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通讯员 沈甸
进入五月中旬,立夏带来了夏天的炎热,东莞松山湖园区也在早高峰的车水马龙中急速“回温”。
近日,东莞巷尾多站合一直流微电网示范项目正式进入采购建设阶段,该项目集变电站、数据中心站、移动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和5G基站为一体,将建成南方电网区域内首个直流移动式数据中心,为社会提供云服务及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助力城市快速完成5G低成本覆盖。
随着“新基建”大幕的拉开,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推进高压工程建设、5G基站用电报装、智能电网、海上风电等科技基础工程,打造“硬核”新基建。
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伴随复工复产号角,广东电网重启了安全可靠“一张网”、数字电网“一张图”、业务支撑“一条线”和能源生态“一个圈”四个领域的探索之旅,着力打造省级智慧能源生态系统示范区,在实现“能源、数字、价值”的自由交互、智能协同和深度融合的智慧能源生态系统建设进程中继续大步向前。
绿色能源体系,智慧充电让新城跑得更快
新能源汽车通勤生命线的关键,在于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
近年来,松山湖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通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功构筑了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截至2019年底,松山湖累计有214个充电桩投入使用,在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的全力推动下,联合园区企业共同打造了松山湖“10分钟”充电圈。在倡导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能源结构优化的大环境下,“绿色”的松山湖将在推进能源革命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在松山湖太鲁阁公园内,绿意葱葱间,一座融合了5G基站、充电桩、边缘计算、物联网等黑科技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伫立其中。这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充电站就是太鲁阁充电站,站内配有10台快速充电桩,停车场配置了新型智能监管系统,能自动识别车辆,有效防止非新能源车占用充电车位。
该充电站还在东莞首次应用“光储充一体式能源微网系统”,能够实现微网内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平衡,达到最优的光伏储能发电效益和最佳的节能减排效果。
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等硬核科技。太鲁阁充电站在光储充微网基础上有效融入了智慧台区元素,支持台区低压用户的位置及接线自动识别更新、分布式资源信息实时监测等功能,让电力数据来得更及时、更准确。
其核心系统“光储充一体式能源微网系统”还成功通过5G将信息上送至松山湖“能源互联共享平台”,实现了源网荷储的区域能量协同,打造了低压物理电网向数字电网转变的技术示范。
“总的来说,未来电网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今年,我们还将基于云大物移智等技术全面开展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电房、电表一系列智能化改造项目,实现电网‘发输变配用’全环节数字化感知,打造从500千伏变电站到用户电表和分布式资源的基于GIS‘一张图’全景展示。”东莞供电局调控中心配网调度自动化专责张鑫介绍。
试水多站合一,共享共建让新城走得更远
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种种优势让5G通信在物联网时代中成为电网新业务传输交互的优良媒介。譬如,用5G传送无人机智能巡检的数据结果,能借助大带宽的优势将数据快速传回后台,大为提高电网巡维工作效率。
“2分钟内就完成了万兆级别数据传送。”该局纵江巡维中心副站长郑霭生介绍,在今年1月份,他们在500千伏纵江站建成5G无人机停机坪,并实现“一键”完成无人机智能巡检。无人机完成线路和设备巡视后,在换电池期间,2分钟内即可完成万兆级别数据传送。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东莞供电局正计划联合运营商在松山湖区域开展大规模的5G基站规划建设工作,打造变电站、配电站数据中心、储能、5G、边缘计算等新型多站融合体,就近满足用户电力、计算、存储、连接等服务需求,为社会提供云服务及海量数据处理能力。
“这样还能大幅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建设周期和运维成本,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东莞南区供电局工程建设部主任萧星华告诉记者,这将促进东莞市政府完成5G低成本快速覆盖任务,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AI计算能力。
近日启动的110千伏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电网示范项目便是“吃螃蟹”的新型多站融合体代表,将集变电站、数据中心站、移动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和5G基站为一体,预计2020年年底建成。
不仅如此,东莞供电局正在推进面向变电站、配电房等14个5G应用场景的验证,打造“5G+电力通信专网”网络管理能力,深度挖掘数据中心及供电系统数据资源,形成面向电网及行业客户的数据仓储及相关微应用,打造5G应用典型案例,加速城市完成5G低成本覆盖。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通讯员提供
责编 | 邓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