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我有一辆旧款桑塔纳。一个雨天,不小心地追尾了一辆老旧的私家车。就在车祸发生“余震”未消之时,前车司机突然奔出来,以极其诡异的速度来到他自己的车后,蹲下身来,一手摸着车子的后保险杠,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是一副“劫后余生”的表情。
不至于此吧!不过是凹进一个坑,而且是塑料制品的保险杠,即便换了,几百元而已。车主一头乌黑卷发,鼻子很有特色,一直记忆至今。
他拍拍后备厢,说:“还好,没撞得太猛。”他打开后备厢,既似炫耀,又似威胁,“刚装不久的音响,九万多元,坏了,难赔。”
一辆旧车,恐怕还是这套音响贵吧。我很庆幸,不然的确难赔。两人站在车边等交警和保险定损员。两人闲聊,只怪这世界太小,他在一家化工厂工作,与我朋友同一办公室,我说了单位,他就恍然大悟地说:“我同事说起过你。”
两人握手,说大家都忙,不为难交警和保险公司了,上车走人。后来我托朋友送去几百大洋,他又原封不动退还,说“不撞不相识”。
五六万元的车,九万多元的汽车音响,听朋友说,此人乃音响发烧友,家里有个旧功放,花了四万多元淘来的。最近又听到消息,此人去了上海,开了一家音响发烧器材店,生意好坏无法判断。
我那朋友只是说,去他家里听音乐,真是享受,同样的音乐,用他的功放和音箱放出来,非常好听。朋友想了半天用一句话:他家里的音乐每一曲都显得非常“深刻”。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音乐只要高低音有层次,没有噪音,大体就可以接受了。我也如此,从小时候的收音机、双卡磁带播放机,再到高中时代的随身听、mp3一路听来,直到有了五声道、七声道的高保真数字音乐,才知以前听到的音乐真的“肤浅”,那是一种扁平化的、苍白的音乐。
而这些高保真数字音乐才是“深刻”的音乐,它的每一个细节,刻画极其入微。无论是听交响乐、还是轻音乐,闭上眼睛,你似乎可以感觉到一个乐队就在你的面前,键盘手、鼓手、贝斯手……站在哪个方位,一丝一发的声音,都还原在你的耳膜上。
现在我已能理解那个“卷发大鼻头老兄”的爱好了。吃饱穿暖不过是一种太过凡常的追求。而在凡常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优美的”、“品质的”世界,因为我们习惯长久的粗糙,惯性已经阻挠了我们去深入。但是,恰恰是“卷发大鼻头老兄”这样的人,为我们拨开一团迷雾,窥见了那个美妙世界的光。
有时光顾一些Hi-Fi(高保真)论坛,觉得那些砸下一套住房的钱,去购买顶级音响设备的人很疯狂,但是,你又不得不叹服他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以及对生命和生活凡常的不妥协。有一个音乐发烧友,除了对功放、播放器、音源、线材、环境极其挑剔之外,他甚至对电也有要求,能听出是水电,还是火电。
一个音乐发烧友能从音乐中听出“用水发的电”,还是“用煤发的电”,似乎是一种“巫术”了。但这样的说法在不少Hi-Fi论坛里流传着。譬如用火电听音乐,声音是暖色的;而用水电听音乐,音乐会丝丝入扣,但声音是冷色的。
还有发烧友说,晚上10时前听音乐,音乐是冷色的,而10时之后,音乐就会变成暖色。因为中国大部分城市实行峰谷电,高峰时用的是水电,而晚上10时之后是低谷,用的是火电。更有“发烧友”传言,他们还能从音乐中辨别出水电来自哪里,用小水电播放的音乐,非常浅薄,似乎“上气不接下气”,而用葛洲坝水电,或是三峡水电,音乐似有绵绵不绝、浩瀚空灵的感觉。
我想这不太可能。是不是他们用这样一种“故事”在标明自己的立场,他们已经抵达了这里,而我们的远远还没有到来,甚至我们觉得那个“深刻世界”从来没有存在过。
宁愿相信有这样的“达人”,他们用岁月冶炼出来的智慧和感官,为自己营造着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空间。他们在告诉大家,这个世界只要好好感知,其实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奇妙。(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
题图 | 资料图,图文无关
责编 | 郑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