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附一院长黄锦坤:广州呼吸中心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2020-03-18 16:0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践行钟南山“把最危重的病人送来我们医院”的责任担当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孙唯 林清清 陈玉霞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宋金峪

3月18日下午,广州市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广医附一专场)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住院大楼30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广东省和广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黎毅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黄锦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出席,介绍抗疫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造大情怀、大担当、大作为、大平台、大未来的医院

黄锦坤院长首先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基本情况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情况。

黄锦坤表示,钟南山院士于2003年在抗非战场上那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来我们医院!”一直以来是医院每位员工时刻牢记的责任和担当,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该医院是广东省、广州市首批定点收治医院,我们再次实现了“把最危重的病人送来我们医院!”的担当与诺言。

据介绍,117年前,该院在美丽的珠江河畔、老广州最繁华的商贸之地——长堤大马路诞生。随着新中国成立,广州城解放,又赋予了这所医院崭新的生命与活力,一所“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医院——广 州市工人医院进驻了人们的视野,老红军女战士廖似光出任第一任院长,赋予了医院红色革命基因与传承。历经七十年风雨,紧跟中国教育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几度更名,但工人医院的美誉仍然深深镌刻在广州市民的心中。

广医一院是一所市属高校下的普通医院,级别不高,体量不大,但历经一代又一代广医一院人的艰苦创业和开拓进取,浓缩成这所百年老院弥足珍贵的,“仁爱为本,精诚为强”精神内涵,和“顶天立地为人民”的家国情怀。医院每位员工始终传承和弘扬“奉献、开拓、钻研、合群” 的南山风格和“临危不惧、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抗非精神。

黄锦坤表示,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90后、80后;历经抗非战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70后、60后,一大批青年、一大批骨干在党旗的引领下,紧跟着钟南山院士的步伐,逆行而上,在广州、武汉两地五家医院,在国外伊拉克防疫一线,他们始终坚定笃行,不畏艰辛。

近年来面临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从2003的非典,抗击冰雪灾害、抗震救灾、防治禽流感等突发应急事件中,广医一院都冲锋在前,完成国家交予的各项救治任务。在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中,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团队始终奋战在第一线,总结出“四早三合理” 的救治经验,被世界各地借鉴和采用,为夺取“抗非”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医院在管理上也提出并实施了“早关注、早部署、早启动、早落实”的“四早”策略,提前集结优势兵力、优势资源,在全国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基础上,在医院的局部战场,打一场有计划、有准备的埋伏战和歼灭战。

广州呼吸中心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黄锦坤表示,钟南山院士经常勉励医院,要有“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卧薪尝胆、告别落后”的精气神。靠着这种不服输精气神,历经医院数代人的努力,该医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1971 年医院成立了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小组,1979 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广州子吸疾病研究所,这是国内最早的呼吸疾病研究机构。

经过41年的开拓进取,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响誉国内、国际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成为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呼吸疾病疑难危重症救治领域的领头羊。医院现在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共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一批国家级平台,为应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奠定胜利了的基础和保障。

当前,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院正全力推进省市重点“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建设,项目坐落于广州西部大坦沙岛,已经顺利破土动工,预计于今年年内完成项目的封顶,明年正式投入使用。以委省共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为契机,该医院正全力将医院打造成为国家呼吸系病的临床诊疗中心、学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全力提高医、教、研、防的学术能力和临床服务能力,为新时代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