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苏轼的时代造桥技术精湛,入列“中国四大古桥”的“洛阳桥”也是那时修的
2020-03-20 18:0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造桥技术盛于宋代,惠民思想贯穿古今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翔宇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宋代的惠州造桥技术就已相当精堪,惠州西湖的“六大名桥”,除第六桥圆通桥外,前五桥均为宋代修建。

苏轼贬谪惠州之后,看到当时的惠州城四面环水,百姓出入很不方便,已有的桥梁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于是,他毅然提出修桥的建议,并带头出资助一僧一道修建西新桥与东新桥。

惠州西湖苏堤上的“西新桥” 资料图

早在苏轼助力修建东新桥的三十多年前,与惠州相距千里之外的泉州,便已建起一座同样给当地群众出行带来方便、促进两岸经济发展的惠民之桥——洛阳桥。主持建桥者正是与苏轼并称“宋四家”的蔡襄。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水道之上,连接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该桥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水道,西至桥南路,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是中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茅以升称赞其为“福建桥梁中的状元”。洛阳桥与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古桥。

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至1048年),在洛阳江上修建浮桥,经常会被风浪冲垮。同样的情形在惠州也出现过,明朝万历年间,惠州时任知府黄时雨在府城北一里接官亭下(今惠州大桥附近)重修东江浮桥“宁济桥”,也因宽广的江面与浩大的水势,未能修建成功。

有人却偏不信这个邪,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时任泉州太守蔡襄开始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前后历时六年,于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整座桥全都由花岗岩筑成,铺设桥面的石板长10米,宽1米,重达10000公斤。洛阳桥桥墩46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栏、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700棵。据传说,洛阳桥两侧的扶栏和石狮子的数字代表500名桥工和28位技师。

泉州洛阳桥  资料图

提起洛阳桥这个名字,很多人第一反应估计会觉得在河南洛阳。早在唐朝以前,泉州一带居住的土著居民是越族人。到了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争时常发生,大量的中原人南迁,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多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这些南迁的人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农业生产。当他们来到泉州时,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洛阳”。因此,万安桥便得名“洛阳桥”。

洛阳桥的建造过程异常艰苦,主要是因为洛阳江在连江接海之处,深受海水侵蚀之苦,桥基必须特别坚固,防止海潮侵蚀。

由此,洛阳桥对世界桥梁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三大贡献。首先,造桥工匠们创造了一种新型桥基——筏形基础,人们先沿着桥的中轴线抛入江中大量石块,然后延伸出一定宽度,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再在上面建造船形墩,这种桥墩被认为是桥梁建筑史上的重大突破。

其次,当地人民发明了种牡蛎加固桥基的办法,由于牡蛎的壳可以附生在岩礁或者其它的牡蛎壳上,且繁殖能力很强,所以通过种牡蛎,原来松散的石堤胶结成牢固的整体,能够防止基石被潮水冲走,这是世界上率先将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建筑的先例。

此外,洛阳桥创造了我国建桥史上浮运架桥法的纪录,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方法,利用潮汐的涨落,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既减轻人力负担,又方便石料的运输,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洛阳桥的建成,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对泉州的南北交流和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大大加快了泉州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元朝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同时,洛阳桥还为南宋时期泉州出现的大规模建桥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桥梁建筑也起到借鉴作用。

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随着历史的发展,桥梁在实用性和观赏性方面,都不断进步,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不管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是现代科技文明的成果,无一不体现出中国桥梁建筑之美,且其中包含的惠民思想,从古至今不曾磨灭,泉州如是,惠州亦如是。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