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8点,人和镇这家酒店有点特别,大巴车、救护车进进出出,医护、应急人员来回穿梭,这是广州白云区入境人员集中健康服务点。在这里,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接机、流调、采样、入住、转运、消毒……各个环节就像齿轮流转,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这样的工作情景,从2月27日白云区承接第一班韩国到广州航班入境人员就已经开始。这里是全市首个承接入境人员的集中健康服务点,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没有任何模式可以效仿,就凭着白云人的踏实和智慧,每个环节从无到有,每个细节从有到优,形成无缝对接、运转高效、管理闭环的工作格局。
截至3月22日,已顺利完成2602名入境人员的健康服务工作,为白云区在“外防输入”的防疫工作筑牢第一道防线。
在白云区集中健康服务点24小时
他们是这样度过的
↓↓↓
8:30-12:00
开启24小时三班制工作模式
8点30分,观察点的指挥部内安静而忙碌,混杂着指尖飞快敲打键盘的声音、对讲机传来的各种呼叫声以及为解决一个问题持续的讨论声。而在指挥部外已经雷电交加,但并没有挡住一场培训会的脚步,来自多家区属医疗机构的60名医护人员正接受简短的岗前培训。
“这些医护人员和我们从系统抽调的15名骨干,分成三个组实行24小时三班轮值制,加入这里现场协调组、信息汇总组、流调采样组的工作。”区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境外疫情形势的变化,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要求,从3月16日起要对所有接回的入境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咽拭子标本采样。
工作量突然大幅增加,这让人手更加不足。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区卫生健康局紧急召集了系统内60名精兵强将迅速加入“战斗”。
9点,第一组轮值第一班正式上岗。没过几分钟,接机协调微信群传来即将来到的班车客人的信息,区应急管理局的工作区域立即忙碌起来,敲键盘声、对讲机声此起彼伏,他们根据随车干警报回的乘客数量分配房间,随后将房号发送给对应的随车干警,随车干警再在房卡上填好房号给入境人员。这一连串动作必须在班车达到前全部完成。
“机场到酒店的距离并不远,一班车十来个乘客的时候还好,有时一班车数十个乘客就要忙疯了,一来一回的信息必须传递得快且准。不然,客人到了酒店不能下车,只能坐在车里等腾出房间,他们就会不耐烦、有情绪。”一名随车干警说。
这一班车乘客有15人,从依次下车,到流调采样,再到入住酒店,用时约1个小时,随后信息综合组迅速将入境人员流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第一组轮值的第一批入境人员的健康服务工作顺利完成。这一批的工作刚告一段落,又将要迎接下一班车的到来。
12:00-17:30
全力降低现场及周边传染风险
一班载有9名客人的班车到来,让所有工作人员都延迟午饭时间。“吃饭不定时是常态,必须先把客人安排好。”刚安排完一批客人入住的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1点15分才取来盒饭,急匆匆地吃了起来,他说要赶紧吃,争取时间小憩。
14点15分,又来了一班乘载有21人的班车,等到所有客人下车,接受流调采样后,穿着整套防护服的司机,才缓缓将大巴车驶出污染区,停靠在消毒区等待大巴车消毒。这时,24小时驻扎在一旁的消毒人员,早已穿好防护装备,背着20公斤的药桶,朝着大巴车走去。
首先打开车身的行李空间,不放过任何缝隙和角落进行消毒;随后走进车厢,对每一个座椅、每一个把手进行消毒,班车是一个高风险区,消毒必须确保全面彻底。
区疾控中心的消毒人员陈见波,从2月4日就在这里做消毒工作,没有休息过一天。“人手不足,我不干就没人干了,必须挺住。”陈见波在空下来的时间,会挨着车子争取时间休息一会儿。“A栋有几个房间已经退了,需要赶紧消毒。”负责房间调配工作人员呼叫陈见波,陈见波又立即背起设备赶去A栋。
17点30分,陈见波才完成了最后一项消毒工作,“大巴消毒需要五六分钟,房间需要十来分钟,通道则需要五六分钟”,而3月17日那天,是陈见波最忙碌的一天,白天班的他消毒了上百间客房,防护服一穿就是近10个小时。
“每一个房间消毒完半个小时后,房间服务人员进入更换物品,才算做好迎接下一批客人入住的准备。”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说,有时候班车较为密集,酒店房间较为紧张时,就必须和时间赛跑,退房、消毒、整理,整个过程无缝衔接。
17:30-24:00
根据分类服务实行闭环管理
“请流调人员加快将流调信息拍照传回后台。”对讲机里,信息汇总组催促着流调采样组将信息回传,他们要迅速判断流调信息完整性,还要对所有流调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和汇总。18点48分到达的32人班车,让前线流调采样组和后台的信息汇总组忙得不可开交。
在前线,4人负责流调、2人负责采样,他们都是来自区卫生健康系统的医护精兵,32名入境人员,平均五六分钟要做完一个人的流调和采样,既要眼疾手快又要认真细致,不能出现任何差漏。完成这一批客人的流调和采样工作后,时间已经接近22点了。
每车客人要忙碌一小时、两小时,甚至更久,班车与班车之间的空隙,他们就靠着座椅稍作休息。
这个时候,在所有专项工作组中,信息汇总组最为忙碌。他们将所有流调信息录入后,筛选出来自不同国家的客人名单,筛选出同一个目的地的客人名单。
目的地是白云区或省内的,要分出所属镇街或地市,将名单交给人员转运组,通知各镇街、地市接回客人实施分类管理。目的地是省外的入境人员,则需要等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将近24点,他们才完成了所有信息汇总。
在战场的大后方——区疾控中心检测室灯火通明,所有咽拭子采样标本都送到这里检测,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下一步的人员管理。白云区疾控中心是全市率先开展核酸检测的区级疾控中心,也是全市核酸检测量最大的区级疾控中心。
尤其是3月17日,共接受670多份咽拭子标本,当日完成500多份核酸检测,3台检测设备24小时不停运作,工作人员从三班倒变成四班倒,第一时间确保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让入境人员管理工作顺利运作。
而从3月19日起,白云区对入境人员的流调工作有了新调整,将流调关口前移到了机场口岸,三个组的流调人员按照三班倒全部压到前线,客人从机场接回酒店后才做采样工作。
00:00-8:30
无缝对接入境人员分流服务
目前,这家酒店的A、B、D栋,已经作为白云区集中健康服务点,共有480多间客房,目前已使用380多间。根据入境人员数量的变化,必须加快房间的轮流使用。“符合放行的客人,要加快分流速度,不能产生积压。”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
3月19日凌晨3点30分,从信息汇总组处传来一批15人的放分流客人名单,时间紧急。来自区二医院的两名90后李洲船和谢雯慧被安排到放行岗位,迅速投入到15名放行客人的资料收集工作。
“我们到对应客人的房间逐一敲门,让他们在承诺书上签名,给他们的护照和机票拍照,全部存档整理后才算完成资料收集。”这两个年轻人忙完后已经是凌晨5点了。对于从未值过夜班的他们来说,这是一个难熬的夜,其中一个实在有点撑不住了,在难得空下来的几分钟,拼了三张椅子稍微躺了一下。
另一边,对讲机响了,“有一名学生要到东站坐八九点的动车到香港参加考试,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请区卫生健康局出具《新型关冠状病毒检测结果告知书》,请区应急管理局做好放行准备,相关单位立即安排车辆做好送至东站的准备。”“区卫生健康局收到!”“区应急管理局收到!”相关工作人员说,对于这种情况就要特事特办,各个专项工作组形成合力,做好充满人文关怀的分流服务。
清晨6点到8点,是这里最平静的两个小时,这个时间段没有国际航班到达,镇街来接客人的班车也还没有到达,这里24小时工作总算告一段落。而在这一刻,上一班的工作人得抓紧吃完早餐,好好睡一觉,准备下一个夜班的值守,而下一班的工作人员则要抓紧吃完早餐,做好充足准备工作,迎接下一批入境人员的到来。
24小时,与时间赛跑。坚守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战士。
来源 | 白云时事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