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谈谈荆楚大地上的现代革命文化
2020-02-26 18:53 中国网
楚辞的浪漫优雅、青铜器的庄严厚重、漆器的神秘艳丽……任谁也不能无视这些标志性的楚文化遗存

疫情当前,少部分外国人谈及武汉或湖北即“色变”。其实,这方土地只是暂时病了,它从来都是开放、自信、优雅的。因为它拥有着勤劳勇敢的人民、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动力,以及璀璨而独特的荆楚文化。

千百年来,楚辞的浪漫优雅、青铜器的庄严厚重、漆器的神秘艳丽……这些极具标志性的楚文化遗存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标志。楚国历史上著名的“筚路蓝缕”、“一鸣惊人”、“深固难徙”等爱国、开拓、创新等精神特质,也始终传承于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当中。

黄鹤楼,见证了荆楚大地的人文风采 图/刘星彤(资料图片)

湖北地处北上南下,西进东征的咽喉要道,故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人民有着敢为人先、勇敢刚毅的精神,有着“不服周”、“不信邪”的劲头。

1911年,正是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起义运动,打响了推翻封建统治的第一枪,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武昌起义”浮雕描绘了当时的庄严画面:

深夜,起义的湖北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龙旗,被践踏在地下……

起义背景

19世纪末,清政府迫于形势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正是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转变,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造就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宝贵人才。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

1911年5月,清廷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然而却未能解决如何补偿民间损失的问题。民间遂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其中四川最为激烈。

清廷急调动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

前期策动

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1911年初,两团体领袖见面秘谈,准备起义。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共进会孙武为参谋长。起义指挥部决定10月16日湘鄂两省同时发难。

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泄露。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

情急之下,革命党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各标营革命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的计划落空。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次日晚发动起义。

星夜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

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清军第八镇统制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此后,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引领革命

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这次行动,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历史意义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后期腐败的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前后的系列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影响。“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武汉保卫战、新四军司令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形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内涵……

湖北从来不缺英雄的魄力,也不缺斗争到底的精神。

相信在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北人民同样可以打赢这场战斗!


来源 | 中国网
题图 | 刘星彤
责编 | 刘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