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疫中的广东力量
2020-03-25 15:4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病毒无情,科技有力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机器人在病区内穿梭,为抗击疫情提供辅助工作;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依据;生物医药企业在第一时间制备出检测试剂,为新冠肺炎快速筛查提供有力支撑;众多科研机构、企业并行开展疫苗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让人们看到胜利的曙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

作为科技大省,广东始终将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在疫情面前,广东的无数科研人员以分秒必争的态度投身到“战疫”中,从临床救治和药物到疫苗研发,从检测诊断产品研发到病毒病原学、动物模型构建,一系列的成果和突破,都在凸显着科技能力对于战胜疫情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东: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应急项目

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迅速启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1月21日,广东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其中专门设立科研攻关组。

省科技厅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组织实施三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协调全省优势科研力量,聚焦总书记强调提出的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以临床救治为核心导向,争分夺秒、日夜攻关,陆续取得系列重要突破。    

1月28日,省科技厅向全省征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技术和产品。广东省要求有条件、有能力的省实验室、省新型研发机构、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要积极发挥省重大创新平台作用,加强与共建单位联合,迅速组织优势科研力量,找准目前广东省疫情防控的科技需求,及时提出有助于疫情防治的科研任务和课题建议。

发出征集通知后10天之内就收集了接近2200多项围绕着药物研发、疫苗研发、快检试剂的开发、消杀设备、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装置和技术在医院临床等方面的应用。

“这说明,广东高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有很好研发基础。”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说。   

应对疫情 广东科技企业主动作为

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广东的科技型企业主动作为。

至2月3日,据省、市两级科技部门初步梳理汇总,广东省具有研发生产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技术、产品相关高新技术企业100多家,其中药物类企业65家,病毒检测试剂类企业15家,疫苗类企业8家,消毒杀菌类企业2家,专用口罩类企业16家。

其中,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病原研究,第一时间予以技术支持,并携手多国及地区开展病原合作,进行病毒快速检测、鉴定及病毒变异监测。第一时间组织力量研发和生产试剂盒、国产超高通量测序仪T7,助力病原检测冠状病毒。于1月14日官方宣布完成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成品的全部研制工作,1月21日在武汉完成两台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7布局使用。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1月29日宣布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抗原蛋白的原核和真核表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IgG、IgM血清学诊断试剂盒,可作为除咽拭子病原核酸检测以外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这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一大技术突破。

部省联动、省市联动、部门联动推动科研攻关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攻关作用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省科技厅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举措,在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上,提出设立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应急专题,围绕重型肺炎临床救治、院感综合防治技术、病毒溯源与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疫苗开发和生产、药物研发等方向,采用定向组织方式,分批次组织实施科研项目。

此外,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上,部省联动积极参与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科研联合攻关;省市联动围绕公共卫生与健康、重大传染病防治、生物安全与应急防控等领域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署重点科研任务,省、市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不少于5亿元。在省财政科技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的支出领域增加疫情防控方向。

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的2200多个防控技术和产品项目,广东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等地市积极性,省市两级财政资金投入1.72亿元,从药物、疫苗、检测诊断、防护物品等方面支持130多个项目。

科研攻关组与省卫健委、药监局、林业局等部门多次召开科研攻关推进会,统筹推进药物研究、应急审批和临床应用,为实验动物运输开通绿色通道。

科研攻关推动临床救治

对救治万千被感染患者的科技难题,提供有效的临床救治方法和药物,是当务之急。

时不我待,广东的科研人员日夜攻关,在有效药物研发方面,加强对援助湖北一线治疗工作的指导和帮助,积极推动磷酸氯喹、氢氧混合吸入气等规范性使用,提高救治能力。针对重症、危重症治疗,采取康复者血浆等先进治疗方式。

广东省积极推动中药用于临床治疗,肺炎1号除在全省定点医院调剂使用外,还向湖北等省外10家医院捐赠2.6万包。

在疫苗研发方面,广东组织起多家科研机构、企业并行开展腺病毒载体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等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免疫动物产生了抗体,部分疫苗即将进入动物攻毒保护试验和安全性评价。

在检测诊断产品研发方面,目前国家已审批通过的20项检测试剂中,广东占了6项;还有5家单位研发的7个检测试剂产品已纳入应急审批通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制出咽拭子采样机器人,提高采样质量。

在病毒病原学和动物模型构建研究方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利用冷冻电镜首次观察到灭活新冠病毒的真实形貌,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建立新冠病毒受体人源化ACE2小鼠动物模型,为药物、抗体和疫苗研发提供支撑。

而广东省动监所于2月1日成功构建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表达菌株之后,立即主动向全国无偿开放提供,减少了各科研机构的重复劳动,大大节约了研发时间和经费。

推动防护物资研发生产

面对迅猛发展的疫情,防护物资的紧缺成为一大难题。

省广业集团整合技术资源,研发生产100多台口罩机,同时还向中航工业、中国船舶、中国兵器等企业无偿提供口罩机技术图纸,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广东省研发出多款可重复使用的民用口罩,如有机硅烷口罩、重离子滤膜口罩、聚四氟乙烯滤膜口罩、纳米银抗菌口罩,经相关机构检测,可连续使用7天以上,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用于转运患者的负压救护车也十分紧缺。珠海鹏宇汽车有限公司是全国少数几家具有该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为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鹏宇汽车铺开供应链,联系负压装置等零部件供应生产厂家,并对企业预先采购相关零部件进行盘点,组织安排负压救护车应急生产。   

广东力量的国际贡献

除了动员广东本土科技力量投入战疫,广东还积极开展与港澳以及国际间的合作。

香港和澳门的科研机构,包括一些高科技企业与广东合作,联合部署启动一批推荐项目。

粤港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管轶团队协助汕头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汕头市中心医院开展病人的样本采集及检测,结果显示,病原分布主要集中在痰液、粪便、肛拭子、咽拭子和鼻拭子。

欧洲、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进行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

广东省高科技企业研制的病毒检测试剂盒已在26个国家使用,并向伊拉克、伊朗、日本、秘鲁等国家捐赠超过8万人份;及时派出专家随国家支援队,帮助伊拉克建设分子检测实验室,并积极开展医疗救治。

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发的新冠肺炎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广东省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试用。随着全球疫情蔓延,境外机构也可以通过云平台连接到该AI系统,快速实现中国与全球分享技术和交流经验,为阻止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蔓延做出中国贡献。

创新驱动结硕果

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在取得一系列科研攻关成果,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战疫”支持的背后,是广东省多年以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果。

至2019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5万家。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技术基础,加快产业化进程,力争到2020年全省生物产业产值规模突破6000亿元。至2019年9月的数据显示,在304家A股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中,广东企业有45家,位居全国第一。

病毒无情,科技有力。

“战疫”之中,广东的科技力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必将成为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支撑。(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新华社资料图
责编 | 江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