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广东科研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
2020-03-25 21: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最优力量救患者 科研攻关作支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疗救治工作被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集最优势“兵力”开展攻坚,坚持全省“一盘棋”的整体部署,千方百计挽救患者生命。其中,科研攻关成为了临床救治的强有力支撑,在治疗重症危重症患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省“一盘棋”调配救治资源

截至3月24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33例,累计出院1334例;多个地市病例清零,云浮市至今保持零确诊病例的记录。如今在院的病例中,重症病例已“清零”。

这背后,是广东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不留任何一丝遗憾的竭尽全力。作为收治病例多,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较大的省份,广东从一开始就统筹全省优势医疗资源,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新华社资料图

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首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广东救治工作的筹备,却早于这个时间。1月17日,广东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任顾问的3个专家组共96人,包括呼吸、重症、感染等方面专家。各地也成立相应的专家组,动员一切力量救治患者。

根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医疗救治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数据,疫情发生以来,全省30家省级定点医院和16家市级定点医院,准备了逾7000张床位,调集了23892名医务人员,包括4423名医生、10788名护士;同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调配26批共2484名医疗队员全力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实事求是制定救治方案

在临床救治中,广东始终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国家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实现“3+1”医疗救治机制:“三线值守+远程会诊”。

在此基础上,广东还率先实施“五诊”,即:落实首诊负责制,确保不漏诊、不误诊;建立巡诊制度,实施区域二线专家分片负责、省三线专家定期巡诊;开展远程大会诊,省三线专家组定期开展远程大会诊;派出专家驻诊,加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救治管理;启动特诊机制,对病情复杂、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疑难复杂病例,由多学科专家集中讨论、联合诊疗。

针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广东切实落实“四集中”原则,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让患者在全省所有定点收治医院都能得到“同质化”救治。

以中山为例,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是该市唯一的定点收治医院,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中山市将全市各大医院优秀的呼吸和重症专家都统一调配到这里,对新冠肺炎患者展开救治。一名31岁的产妇彭女士,感染新冠肺炎后病情急剧恶化,短短4天变成了“大白肺”,命悬一线。

为了抢救这个年轻的生命,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全省数十名专家多次会诊,中山市医护人员悉心照顾,不断调整和优化她的治疗方案,最终将她从“死亡线”上拽回,为广东甚至全国的危重症病例救治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羊城派资料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充分发挥高水平医院的集体优势,由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院士团队、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团队、省人民医院团队分片负责指导危重病例救治工作。

7家高水平医院先后派出95名专家到20名危重症患者病床旁驻点开展救治工作,实施“一人一团队”、“一人一策”,展开个性化救治。此外,还在全国创新性成立危重病例“器官功能支持”专家组,组团巡回工作。

科研攻关推动临床救治

在临床救治中,科技的力量成为了强有力的支撑。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科研人员以临床救治为核心导向,争分夺秒、日夜攻关,积极推动磷酸氯喹、“肺炎1号”等临床救治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升救治能力。

1月19日,广东组成了由钟南山院士,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徐涛院士、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新文院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江山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单鸿等在内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启动了全省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

1月23日,广东启动应急科研立项,围绕重症患者临床救治、院感综合防控、病毒溯源与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疫苗研发、药物研制、检测诊断等进行攻关。

1月27日,广东省疾控中心从确诊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出了全省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为新冠肺炎病例治疗、疫苗研制和制定病例出院标准提供了病原学支撑;

也就是这一天,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江山平教授主持下,广东省科研团队经过仔细探讨,制定了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方案,并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通过了医院伦理,开始了在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临床研究。

1月29日和30日,该院入组10例确诊患者进行口服磷酸氯喹片治疗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10例患者在服药5天后有7例咽拭子检测转阴。

2月7日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健委联合组织,由钟南山院士主持,全省十余家收治新冠肺炎的医院相关专家参与,根据以上临床研究最新数据结果,讨论并制定了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多中心协作方案和专家共识。

新华社资料图

10余家定点收治医院开展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累计入组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120例,病毒核酸平均转阴时间4.4天,接受磷酸氯喹治疗的120例患者中无1例发展为危重型,入组患者总体耐受性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研究结果迅速扩展到全省22家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取得好的疗效,同时在广东援助湖北荆州医疗救治中推广应用。

广东省在磷酸氯喹的科研临床实践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卫健委以及高级别专家组的高度肯定,2月1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相关同志介绍,磷酸氯喹被专家一致推荐纳入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2月19日,国家卫健委、中医药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磷酸氯喹被纳入其中,在疫情防控和临床治疗中体现了广东作为、广东贡献。

与此同时,广东还积极推动中医药用于临床治疗。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团队在积累防治SARS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深入分析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同属“温病”范畴,按照疏风透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治疗原则研发形成“肺炎1号”中药方并展开临床应用。临床观察表明,“肺炎1号”对于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及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效果。

2月4日,“肺炎1号”获得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为院内制剂,规范名称为透解祛瘟颗粒,委托加工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批量生产。2月18日《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将肺炎1号纳为治疗用药。此后,“肺炎1号”向全省多家定点医院推广,并向湖北等16家省外医院捐赠数万包。

针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广东还采取了康复者血浆等治疗方式。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开展的恢复期血浆治疗法取得了较好成效,该院副院长刘映霞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3月12日,全省共有40位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了血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为17位危重型患者输注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这17位患者其中的11位危重症患者病情较输入血浆前都有所好转。

所有的输注血浆的危重症患者都没有发现不良反应,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7位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已经全部转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