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五周年,南沙自贸区完成多个“全国首个”
2020-04-21 11:1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在疫情防控期间,南沙推出27项创新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梁栩豪

4月21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85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挂牌五周年重大制度创新成果。南沙开发(自贸区南沙片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相关领域研究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在发布会上表示,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南沙自贸片区全面落实广东自贸区总体方案,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人民群众幸福感、企业获得感大幅提升。

据潘玉璋介绍,2014至2019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3%;税收总额年均增长13.2%;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8.4%;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4%;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年均增长13.2%;注册企业年均增长71.4%;累计引进172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五年来,南沙自贸区累计形成658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0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196项在全市推广实施,“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等三项创新经验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潘玉璋表示,南沙自贸区印发的国内首个自贸区制度创新地方规范性文件,在疫情防控期间,南沙推出27项创新,例如在疫情期间,对劳动争议的仲裁推出了一些线上仲裁的一些临时措施。

据介绍,在贸易便利化改革方面,南沙自贸区建成“线上海关”样板间,打造智能海港保税分拨监管新模式。在投资体制管理改革方面,实施“一口受理6+X”企业开办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实施营商环境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在“放管服”改革方面,打造全国首个“无证明”自贸区。全国率先全面推行“交地即开工”。在国际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全国率先引入港澳籍陪审员。全国率先建立虚假诉讼失信人制度。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挂牌。

在提到南沙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方面的内容时,潘玉璋提到,该区金融和类金融企业落地6526家,比挂牌前增加了52倍。融资租赁企业2190家,商业保理企业624。累计完成134架飞机和64艘船舶租赁业务。在科技创新方面,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首批5个项目已动工。港科大(广州)等一批高水平大学加快建设。南沙集聚了19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广东医谷入驻168家生命健康领域企业。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在南沙落户。航运枢纽功能方面。南沙港区16个20万吨集装箱码头满负荷运转。南沙港区四期等一批集疏运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累计开通110条外贸集装箱航线。全国最大的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货值增长46.2%。

谈及与港澳的合作,潘玉璋表示,南沙自贸区初步建立起以深化与港澳合作为重点的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南沙大桥建成通车,庆盛高铁站、南沙客运港班次加密。落户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搭建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与深圳前海签约共同打造粤港澳合作发展核心平台,推动落实与中山翠亨新区、东莞滨海湾新区、佛山顺德区和南海区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潘玉璋说。

潘玉璋还提到,南沙自贸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为导向,全面推进以绿色智慧宜居为目标的广州城市副中心。蕉门河中心区青少年宫等投入使用、引进美国林肯中学等9所知名学校、中山医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等5所医院加快建设。

潘玉璋表示,站在五周年新起点,南沙自贸片区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大差异化探索力度,进一步彰显南沙自贸片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南沙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建设,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更大贡献,在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中勇当排头兵。(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