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直播节·公益助残专场开播!来听听他们的带货故事
2020-06-06 21:5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在连续三日的直播中,一批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主播将在带货中分享自己的故事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粤残宣

残疾人手工红木笔、笔筒、领结、蝴蝶标本等文创品,残疾人企业家生产的风扇、免洗消毒洗手液,眼贴眼罩、黑糖等公益助残捐赠产品……20款产品今日起亮相“首届直播节•公益助残直播专场”。据悉,这是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带货节中一个特别的环节。

据了解,“首届直播节•公益助残直播专场”活动由广州市商务局主办、广东省残疾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协办,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现场组织千手智慧、意童文化、基德文化、花蒜科技等爱心企业,邀请多位爱心网红,共同携手残疾人企业家和残疾人主播同时在淘宝、抖音、快手、拼多多、花蒜等多平台同步现场直播带货。

直播现场

在连续三日的直播中,一批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主播将在带货中分享自己的故事,如三级残疾人、用热爱打磨出独特手工木刻钢笔的企业家李新,12年帕金森确证病患、纳信(帕友)慈善基金会创办人、凌飞电器创始人谭薛珍,广宁无臂青年、残疾人游泳运动员邓俭辉,视障残疾主播阿冲,聋人主播刘建……每一个产品和品牌背后,都藏着他们一路走来的故事。身残志坚的他们,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勇敢与坚毅,不仅点燃了自己的梦想,更照亮了他人前行的路。

故事一:肢体残疾的她,领结产品销往全球

梁杏花出身于一个幸福的工匠世家,父母都是出色的裁缝,经常为她做漂亮的领结。然而,11岁一场大病使她成了一名肢体残疾人。领结仿佛从生命里消失,美好的“公主梦”也收进了内心的深处。

难道“残疾”将永远夺走一切吗?

2013年,女儿的到来给梁杏花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答案。为了女儿,她重拾针线活,为女儿缝制,把父母对自己的爱,传承给了女儿——这也是自从肢体残疾后不曾感受到的幸福感。

慢慢地,梁杏花决定,用一针一线的细细缝投身领结事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即使也曾遇到过产销不对路、运营不理想等困难,她仍勇往直前。

梁杏花(右三)参加创业创新大赛颁奖仪式

如今,她已经设计了约368款领结产品,产品销往全球。

故事二:他靠根雕技术创办残疾人创业基地

虽然因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但受父母熏陶和影响,陈国玉始终乐观坚强,从小勤奋好学,并且考上中专师范学校。虽然并非艺术院校科班出身,27岁才“半路出家”拜师学习根艺雕刻,但他却靠着悟性和后天努力成为雷州根雕非遗传承人。

除此之外,他还创办了残疾人创业基地,指导多名残疾人一起工作。 “今年我还有新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再培训约10名残疾人,教会他们根雕的基本技术,让他们可以靠自己双手赚钱。”陈国玉说,自己要把雷州文化元素创意和根雕艺术巧妙融合在一起,创作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

他希望尽自己微薄之力,给更多残疾人树立榜样,增强自信心,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

故事三:她为“帕友”创办基金会和分享平台

谭薛珍18岁就开始闯荡商界,在2004年成立了凌飞电器,专业生产电风扇和电暖气。2008年,一个确诊消息让谭薛珍的生活天翻地覆——她被确证帕金森病。20年来,谭薛珍没睡过一个好觉。起初只是手脚抽搐,口吐白沫,进而出现浑身肌肉僵硬,不能动弹。

谭薛珍(右一)参加现场直播

如果身体上的疼痛还能克服的话,来自周围的人异样的眼光则重击着她与病魔斗争的信心。尽管如此,她都在一次次徘徊中挺了过来,并且更致力于公司的发展:“我要通过自己让广大帕友看到生存的希望。”

她发现,人们对帕金森病了解太少,一旦病发,很多人以为他们是精神病。她决定为“帕友”们做点什么。2017年4月,她创办了“纳信慈善基金会”,帮助有需要的“帕友”,此后又创办了集直播、科普资讯、寻医问药、娱乐互动、帕友分享等于一体的“帕友+”智慧分享平台,在帕金森病友中播撒爱的种子。

故事四:他手工制作的木笔成功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李新今年55岁,他的双下肢因患小儿麻痹导致三级残疾。行动受限的李新从未停止在奋斗之路上的奔跑,他考上大学,获得一份会计的工作,又在闲暇之余爱上木刻。

“人的一生当中一定要有一件不以其为生的工作。” 李新说,自己因为喜欢,想用简单的手工工艺来完成木笔制作,钻研了很长的时间。他把阳台改装成手作工作室,客厅的物架上摆满了木刻原料和工具,闲暇时候,他做做歇歇,用几个小时完成一件作品。

李新

为制作一支木笔,他常常在机器前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因为坚持和热爱,他反而拥有了比大多数人更充盈的内身残志坚心。经过研究,他将笔身设计成了中间细两头粗的“小蛮腰”适握样式,并在去年成功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

故事五:他创业带动周边农民走上致富路

儿时的灾难和带来的残疾,并未夺走王福如的自信,反而历练了他的心智。2009年,还是在校读大学的王福如,就创办了上杭县新元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帮助家乡100多户的脐橙种植户把滞销的脐橙销售一空。2010年,他又申请成立农民合作社,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带动了周边的农民致富。

2012年大学毕业后,王福如励志回乡创业,寻找自己的“蝴蝶梦”,创办了残疾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圆了许多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梦。他用辛勤和汗水换得别人的尊重和敬意,他被评为了“福建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