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抓起,增城大墩断面连续5个月水质达标
2020-03-26 14:5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水环境治理显实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兵
通讯员 赵雪峰

日前,广州市第7号总河长令正式签署颁发,向重点水体考核断面发起攻坚行动。与此同时,从增城区东江北干流大墩断面传来好消息,自2019年11月起到2020年3月,大墩断面水质持续向好,已连续5个月稳定达标。

阳春三月,大墩断面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水清岸美”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条带有“黑臭”印记的受污染水体。这是增城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坚持“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所带来的成效。

增城大墩断面实景图

抓源头——综合整治污染源头

东江北干流增城段约30公里,与东莞隔江相望,上游为广州增城、东莞、惠州交界的石龙断面,下游为广州市黄埔区,东江北干流大墩断面被纳入国家考核范围。

近年来,围绕着大墩断面水质达标,增城区综合整治了污染源头,打出了一套“‘源头减污挂图作战’行动+‘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五清’专项行动+村级工业园整治”的溯源灭源组合拳。

增城大墩断面实景图

2019年以来,增城全区累计上报污染源30545宗,上报、整治数量均居全市各区第一;全区完成了广州市下达的新一轮疑似“散乱污”企业(场所)17157处核查,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全区累计拆除河湖管理范围内违法建构筑物1558宗,拆除数量全广州排第三;全区累计排查92个村级工业园的涉水污染源580个,其中核实未接入管网的污染源为183个,104家企业已接入市政管网或安装了环保处理设备,另外79家企业采取了停产、断水、断电、委托外运等方式来实现无废水直排。

2019年以来,增城共查处了涉水环境违法犯罪案件411宗,目前作出行政处罚386宗,移送公安部门涉嫌刑事犯罪9宗、行政拘留16宗,羁押涉案嫌疑人员30多人。

目前,东江北干流33条一级支流综合整治顺利推进,大墩断面水质逐步向好,黑臭现象已经消除,劣五类支流基本消除;此外,全区5条纳入住建部考核的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实现长制久清;纳入广州市考核的金紫涌、何屋涌、百花涌和8条黑臭小微水体,也实现了不黑不臭。

建管网——补齐治水公共设施短板

2019年,增城全区已新建污水管网489.88公里,着力补齐治水公共设施短板。一方面,对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对25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查缺补漏。

荔城街夏街涌片区提质增效项目工程现场

增城启动的《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6月底将全部达标。目前,投资85亿元建设的25宗提质增效项目,已有24个进场施工,今年8月底全面完工,届时新增污水管道530公里。增城区还组建区排水公司,修复现有公共排水设施的问题和缺陷。

在行政村查缺补漏中,已有15个村进场施工,65个村完成招标,4月底前将完成60个村的查漏补缺工程,剩余192个村有望于9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将新增1400公里。

此外,增城还计划投资17.47亿元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作,从源头实现雨污分流,今年底前全区将实现排水单元达标比例达到60%,2023年底前全面完成。

齐参与——河(湖)长制为龙头多方联动

河(湖)长制是治水龙头,增城在全区313宗河湖设置了区、镇、村三级484名河湖长,实行网格化治水。增城还探索建立“河湖长+河湖警长”联动机制。“东江北干流大墩达标系统”通过大数据反映治水情况。

增城万人巡河志愿活动

2019年下半年,增城开展了“增城河更美,万人巡河齐护水”为主题的巡河活动,14个部门单位近1000人参与“巡河”,累计发现问题921个,并通过“河涌众采”APP上报。增城区还创新了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通过“增城河长”微信公众号对发现的涉水环境问题进行举报。自2019年9月份以来,全区共收到举报958宗,其中有效举报295宗,奖励金额达52200元,处理完成740宗,其他举报线索正在处理跟进中。

增城还探索健全治水区域协作机制。主动对接东莞、惠州博罗县和龙门县方面,累计发函协调跨界水污染问题27次,跨区域进行水环境治理协调6次;并且多次会同东莞市水政监察支队、新塘海事处及公安部门开展东江北干流联合巡查执法行动,2019年至今累计联合执法巡查27次,追缴水资源费6384元,作出行政处罚14万元。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邓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