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荔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常常能听到“流调”一词。“流调”即流行病学调查,病例调查、密切接触者的甄别确定、报告撰写、信息报送等都属于流调队的工作范畴,流调人员需要福尔摩斯般的敏锐力,把侦查触角伸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16日,记者采访广州市荔湾区疾控中心,了解流调队怎么抽丝剥茧解开人际交往和病毒传播的迷雾——
2月一个晚上,荔湾接报一起病例,流调队收到疫情通知后,立刻开展疫情处置。在和病例家属交谈的字里行间,流调队察觉到该家庭可能存在其他感染者,“通过交谈,我们得知除了那名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成员,该家庭还有其他成员出现了疑似症状,而且通入户评估他们的居住环境,判断有发生家庭聚集疫情的风险。”流调队队员告诉记者。
于是流调队快速对患者的全部家庭成员进行管理排查,并结合网络信息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梳理该家庭其他成员近期的活动地点,“人的记忆有局限性,可能回忆不清楚,我们会利用微信、支付宝、滴滴等消费记录,梳理他们去过的地方,有时候这些消费记录指向的消费地点并不明确,我们还要和这些平台取得联系,了解具体的消费地点。”该队员指出,在梳理消费记录时,他们发现该家庭有成员曾到药店消费,经询问得知购买的是感冒药。“这就说明疫情的发病时间可能更早,密切接触者判定的时点需要提前!”
在反复细致的询问后,流调队员立即投入到密切接触者的现场甄别调查工作中,“该家庭曾经到过药店、小食店、餐厅,乘坐过网约车……这些地点我们都要一个个走。如果有监控最好,我们就通过看监控,调查每一名接触者与患者的接触距离、接触时间、个人防护,没有视频就通过详细询问。”据悉,流调队员看监控视频的时长因患者个人行动轨迹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是半天甚至一天,为了还原每一个接触细节,队员们不曾有丝毫懈怠。
由于该家庭成员外出活动频繁、活动范围广,该流调队费时几天才完成了流调和密切接触者的甄别工作,并将密切接触者全部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有效控制疫情扩散范围。据介绍,所有密切接触者已经安全解除隔离。
这个案例只是荔湾区疾控中心防控疫情工作的冰山一角。据统计,从1月23日到4月15日,中心累计对745名发热、咳嗽等可疑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累计出动应急采样队员700人次,采集了共计2223人4330份样本,采集外环境监测样品740份;累计出动289人次,开展新冠病毒核酸PCR样本检测2872人份;累计出动消杀队员(含街道消毒站)1770人次,开展疫点及预防性消毒约71.76万平方米;累计出动应急工作车辆510次,累计行驶里程约9774公里。(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