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林丹贤
图/通讯员提供
3月16日,羊城晚报记者获悉,位于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内的科创交流中心将于今年7月底建成投入使用。
据介绍,科创交流中心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530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内设展示区(含大科学装置展示)、多功能厅及其他服务用房等,建筑高度约21.5米,计容建筑面积约2840平方米。项目总承包单位已于2020年2月底进场,计划3月完成场地处理,4月完成建筑基础施工,5月完成建筑钢结构施工,6月完成屋面、外墙及室内工程并启动展陈施工,2020年7月底建成投入使用。
打造具有南沙特色的国际科创交流空间
从目前确定的概念设计方案中可以看到,项目规划以国际视野回应南沙未来科创发展的诉求,创造具有鲜明南沙特色的国际科创交流空间。建筑整体造型简洁现代,造型鲜明,布局巧妙,将建筑主要功能抬高,形成内外景观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借景的空间格局。内部空间特色鲜明,层次丰富,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巧妙结合,将打造轴带型多样滨水空间与多层次交往空间,构筑活力多元,空间立体的国际化现代智港。
科创交流中心场地周边景观资源极其丰富,西侧远处为大海,视野非常开阔;北侧为区域核心景观带,具有良好的植被和水体景观资源。同时场地东侧、西侧均有大型城市公共建筑,具有良好的区域公共性与文化性,南侧为高层建筑,周边具备较大人流。
作为人才高度集聚的科教融合新城和开放街区示范园区,为贴合时代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交流场所,项目提出底层完全开放的社区公园概念。结合周边自然、建筑、人群等因素将建筑底层全部架空,将首层作为公共空间归还给城市,形成轻盈通透的建筑形象,以此将周边景观、人流引入场地。
同时在架空区域形成完整的入口广场,不同尺寸的椭圆几何形状在广场上形成大小各异的草坡,供公众休憩游玩,与自然环境充分结合。
考虑到科创交流中心定位为体现展示科学城建设成果的窗口,为提高展示中心的地标位置,体现科技感和时代感,项目提出透明旋转阶梯的灯塔概念,从主入口进入建筑的旋转灯塔后可到达二层的门厅,眺望与建筑一路之隔的科学城中央绿化景观带。同时,参观者可继续由灯塔继续拾级而上,进入屋顶的观景平台,视野豁然开朗。屋顶花园是作为展览的补充和景观的延续,设计上采用现代园林的手法,采用大线条、简洁明快,同时融入岭南园林的理景手法,玉带珠帘、叠石皴烟。
科创交流中心建成后,其内部的大空间设置将为后期布展、展陈更换提供更多可能,可承载科技、城市、艺术等多种类型展览,促进引导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端创新平台集聚,成为区域前沿科学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交流的重要场所,以及广州与中国科学院共建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宣传载体,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的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明珠科学园首批市政道路4月启动软基处理
记者同步从明珠湾管理局了解到,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第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EPC招标挂网及评标工作,项目总承包单位2020年2月底进场,计划4月启动软基处理施工。
记者了解到,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园区南至明珠湾大桥,北至横一路,东至科一路(蕉门水道),西至凤凰大道边,面积约1367亩。第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位于明珠科学园一期,包括一期市政道路和外江堤岸与景观工程两部分工程内容。
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第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进行4条市政道路建设,包括万环东路(横一路-明珠湾大桥)、纵二路(横一路-明珠湾大桥)、横一路(凤凰大道-科一路)、科一路(横一路-明珠湾大桥),总长度约3.089公里。建设内容有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雨、污)、管线综合工程、照明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外江堤岸与景观工程方面明珠科学园一期东北侧蕉门水道结合景观要求新建生态堤,长约450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堤防工程、景观工程。
根据计划,该项目将于2021年6月完成生态堤与路基施工,9月完成路面及附属工程施工,11月完成景观绿化工程,预计2021年12月底项目完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