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9卫健成绩单:新增院士1名、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4个
2020-01-10 22:58 羊城派 原创
广东6个地市上线电子健康码,4000多万居民实现看病就医“一码通用”。

文/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粤卫信

1月10日,2020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新进步。那么,去年广东卫生健康事业有着怎样的“亮眼成绩单”呢?羊城派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的蓝图基本绘就 

2019年广东卫生健康系统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重大项目攻坚克难,“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蓝图基本绘就。健康广东行动启动实施,省级推进委员会成立,省《实施意见》《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年)》制定出台,18个专项行动谋划部署。

新创建了4个国家卫生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1.22/10万和2.08‰,居民健康素养明显提升,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2019年,全省30家高水平医院全面启动建设。省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签署共建协议,拉开了在广东建设1个专科类国家医学中心、1个综合类和6个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序幕。

省市财政再投入50余亿元布局建设三大优势专科类医学中心:广州呼吸中心、肿瘤医学中心和肾脏病医学中心启动建设。

广东省新增1名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院士,新增1家国家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全部开业,190家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基建工程,其中73家投入使用,10000间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顺利完成。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启动,出台实施方案,推广阳西等地经验,医共体内实行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六统一”,加快“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落地。推动54家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78家县级公立医院,“一院一策”提升服务能力。

继续推进“千名大学生下基层(上岗退费)”“县级医院专科特岗”等项目,1652名城市三甲医院专家下乡支医。全年为欠发达地区培训培养全科医生6749名、产科医生1158名、儿科医生376名,订单定向招收医学生1474名,新招聘的100名升级建设中心卫生院首席专家到岗服务,8类智能健康监测设备配置到2277条贫困村。

在全国率先实施连续服务基层10年的中级职称人才直接认定副高级、服务基层业绩突出的博士直接申报正高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

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经费超过70元。卫生健康行业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健康扶贫AI医生进乡村”全面上线。

卫生健康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广东省推广医改经验成果,夯实基层完善机制,卫生健康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

网格化布局建设城市医联体,7个珠三角地市入选国家试点城市。2019年全省县域内住院率预计达84%,21个县超过85%。

公立医院运行和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取消药品耗材加成补偿基本到位。塑造健康湾区取得更大成效。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成功举办,三地合作共识和62个项目签约落地。健康信息化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委省共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正式签约。省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启动建设,省级远程医疗平台全面上线,实现20个省级远程医疗中心、56家县级人民医院、1146家乡镇卫生院和2377个村卫生室信息联接。

信息便民惠民“五个一”攻坚行动深入实施,87%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移动支付、一站式结算、候诊提醒等便民服务。6个地市电子健康码上线应用,4000多万居民实现看病就医“一码通用”。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逐步形成 

广东省预防为主共建共享,重大疾病防控有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逐步形成。

重大疾病防控抓早抓小。登革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防治攻坚克难,慢性病综合防控力度不断加大,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顺利推进。

卫生应急工作做强抓实。紧急医学救援培训百人计划启动实施。

全国唯一的移动核辐射处置中心通过验收。卫生健康副校长制度正式设立,卫生应急“五进”工作进一步落实。

突发急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和灾后防疫及时有力。

食品安全保障不断强化。新增食品安全地方标准4项。

风险监测网络延伸至农村农场农田,疾病监测网络覆盖至1900多家医疗机构。省级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组建成立,广东省国民营养计划有序推进。

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扩面提质。

母婴安全行动持续推进,7个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4个国家级妇幼健康重点专科成功创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建立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持续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风险全面排查。

职业健康工作扎实推进。我省《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等12项制度率先出台,防治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

重点职业病危害预防监测治理有力推进,防治服务体系和救治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年完成危害申报的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新发职业病数量同比下降12.9%。人口家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省家庭奖励扶助人数累计超188万、金额超30亿元,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实现全覆盖。制定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托育服务地方标准和体系逐步完善。

老龄健康工作积极开展。省老龄委全体会议顺利召开,老龄工作机制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我省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经验在全国推广。

全省“银龄安康行动”参保人数超1200万人,参保金额居全国第一。 

卫生健康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广东省树牢质量安全理念,持续强化治理能力,卫生健康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三级医院和90%二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357家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141家“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提供上门服务。

全省新增胸痛中心51家、高级卒中中心27家、创伤中心11家。 

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抓住机遇谋划部署,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省设立中医药管理机构地市增至20个,新建汕尾市中医院项目落地,1715家基层中医馆完成建设。

中医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5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项目、19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项目落户,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新建40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中医名家学术薪火相传。中医药科研人才培育成果涌现。5项中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获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项。

4位专家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数量居全国前列。中医药文化建设保持领先。

新增3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总数达11个,保持全国第一。推动大湾区中医药融合发展有新成绩。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发展大会成功举办,14项合作协议签约落地。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国家级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产出成果,6款中药产品在葡语系国家注册上市,中医药“走出去”迈出更坚实步伐。(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李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