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获殊荣!广东河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这1市1区得“头奖”
2020-05-09 19:2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广东省江门市、广州市白云区获国务院激励,并分别获得4000万元、1000万元奖励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
通讯员 粤河清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

广东省作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综合评价排名前5的省份之一,获得1市(地、州)、1县(市、区)激励。

经过严格遴选和评审,广东江门市、广州市白云区最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这是继2019年5月广东省河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后,今年再获殊荣。

获1市1县激励名额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国办发〔2018〕117号),结合国务院大督查、专项督查和部门日常督查情况,经国务院同意,对2019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内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13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30项奖励支持措施。

其中,广东省由于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根据《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实施办法》规定,获得1市1县的激励名额。

经过遴选和严格审核公示,广东省江门市、广州市白云区获国务院激励,并分别获得4000万元、1000万元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务院共对15个省(区)的10个市和10个县河长制工作予以激励,其中仅广东等5省获得1市1县激励。同时,广东省也是全国3个连续2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省份之一。

江门:
探索出一套河长制“江门经验”

2019年,江门市通过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成功探索出一套河长制“江门经验”。

一是健全完善管水护水“全覆盖体系”。实行市、县、镇三级党政双河长制,共设置市县镇村组五级河长11240人,实现“每条河都有河长”;

设立企业河长、华侨河长等多种民间河长;建立覆盖所有镇(街)的专职巡河队;构建“河长+河长助理+河道警长+民间河长+专职巡河员+河道保洁员+护河志愿者”的全方位护水管水工作体系。

二是严密组织河湖治理管护“五大行动”。通过“清四乱”“五清”、住家船专项行动、“让广东河湖更美”、河道采砂专项行动、高标准推进碧道规划建设等系列河长制大行动,对全市41条重点河流开展综合治理,完成3538宗“四乱”问题和1400宗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清理271艘河湖住家船,完成95公里省级碧道试点和市级示范段建设。

三是积极探索河长制监管“六项创新”。出台《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设立河长制专项资金;建立河长履职月度水质、月度问题、月度工作“三个清单”制度;

建立第三方明查暗访工作机制和涉水问题“红黑榜”曝光制度;设置1004个河湖跨界断面水质监测点;建立市、县两级河长制述职制度和水质考核问责机制。

广州白云:
39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

广州市白云区2019年“清四乱”906宗销号率100%,39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国考鸦岗断面水质从劣V类跨升至IV类,河湖面貌焕然一新,河湖水质稳定向好。

其中,景泰涌被新华社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述”绿色发展典型案例进行报道。

一是高位推动压实河长职责。创新设置区委常委担任流域河长,形成“总河长-流域河长-区级河长-镇街级河长-村居级河长-网格员”的立体化治水责任体系。

区总河长坚持每周现场督导河湖治理工作,引领各级河长巡河共24万余次,上报、处理问题近1.9万宗,对治水工作不力开展责任追究179人次。

二是攻坚克难狠抓集中整治。清拆河湖违建5839宗、282万平方米,基本打通全区巡河通道。全面清理取缔违法砂石堆场69个,清理面积44.57万平方米,清运砂石73万立方米。出动约3万人次、6千船次,清理水面漂浮垃圾近2900吨。

完成河湖划界205条,划界河道长度587.67公里。持续开展“四洗”(洗楼、洗管、洗井、洗河),清理“散乱污”场所4.3万宗。

三是系统治理加大工作力度。新扩建污水处理厂4座,在建4座,新增处理能力近100万吨/天,全区城中村、农村截污纳管全覆盖,新建截污管网5359公里。

强化水质分析预警,设置常态水质监测断面191个。建立“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快速响应机制,强化联动执法。

打造大源支流、棠景沙涌等示范生态河道,建成碧道179公里。创建河湖警长、招募民间河长、发动企业河长,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治水格局。

广东:
2019年发现并整改问题17万个

江门市、广州市白云区的靓丽成绩单,是广东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全面见效的缩影。

2019年,广东各级河长湖长主动担当作为:80430名河长、476名湖长巡河484万人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7万个,大批影响河湖健康的疑难杂症得以解决。

万里碧道开好局、起好步:一手抓规划,“湾区引领、区域联动、十廊串珠”全省碧道空间格局基本成型;一手抓试点,“1+10”省级180公里碧道试点全面开工,很多试点已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