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春暖花开,耕耘季节到了!云放连山瞻高榜,风暖平野看春耕
2020-03-13 09:5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疫情终将消除,天晴时登上惠州高榜山,看见花开了,田野绿了,春天已经来了!

策划、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翔宇

惊蛰已过,万物生长。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随着天气逐渐变暖,一年一度的春季耕种又开始忙碌起来。今年的春耕跟往年有所不同,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结束,防控工作还在继续;另一方面,疫情日趋稳定,复工复产、春耕备耕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恢复发展的重要工作。

惠阳区平潭镇光辉村,地里种的庄稼整齐划一 王锭铨 摄

目前,惠州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2例,已全部治愈出院;截至3月12日,惠州连续22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在当前这种良好形势下,惠州市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推动农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掀起春季农业生产热潮。

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日前在惠州市委常委会扩大(视频)会议上强调说,要有序推动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切勿因为贻误农时,而影响整季和全年的收成”。

惠阳区平潭镇光辉村,田间的绿意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 王锭铨 摄

惠州现有耕地约为22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约为161万亩。2020年惠州计划全市春耕春种面积为158万亩,目标是争取在清明前完成早稻插秧、4月20日前完成春耕春种任务。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实地走访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科研院所及农业企业,深入田间地头,见证春耕场景,感受生命的力量。

农户在农科所做工,今天的任务是盖地膜 王锭铨 摄

无人机一日播种400亩

“今年春耕时间较往年都要早,温度回升太快,耽误不得。你能看到的这些田地,已经全部播种了。”在惠城区水口街道万卢村,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种植部顾问严万来指着一大片农田对记者说道。

记者俯下身,看到由于前几日下雨仍未完全干燥的土地上,星罗棋布地洒满红红绿绿的种子,有些已经发了芽,透出一股绿意来。严万来告诉记者,因为担心疫情的影响,所以今年特地提前了春耕生产的时间,而且机械化程度比往年都要高,“怕人多容易传染病毒,所以我们今年尽可能地用机器播种、插秧,有几台机器还是今年新买的。”

机器播的种子,星罗棋布地撒在田地中 王锭铨 摄

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创办于2003年,是一家集水稻、有机肥料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记者了解到,海纳的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蔬菜、玉米等,去年开始,又在农田外围的水渠中尝试养殖一些鱼虾蟹类的水产品。“我们的鱼不喂饲料,就吃稻花和田间的微生物,看起来都很漂亮。”工作人员一边说着,一边用渔网捞起一网鱼向记者展示。

海纳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他们养殖的纯天然鱼类 王锭铨 摄

走到一块地势较为低洼的田地旁边,记者看到四五个农民在田里用铁铲往外排水。“播种前,田里不能积太多水,否则气温一上升,种子就被烧死了。”

农民在地里人工排水 王锭铨 摄

严万来对记者说,利用无人机播种,一天可播300到400亩。按照一个农民一天能够播种10亩地的工作量来算,至少解放了30多名劳动力。“只是现在排水的机器还没有那么先进,目前都是依靠人工对土地进行排水,还不能完全实现全程机械化。”

邱新华操作无人机播种 王锭铨 摄

“老话说,三分种、七分管,播种只是第一步,后续的田间管理更重要。”严万来说,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以前农忙时节,田间地头都是忙碌的农民,现在随着机械化在农业中的普及,许多农民“洗脚上田”,开始谋求新的生活方式。

保春耕农资产品不涨价

3月10日,记者来到惠阳区平潭镇张新村。张雄佳是该村的一位农民,他告诉记者,区农科服务中心前段时间向农户派发了稻种,现在都已经播种上了,“你看,地里播种的这些就是”。

张雄佳说,近些年来,区里的农业部门不仅会免费发种子,还经常安排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实地指导,及时给大家发布除虫防病通知等信息。过去依靠经验的粗放种田转变为如今凭借技术手段的科学种田,效果很好。“利用控肥控苗控病虫的三控技术,水稻亩产从以前600斤提高到现在900多斤,而且用肥用药少了,对土地保护也更好。”

地膜开着口子,便于种子发芽生长 王锭铨 摄

记者看到,刚种下的稻种,不少已经发了芽,有些地里种着蔬菜、辣椒、玉米、茄瓜等四季农作物,长势甚好。

“现在惠阳有不少外地种植户,从广西、贵州等地过来,租用本地农民的耕地,种玉米、瓜果、蔬菜等,大量销往广州、深圳、东莞、香港等地。”惠阳区农科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莫祥晓说,惠州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广深等地近,所以农产品销售很好。专业种植户用他们的先进技术带动本地农民,根据市场调整种植结构,如今农作物种植多样化,农民收入也提高了。

3月5日,在位于博罗县园洲镇的广东辉隆中联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仓库里堆满了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我们现有的库存化肥、农药,足够保障一个季度的农业生产。”辉隆公司总经理李晓忠自信地说道。

广东欧米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将化肥装车 王锭铨 摄

李晓忠说,春耕生产迫在眉睫,能否将农资物品及时送到农户手上,是他最挂念的问题。“农民本来就不容易,今年又赶上这个疫情,所以我们公司的货品全部都是原价供应,最起码保证现有的库存产品绝不涨价。”

90后探索农业集约化机械化

记者见到邱新华的时候,他正在惠城区水口街道下源村操纵着一台无人机,对一块地进行播种作业。邱新华是惠州本地人,作为一名90后,他已经是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种植部经理了。

“起初家里人是反对我做农业的,觉得太辛苦,可我觉得干一行爱一行嘛,而且现在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会像以前那样辛苦,家人现在也慢慢理解支持我了。”从技术到管理,如今的邱新华,除了全方面协调部门工作外,还负责无人机等先进机器的管理和指导使用。

播种机在田野间驰骋,经过的土地上便有了种子 王锭铨 摄

在采访中,邱新华谈及对农业的思考与感悟,他认为土地不集约和机械化程度不够高,是当前惠州农业发展最大的两个问题。邱新华说,如果政府能将第一产业的人员大规模引向第二三产业就业,土地流转出来,就能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原本的农民除了就业的工资收入外,还能收土地租金,或者以入股分红的形式获得收益。“等到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就更少了,大型农企完全可以承担原有的农业生产,专人做专事。”

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曾海泉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惠州地区的田地难集中、土地面积小,农业服务建设比较弱,如果能全面推行智能化,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实现土地经营集约化,将会使农业面貌焕然一新。

“比如说集中育苗,惠州现在有公司就在做了,他们把种子培育起来,等到成活发芽之后,连土壤一起种到地里,不会在移植过程中伤到根,成活率非常高。”曾海泉说,每亩地,买苗比买种贵三五十块钱,但是省却了农民的时间精力,而且直接买苗,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了育苗公司,农民在其中是更加受益的。

平地机在地里来回驶过,力求土地平整 王锭铨 摄

【文脉溯源】

广东种植小麦最先在惠州

文/金羊网记者 李海婵

进入宋代后,随着南方人口的增长,国内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转入南方。彼时,惠州知府陈偁教农民种小麦,并获得成功,为宋代惠州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惠州文史专家何志成介绍,种植小麦率先在惠州获得成功,后在广东大面积推广。

据《岭南科学枝术史》记载,早在唐朝,广东就开始种植小麦,但由于气候、地理、技术各方面原因,种植没有成功。入宋后,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对小麦的需求,同时也带来种植小麦的技术。

惠州种植小麦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郑侠所撰《西塘集》卷三:“公始于南津间地,教民种麦,是岁大获,于是惠民种麦者众矣!”这里所说的“南津”,是惠州本地人称“麦地”。这位“陈文惠公”就是陈偁。

陈偁字君举,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北宋秘书少监陈世卿的儿子。天圣八年(1030),陈偁年仅16岁就高中特奏进士;宋治平三年(1066)任惠州知州,有德政,惠州人把他所筑的湖堤叫陈公堤,死后被谥文惠。

广东能种植水稻,也能种植小麦 王锭铨 摄

任惠州知州期间,陈偁注重经济民生,劝民耕稼,大兴水利。他在丰湖“筑堤捍水,延袤数里,中置水门备潦,叠石为桥于上,鱼利悉归民”;遇大旱,又“教民以牛车汲水人东湖溉田,民赖其利”,备受惠州老百姓爱戴追崇。

陈偁走后约三十年,苏轼游博罗香积寺,说路上“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禁不住要用“二年流落蛙魚乡,朝来喜见麦吐芒”的诗句,来表达丰收在望的内心喜悦。苏轼在合江楼眺望水东白鹤峰时,也写下“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茶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的诗句,无不反映出此时惠州已是大面积种植小麦,收获颇丰。

惠州种植小麦大获成功,为当时人口增长社会发展打下基础。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元丰年间惠州总户数61121户。其中,客户已占总户数的61.8%(当时的“客户”主要指外乡、外县移居本地的佃户和“射耕人”)。在众多资料文献中可见,宋代惠州经济生产状况有很大进步,在岭南各州县中亦位居前列。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