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冠肺炎康复者⑤】康复者普遍肺脾两虚、余热未清,不妨试试火针调理
2020-03-28 20:2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适用于新冠肺炎康复者清除体内的余热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张秋霞

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仍可能有咳嗽、气喘等不适,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才可能会恢复到原有的生活质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林国华教授近日接诊了数位新冠肺炎康复者,望闻问切注意到这些患者普遍存在肺脾两虚、余热未清等问题,他建议这些康复者不妨试试火针调理。

康复者普遍存在脾肺两虚、余热未清等问题

56岁的张阿姨,是一位轻症新冠肺炎的康复者,她已经出院有两周了,但仍有干咳咽痒、胸闷胃胀、大便干结等不适。一走路、上楼梯就会气促,整个人感觉乏力,说话也有气无力,晚上睡觉时常会大汗淋漓。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慕名前来找林国华教授调理。

林国华教授给她把脉,并结合她的舌象(舌胎薄黄且干),发现她脾肺两虚,这可能与病邪直中肺腑,且病程比较长,肝气郁结,伤了脾胃。另外,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病邪很盛,这位张阿姨在治疗期虽用了不少抗病毒西药、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体内仍余热未清。

林国华介绍,近日接诊了数位新冠肺炎康复者,他们和张阿姨一样,普遍存在脾肺两虚、余热未清等问题。中医治疗的原则是益气、养阴、清热,方法可以借助艾灸、汤剂等方法,这里还向大家推荐火针,这种疗法起效更快,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康复者每周来一次医院即可,具有“简、效、便、廉”的特色。

火针的针长短粗细有不同 图/陈辉

以热引热,清补同在

林国华教授介绍,火针是适合岭南地区潮湿温热气候及体质特点的一种疗法。将特制火针在火上烧红后,用针尖快速点刺疾病相关穴位,具有“温、通、补、清、消”作用。

中医认为,火针借助火力,加上火针的针身较普通针灸针粗,出针后针孔不会马上闭合,相当于“打开了门”,引“邪毒”出洞,达到“以热引热”、“火郁发之”的功效,适用于新冠肺炎康复者清除体内的余热。可以选择身柱、鱼际、然谷等穴位清泻余热,针刺这几个穴位还有通大便的功效。

火针是把针烧红后针刺穴位 图/陈辉

用火针为新冠肺炎康复者调理,清热的同时“补”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可以选择细针频频浅刺百会、身柱、中府、中脘穴来补益肺脾,这几个穴位还可治疗盗汗;浅刺命门穴来补肾气,这是因为补肾可以纳气,有助于缓解康复者气促、气喘等不适。火针针刺命门、太冲、然谷等穴,又可以滋水涵木,疏肝解郁,解决胸闷、纳呆等症状。

这样的调理不仅可以缓解康复者的不适,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让体质打个“翻身仗”,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不过,新冠肺炎比较复杂,最好根据康复者的具体情况来制订调理方案。

林国华正为一位就诊者进行火针治疗 图/受访者提供

火针是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要特别提醒,火针的操作相比普通针灸更加复杂,需要专业中医针灸医生来操作。医生需要严格掌握治疗的禁忌,如高热病人、危重病人、糖尿病人和孕妇患者慎用火针疗法。患者也可提前对火针进行了解,避免操作时过度紧张,火针治疗后可用淡盐水漱口增强作用。

据介绍,“岭南火针疗法”2017年进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林国华被推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5月“岭南火针疗法”获批进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