节一样,广州南国书香节、上海书展和北京书展,基本都是选择盛夏时节进行。
△2019年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 图/戚耀琪
《穆天子传》中有记载,周天子东游到崔梁,在羽陵曝书防蠹。从原来的竹简到后期的纸质文书,生虫都是保存书籍的第一大难题,“曝书”由此而来。
到了汉唐时期,曝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俗。汉代《四民月令》中记载有“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除了将家中的衣物拿出来晒,还会将藏书也拿出来。
△七月七,曝书会
关于曝书,还有个小故事。
三国时候,司马懿位高权重,为求自保,他便装疯病躲在家里。曹操派亲信去打探虚实。那天是七月初七,装疯的司马懿正在家中晒书。
这一晒不打紧,马脚就露出来了。于是,曹操立即命令他回朝上班,否则收押。司马懿只得乖乖地遵命回朝。
△司马懿画像
但到了宋代,曝书活动已经十分普及。除了国家举办的超大规模的曝书会,当时民间也举行曝书会,私人藏书、书院藏书、地方藏书都会举办曝书会。
苏东坡的名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末段就记载了他写这篇文章的缘起,在于曝书时看到了亡友赠予的画卷故而睹物思人: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他曝书的这一天,正是七月七日。
△苏东坡画像
若说这还尚属私人领域的曝书行为,官方的“曝书会”就更有意思了。记载宋代馆阁制度的《蓬山志》中对当时的曝书会有如下描述:
“秘省所藏书画,岁一曝之,自五月一日始,至八月罢。”所谓“秘省”就是秘书省,也就是当时的“国家图书馆”,每年五月到八月逢晴日便曝书,活动延续三个月之久。
晾晒的藏书开放程度有限,只对词臣学士开放,相当于国家的研究人员了。大家可以到曝书的地方观摩,共赏图书古器,一饱眼福。皇帝还准备了茶水果品,赐宴款待观书的词臣学士。
△如今书展很开放,亲子同乐 图/戚耀琪
到了南宋,曝书会的规模较之北宋时期更大,而且组织工作更为细致周到。《南宋馆阁录》中记载:
“秘阁下设方桌,列御书图画。东壁第一行古器,第二、第三行图画,第四行名贤墨迹,西壁亦如之;东南壁设祖宗御书,西南壁亦如之。御屏后设古器琴砚。道山尚堂并后轩、著庭皆设图画。开经史子集库、续搜访库,分吏人守视。早食五品,午会茶果,晚食七品。分送书籍《太平广记》《春秋左氏传》各一部;《秘阁》《石渠碑》二本,不至者亦送。”
在举办曝书会之前,要列出详细的参会人员名单,事先排好座位次序,并将砚台、古琴、古器、图画、书籍和御书都分别摆在相应位置上,以便于参会人员更好地观览,还为他们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受邀而不能到场的人,也能收到赠书。连吃带拿的,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
△曝书会成为文人士子的饕餮盛宴
很难想象,早在千年之前就有这样隆重的文化盛会。比起今日的各种书展,开放程度尽管有所不及,但精致程度应该绝对不落下风。
参考资料:
罗艳《我国古代皇家藏书防火措施研究》
成明明《宋代馆阁曝书活动及其文化意义》
刘玉莲《宋代私人藏书兴盛及社会价值考略》
蒋永福《中国古人的图书馆功用观》
刘绍义《古代有没有图书馆》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