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施沛霖
图片及部分资料提供/上海博物馆
“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就有欣赏天然石的审美传统,陈列于书房雅阁的文房供石更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珍品,“石不能言”,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彰显天人合一的理念。
历代文人、士大夫对中国赏石文化贡献良多。唐白居易在《双石》一诗中写道:“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石头高洁坚贞、遗世独立,与益友何其相似?
中国传统赏石大致可分为文房石和园林石两类,供石属文房石或案几石的范畴,作为一种文房案头雅玩,自古深受文人墨客钟爱。“石痴”苏轼在其赏石名篇《怪石供》中,记录以怪石为供,“挹水注之粲然”,送与僧人佛印,以供陈设赏玩。可见在宋朝,文人在书斋中陈设把玩奇石,已蔚然成风。
一方石头,浑然天成,历经风雨雕琢,再由文人雅士慧眼发掘,陈列于文房雅室之内,静者如山、动者如云,无言而隽逸的石头,承载文人审美,穿越时空,与观者默默对话,愉悦了心性,磨炼了禅心。难怪自古以来,爱石如痴者众多。
最近,国内赏石界迎来一桩盛事,上海博物馆推出为期两个月的《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吸引了众多观赏石爱好者前来一睹珍品供石之隽美真容。展览展出了收藏家胡可敏女士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各类供石和仿石清供78件,上博还从馆藏中挑选了清高凤翰铭“小方壶”石与吴湖帆绘《宋坑小方壶石图轴》,以及明陈洪绶、蓝瑛、清恽寿平、高凤翰诸家绘制的赏石主题画作,引领观者欣赏“造化钟神秀”之美,感受“风雅不必诗”之意。
壹|名家旧藏公开亮相,文房供石进入大众视野
“中国文人崇石赏石有很久历史。唐以前就有在园林里立峰。但移到文案几案可能要从宋代开始。研山(“研”同“砚”)可以说是最早的文人供石。历史上最有名的‘宝晋斋研山’据说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创制的。”
在赏石收藏家胡可敏所撰的《藏石纪事》中,对文人供石的起源有此番叙述。胡可敏是著名旅美华人赏石收藏家,承袭家学,长期致力于古典文房供石的收藏。她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的古代供石及类石清供共78件,不仅有灵璧、太湖、昆、英等经典石种,也包括多种地方石种和陶、铜、玉、木等其他材质的类石清供,均有原配或旧配座架,一些供石上还有前人题刻,在这次《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中均有展出。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朱良志认为,这批藏品“极富观赏和收藏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房玩赏石的基本面貌”。
这些经过无数代人吟赏把玩、集天地自然之灵气于一身的石头,宛如高斋中的隽友,默默无声中,给观者带来心灵的抚慰与精神的开悟。古人云:赏石者以禅心入道。寄情于石、以石励志、以石修身、以石悟道,实为在书斋中独享的一段精神之旅。
作为国内首次的高规格供石展,《高斋隽友》展也令文房供石进一步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贰|追溯供石前世今生,解读精彩文化内涵
受访嘉宾:施远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工艺研究部副主任)
为什么古代文人都爱石成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文房供古有着怎样的地位?又有什么欣赏法门?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工艺研究部副主任施远,为赏石迷们一一解读了文房供石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羊城晚报记者:在上博《高斋隽友》文房供石展中,胡可敏女士捐赠的这批文房供石及从上博原有的典藏中遴选的珍品,主要看点在哪里?
施远: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为何展览名为“高斋隽友”?其意是,文房供石是书斋里的一位意味深长、可朝夕相对的友人,或者说一方好石可以千秋如对,跨越时间空间,相看两不厌。
一般人把有观赏价值的石头称为赏石,但胡可敏女士坚持用供石来命名这批收藏,强调了其人文特性、文化内涵、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而不仅仅是供人观赏的石头。
在第一部分的展览“慕古追邈——追寻古石之路”中,不乏研山绝妙之品,砚山是中国早期文房供石代表品类,被视作缩小的自然山峦。文人在书房坐观研山而神游“峰峦洞穴”“叠嶂层峦”之境,正如白居易《太湖石记》所述其乐:“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寻访古石,常有不期之获。《云林石谱》中“其质玲珑、窍眼百倍于他石”的青州石,传为西汉长安昆明池所出、历代题咏不绝的宜男石,都是收藏家在漫漫寻石之路上的欣喜所得。
中国古代赏石文化历经千年,除以宋人《云林石谱》、明人《素园石谱》为代表的理论总结外,还流传“瘦、皱、漏、透”的相石四法,以言简意赅、易于领会,传为圭臬。胡可敏女士捐赠藏石中多有四法之典范。
展览第二部分包含传统四大赏石,即灵璧石、英德石、太湖石和昆山石,广受世人青睐。综合对供石的包浆、底座、铭文及凿痕等研究,可大致判断其人文历史年份。
至于类石清供,材质虽然非石头,但外形酷似石头,且审美趣味与石头相通,值得一赏。
此次特展亦从上博原有典藏中遴选出了数件供石珍品及文人画石名迹,以飨观众。像清高凤翰铭“小方壶”石与吴湖帆《宋坑小方壶石图轴》并置陈列,“架上之石”与“画中之石”相得益彰,文人书房里的赏玩趣事引人探索。
羊城晚报记者:中国古代赏石文化历经千年,文房供石有何历史渊源?为什么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都爱石成癖?
施远:“供石”者,清供之石也,供字有供奉、供养之意。供石的最早语源来自苏东坡。他曾以江中彩石供养佛印禅师。《怪石供》《后怪石供》这两篇短文,收在《苏轼文集》的“杂著二十七首”中。这大概是“供”“石”二字连用的最著名的例子了。
文人钟爱的赏石有两大类:一类是置于室外的园林石、庭院石,另一类是放于文房案头的赏石。前者体量大,常以叠石艺术和配景之法来实现,同建筑、水景成为变化复杂的组合,属园林和建筑空间艺术组成部分。文房供石体量小,为独立的个体,以小见大。
文房供石出现在晚唐五代之后,在宋代成为风气。宋代出身低微的士人进入社会主流,他们身边一些轻便小巧、便于把玩的、对所处空间要求不是那么奢华的用具和用品,也有了很高的文化品位,成为知识分子的关注点。案头赏石也实现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
这种审美趣味与皇家的审美方向不同。以往的赏石主要以园林石为主,不过能欣赏和享有园林石的,只是皇家贵族和上层士大夫。如宋徽宗便对园林石十分痴迷,历史上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运输团队称为“花石纲”。
自古以来,对石头的研究,既有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显示出博物学家的一面,记录各地的奇石异石,也有观赏审美的角度去看待。但石头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那么高的地位,能得到历代众多文化巨人的赞美,他们最看重的,既不是石头的自然属性,也不是使用功能,而是它的精神内涵。
相信我无须赘言,众多赏石爱好者、艺术家们对此都是深有体会的。著名文化学者、美学家朱良志为这次特展图录作序——《谈赏石中的包浆》,便从包浆的角度论述了这种经历岁月磨砺、生命浸润、具有历史感的石头,如何引发中国文人特殊的钟爱。
羊城晚报记者:欣赏文房供石有什么美学原则?
施远:目前公认文人赏石之开始成为风气,是在唐代。从牛僧孺、李德裕、白居易的园林建设雅事和唐诗中大量咏石诗歌可以判断,当时文人关注的重点是园林石。这是自西汉梁孝王筑“逸园”叠石为山以来的治园传统。只是与帝王贵胄之家的豪奢不同,文人士大夫以其各自的经济实力与审美眼光置石,逐渐能从一滴水中看出一个世界,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白居易《太湖石》诗),为后来文房供石观的树立,做好了美学上的准备。
赏石之风一旦树立,其形态、质地、肌理即获得抽象的美学价值,可以脱离石头的本体而映射于他物。 “好石乃乐山之意”(《云林石谱》孔传序),具有山形与石式之美的“山子”,诸如玉、铜、陶、木之类,唐宋时期已广泛得到世人的欣赏,其后流衍不绝而种类益多。
如果说文房供石与园林赏石的审美还属于比较纯粹的文人之好,种种或天然或人工的类石清供则因其奇巧的特性与多样化的质地,广泛地属于不同社会身份与阶层的人群。在胡可敏女士的收藏中,这些类石清供与各色古石一道,形成为诠释中国传统文房供石审美的完整载体。
羊城晚报记者:国内目前对文房供石的研究状况如何?
施远:应该说,长久以来,文博机构对文房供石的研究是缺失的。
我们过去没有把石头作为一种研究对象,一来受制于藏品的限制,二来是由于赏石的定位问题。各大博物馆立足人类艺术的收藏与展示,而赏石是否属于艺术品?或者老的石头算不算文物?这些仍然有争议。在没能形成共识的情况下,以收藏和研究传统艺术为主的博物馆,以前并没有把石头作为研究对象。而自然类的博物馆,主要从科学的角度展示、研究石头。供石却以其人文价值与审美特性见长,看似也不符合其研究范围。
文房供石研究的缺失并非个例。唯有不断完善划分标准,才能使文化遗产被学界重视。这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首次、据说也是中国内地主要博物馆首次举办以传统文房供石为主题的展览,意义重大,也引起了众多石友和艺术家的关注。希望以此为开端,中国文博界能正式进入中国文人石特别是文房供石的研究中。
延伸阅读
文人石趣与赏石佳作
●《画山水序》是南朝宗炳所撰山水画论著,在我国绘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我国山水画论的开端并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作者提出将崇山峻岭纳入画境,或缩龙成寸,用同质的石头来模拟山水,借“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的缩景来寄托江湖之思,林泉之意,开启后世赏石文化的源流。
●文人雅士的赏石之风,由晋代陶渊明醉卧“醒石”开了先河。但赏石之风盛行始于唐朝,诗人白居易是著名的赏石名人,其《太湖石记》是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第一篇全面阐述太湖石的收藏、鉴赏方法以及理论的文章。“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精辟概括了赏石的真正意义:把大自然的山岳、洞壑缩成一拳,这是空间上的思考,而在时间的维度上,千里一瞬、坐而得之,说明赏石能使观者突破时空界限,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苏轼一生爱石成癖,他的住所因收藏“雪浪石”而命名为“雪浪斋”。苏轼撰有多篇赏石文章,如《怪石供》《后怪石供》《北海十二石记》等,赏石咏石的诗词尤多。他还就奇石鉴赏发表了独特的见解,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丑而雄,丑而秀也。”由此探索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关于丑而美的美学理念也被后人一再阐发。
●宋代“石颠”米芾爱石成痴,不但留下“米颠拜石”的千古佳话,晚年还写就书法名篇《研山铭》,记述了一块山形砚石的外观,惟妙惟肖地将其峰峦叠嶂冠以名称,描述了此砚遇天雨则津润,滴水入池则不竭的特征。米芾也是一位赏石理论家,他提出对传统赏石以“瘦、漏、皱、透”为标准的审美理论。这个标准一直被赏石界所沿用,至今仍然对赏石界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云林石谱》是一部中国古代最早的较为系统地介绍、研究观赏石的著作,由稍晚于米芾的宋代赏石理论家杜绾所著,后被收入《四库全书》。
全书共记录了116种观赏石。分类的基本框架是:状物石(物象石)、山形石、风景名胜石、研山文房石、庭园石、琢器石、化石、古石、异类石等。这个分类方案与现今赏石界的分类方法基本雷同。
●明清时期是赏石文化的繁荣期,并在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上渐趋成熟。最有代表性的著述有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文震亨《长物志》的相关章节、毛奇龄《后观石录》、诸九鼎《石谱》等,以及清代宋荦《怪石赞》、沈心《怪石录》、梁九图《谈石》、周棠《石谱》等。
《素园石谱》共收集各种名石102种(类),计249幅大小石画,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內容上起南北朝而止于明代,包括了明前书籍中有关于雅石的记录,作者既保留原图风貌,又详叙雅石的产地、采石状况、命名、造型及文人墨客间的赞咏词句,反映了传统玩石风貌,被公认为迄今篇幅最宏的一本画石谱录,也是中国雅石史上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邓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