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快评】“授人以渔”是脱贫奔小康最大倚仗
2020-06-13 16:0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小康路上,希望出现更多的“粤菜师傅”工程,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实现技能致富。

文/羊城晚报评论员 温建敏
■走马南粤话小康


“一个粤菜师傅出师就业,就意味着全家脱贫。”广东韶关新丰县就业服务局局长邓明说。

新丰县烧鹅皇山庄的厨师梁双华是一位贫困户。2015年,梁双华儿子突发癫痫症,四处求医,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就业帮扶,梁双华成为了“粤菜师傅”工程的一员,成为了山庄老板潘志敏的徒弟。潘志敏将自己烧腊制作技巧倾囊相授,梁双华已经取得了粤菜师傅技能证书,每月收入达到七八千元,实现了脱贫致富。梁双华又培养了20多个学徒,让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粤菜改善了生活水平。

“粤菜师傅”工程是广东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就业创业、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2018年以来,广东各地健全优惠扶持政策,支持“粤菜师傅”开办农家乐、小餐馆或外出创业发展,给予各项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鼓励支持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粤菜师傅”提供专业孵化服务,落实孵化奖补政策;组织“粤菜师傅”供需见面会、专场招聘会,搭建“粤菜师傅”供需对接平台等。

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们深刻感受到“粤菜师傅”工程对就业创业的拉动作用。常住人口十几万的新丰县,食客从珠三角慕名而来,形成火热的“舌尖经济”,餐饮从业人员达12000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技傍身,是脱贫奔小康的最大倚仗。小康路上,希望出现更多的“粤菜师傅”工程,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实现技能致富。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曾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