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文学是突破边界的手段
2020-01-20 16:13 羊城晚报
大湾区文学将来会在叙事与抒情方面提供什么经验,这对于我们而言是最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

撰文/龙扬志  

自2019年7月至今,羊城晚报开辟湾区文艺评论专版,通过访谈、约稿等形式,以每周一版的规模对粤港澳三地的文学界进行全方位扫描,陆续推出“香港作家系列”“澳门作家系列”策划,引起广泛关注。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推动,粤港澳三地文学的交流互动进一步热络起来,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回望及未来建构也成为热门话题。(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在此背景下,“区域视野与想象空间——粤港澳文学研讨会”于2019年12月在广东江门新会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暨南大学文学院、五邑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蒋述卓、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岗、澳门特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寿桐、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赵稀方、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贺仲明、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梁少锋等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出版单位和媒体的代表出席,与会专家围绕粤港澳文学的历史与现实、区域互动与视域融合、粤港澳城市题材书写、华侨华人原乡想象等主题进行探讨。

研讨会现场

大湾区文学的过去

赵稀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的复杂性

大湾区文学概念的提出让人振奋。“大湾区文学”概念现在基本上是从当代文学的层面讨论,其实历史上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关系渊源已久,1949年之前都是没有界限的,而且留下了很多记载三地文人交往情况的材料。我们现在需要探讨的是内地与香港文人之间的关系,尤其追问隔阂从哪里来,通过历史给我们今天的文化与文学发展提供启发。

抗战初期香港文学非常繁荣,大批“南来作家”到了香港,但这些不是香港文学的全部,香港本土文学反而被排斥了。香港的新文学作家走通俗化、市场化路线,虽然还在坚持新文学创作,但是他们的思想和左翼文学的观念不同,具有很强的现代意识,相比之下,香港左翼作家的作品在香港并不太受读者欢迎。

“南来作家”与香港本地作家的关系也不是想象的那么融洽,《文艺青年》杂志是左翼文坛为了团结动员香港文艺青年创办的刊物,他们通过文艺刊物培养本地的文艺青年。

抗战初期的香港文学实际上由“南来作家”、本港作家、为香港文坛培养起来的香港青年作家三部分组成。因为茅盾等一大批“南来作家”,香港成为全国抗战文学的中心,然而他们对于香港原有的新文学文坛比较隔膜,自身的作品又不能进入香港市民读者,所以我们今天探讨大湾区文学,必须清楚文学的历史状况,以及各地域之间的关系,如果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可能呈现出区域文学的复杂性。

朱寿桐

[澳门特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

大湾区格局下的澳门文学审视

1984年,韩牧提出“建构澳门文学形象”的呼吁,澳门文学形象开始成为一个话题,随着话题而来的争议主要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澳门有无文学?澳门是否是文化沙漠?澳门文学是澳门人的文学,还是澳门地方的文学?

大湾区的格局解决了澳门文学的身份问题,澳门华文文学是澳门文学的主流,本质上属于汉语文学,但是又有葡语文学、英语文学等其他语言文学,因此多元是其特色。

以此为前提审视澳门文学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可以发现其共存交流的和谐关系,这样的澳门文学可以对大湾区文学做出自身的贡献,开放多元包容的气息、海洋文明的特质,以及汉语文学、民族语文学、族群文学多元的文学生态,恰恰也是大湾区文学提供公约的经验。

大湾区文学的现状

贺仲明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加强地域文化自觉

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文学上应该是一个去区域化的时代,实际上也有很多作者和评论家在追求文学的地方性与区域性,地方性文学成为当前一个热门话题,这样的转变是具有其合理性的。

从审美层面来说,地域/区域文学有强烈的文化个性,是对一体化和同质化的反抗;从认识层面来说,地域文化有其认知世界的伦理道德方式和价值观;从生存层面来说,人们生活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小,但是我们内心对地域性的精神皈依越来越强烈。

广东近年来文学并不是很发达,作家构成、商业发达造就的务实精神使得文学相对比较被忽略,对地域文化重视不够也是一个原因。广东文化、生活、地域文化、价值伦理都有鲜明的特征。

虽然港澳的文化政治环境与广东不同,但三地有很强的地域文化整体性,比如共同的历史记忆、语言和生活习惯,这些因素长期以来一直被学者忽视,导致文学史研究缺乏整体性。

作家要在创作中突出自身的文化自觉,广东有很多外省来的作家,因此书写故土记忆比较多,但是作家不可能一直写过去、写故乡,也要写现实,写当下生活,大湾区文学概念的提出对于这些写作来说是一个契机。

乐琦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

大数据下的湾区文学

从事件爆发点、传播途径占比、舆论场分析、词云、百度指数等大数据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概念被探讨、接受的程度较高,舆情方面也没有什么负面消息。对于概念讨论较多的城市是北上广和港澳,且澳门文学作为关注话题后来居上,岭南历史也成为被探讨的热点。

由这些数据分析可以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粤港澳大湾区的构想更多在经济层面,文学层面的大湾区有何意味?大湾区文学的本质与核心是什么?从文学的意义来说,如果把生活在城市群这一区域的作家和作品叫做大湾区文学,又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我们需要对大湾区文学进行历史阐释与现代还原,秉承粤港澳三地的文化传统,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综合优势,在文学、文化领域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以粤港澳文学为切入点,深化大湾区文学的交流,进一步打造大湾区文学共同体,推动粤港澳文学界以文学的形式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刘景松

[澳门特区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澳门科技大学副教授]:

粤澳文学交流急需协调

由于存在制度上的差异,粤澳文艺之间的定位、分工与协作关系等都程度不一地存在问题,对合作机制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导致合作过程中,存在隔阂、时有摩擦,难以避免地产生矛盾,各种问题急需协调解决。

以下结合合作机制的具体实施举措与效果以及路径策略调整等方面,补充几点建议:

1.定期评估各机制的运行效果与不足;2.优化会议机制;3.邀请民间社团参与两地间的合作事务;4.加大资助民间智库建设的力度、集聚智力源,形成新机制。当前有一些可以开展的工作,比如创建“伶仃洋论坛”,凝心聚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设立“大湾区文学奖”,凸显大湾区文化底蕴与活力。粤澳文学的合作机制已在稳健运行中,但是合作空间仍有待提升改善。

大湾区文学的未来

曾一果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新区域视角下的粤港澳文化想象

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取代了珠三角、岭南地区的传统概念,这是全球/区域/地方的空间重构与再生产,空间会经过政治、文化、审美的想象重构。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粤港澳文化想象首先是建立某种“文化共同体”的需要,这需要整合、调整和跨越区域文化差异,整合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全球、高雅与通俗,考虑如何重新勾连粤港澳不同地区的关系。

保持区域各个地方的文化独特性、连续性与多样性,文化审美认同与意识形态认同之间还是有差异的,现在的认同主要建立在文化层面,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放在一个综合的视角下,理解它的文化想象到底能诞生出怎样的景观。

翦伯象

[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

大湾区文学的使命

研究、关注大湾区文学,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大湾区文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它有哪些特性。大湾区概念赋予这个文学现象怎样的特征,给文学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与影响。它与原来的珠三角文学、岭南文学相比有怎样的区别?

再者,大湾区文学是地域文学吗?大湾区文学是一个流派吗?成熟之后会不会是一个流派?大湾区是行政概念、经济概念,大湾区文学会不会朝着政治经济的方向发展为一个标签?关注大湾区文学的走向,才能了解其文化使命。虽然目前大湾区文学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但无疑具有旺盛的成长活力,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文化重心。

大湾区文学的历史是岭南文学、珠江三角洲文学,但在今天,格局变大了。地域大、空间大、题材大,可能性大,大视野、大空间、大胸襟。也是一个大转盘,把各个地域联系起来,整体同步协同发展。需要文学创作打造文学高峰,通过具有世界性和引领性的作品重构世界大湾区的文化性格,这也是大湾区文学面向未来的文化使命。

卢瑜

[《粤海风》主编]:

大湾区文学提供新的叙事与抒情

区域意味着边界,想象则意味着突破边界。文学是突破边界的手段,不论是地域的边界还是全球性的边界。全球性的边界重构带来了思维方式和叙事方式的变革,如今这样的变化在大湾区发生,大湾区文学将来会在叙事与抒情方面提供什么经验,这对于我们而言是最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郑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