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甄晓洲 周晋安
图/中山三院提供
“回家最想吃的就是肠粉、凤爪、虾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唐慧典把自己最想吃的都写在防护服上,妥妥一名95后“小吃货”。
虽然最近各地医疗队都在回家路上,但唐慧典所在的中山三院医疗队支援的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收治的多是危重症患者,根据上级部署将作为最后几家撤走的定点医院之一。唐典慧表示,“将站好最后一班岗,不取得最终胜利绝不撤退!”
刚毅果敢,小姑娘也能“一针见血”
2月8号,元宵节,北方人的小年。晚上,唐慧典正和父母视频聊天,科室微信工作群的信息响个不停。唐慧典匆匆结束后,看到了工作群里张天托主任转发了医院关于支援湖北医疗组的报名信息。毫不犹豫,唐慧典立即发送了“我报名”的信息。
唐慧典年纪虽小,但处事不惊,报名后她就着手查询武汉天气,并有条不紊地准备行李。凌晨两点,最终名单出炉,唐慧典被选上了,她内心没有波澜,再次检查了行李,为出发做好准备。
抵达武汉后,唐慧典即刻投身到繁重的临床工作中。宽大的防护服,雾气模糊的护目镜,穿戴了三层手套的双手,这些严密的防护给了唐慧典安全,也给她的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病区过半病人都是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就算不戴手套平时抽血也不易。面对这种情况,唐慧典需要更加耐心地寻找血管,有时需要用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来找血管。
除了耐心,还需要果断。唐慧典说因为触感不灵,找到血管后,要全凭经验进行穿刺,做到“一针见血”,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病人的痛苦。
不管我是谁,均为救治病患而来
“你是医生还是护士啊?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啊?”“你们都穿着防护服,都认不出来你们了。上次还把一个小伙子认成了小姑娘了。”病房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乌龙情况。但唐慧典说,无论男女,医生或护士,我们都是为了减轻病人病痛而来,都是为了疫情早日过去、病人早日康复这个目的而来。
某天下午在病房询问病人饮食情况时,一位患者阿姨和唐慧典聊起了她年轻时在新疆建设兵团的生活。那个时代贫穷、困难,但年轻人充满热血积极去偏远地区参与建设、生产,为祖国发展肯吃苦肯奉献。阿姨说:“通过这次疫情,我要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肯吃苦、肯奉献的精神”。
“雪碧”阿伯与“幻视”奶奶
病房里有个“雪碧”阿伯,不肯吃饭,只想喝雪碧,不配合治疗,像个执拗的小朋友。为了能让“雪碧”阿伯乖乖治疗,唐慧典每天逗他开心、夸奖他,经过一番努力,阿伯终于愿意吃饭和配合治疗了。
让唐慧典没想到的是,阿伯现在见到她还会主动和她聊天。有一天,唐慧典在整理治疗车时,阿伯突然讲了一句: “你一直在忙,太累了,我睡觉了,你快去休息吧。”这一刻,唐慧典差点流出眼泪。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唐慧典深切地感受到医疗队员们的工作与付出,病人是看得到的,医患之间的感情是“双箭头”的。
病房里还有一位有幻视和被害妄想症的奶奶,因为受精神疾病的影响,白天输液时奶奶曾咬断了3根输液管,还攻击了一位同事,造成她小腿淤青。纵使如此,医疗队员们还是十分耐心细致地照顾这位“幻视”奶奶。
唐慧典是奶奶的管床护士,夜里上班时,看到奶奶虽然已经入睡,但是唐慧典的心仍然一刻不敢放松,怕奶奶夜里偷偷下床摔倒。于是,唐慧典搬了凳子,坐在奶奶房门口,每隔5分钟起来观察一次情况。就这样,夜班整整4个小时,唐慧典一直守护着奶奶的安宁。唐慧典说,我们多一分警惕,病人就能多一分安全。
“肠粉、凤爪”陪我们熬过一个个夜晚
凌晨的夜班,最难熬。临床的操作不多,正好又是人最困的时候,更容易打瞌睡。为了打起精神,赶走瞌睡,唐慧典所在的护理组互相在彼此的后背上用记号笔写上自己最想吃的东西,“椰子鸡、肠粉、虾饺、蒸凤爪……”一张张“菜单”陪着他们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饥饿的夜。
唐慧典所在的护理小组是由5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一位急诊科护士、一位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士和4位精神(心理)科护士组成。作为组里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护士,唐慧典刚进入病区时,时常遇到机器不会用,留置针打不上的情况,只要喊一声,大家都会来帮忙。
组员们时常开玩笑说,组里呼吸、重症、急诊都在,有压力了再跟心理科的同事聊一聊,他们这一组是从身到心都安排得妥妥的“黄金组合”。在组里,大家工作时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从广州到武汉,我们成了彼此的支撑,也是彼此的后盾。(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