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 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文/羊城晚报记者 吴大海
常去惠州西湖景区游玩的市民会发现,最近泗州塔下开设了景区首家餐饮店——惠州伊府面馆。这店里卖的是著名书法家、清代惠州知府、丰湖书院建设者伊秉绶首创的伊府面,惠州只此一家,是地道的惠州风味。
循着面香而来的游客发现,这里书香味更浓。伊秉绶当年修建的丰湖书院经重建后,已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丰湖书院始建于南宋,是广东四大书院之一,近千年来多次重建。自2013年开放为景点以来,这里成了惠州文化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西湖边又飘起书香。
不仅如此,丰湖书院的文化招牌将被擦得更亮!昨日,惠州市市长刘吉在惠州市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焕发千年古城文化活力,活化丰湖书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形成彰显惠州特色的文化地标。
>>>“伊府面”复活百年惠州味
“来,吃碗伊府面,这是正宗的老惠州味道!”中午时分,坐落在泗州塔脚下的惠州伊府面馆门庭若市,32岁的面馆老板朱兆翔忙得不可开交。开业一个多月来,他的面馆越来越受欢迎,周末时人更多,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都来品尝。
“伊府面很出名,甚至传到日本、韩国,可很少人知道,此面是在惠州发明的。” 朱兆翔是博罗县的一名退伍军人,从小就对吃感兴趣。一次机缘巧合,他在文献中发现了伊府面的介绍:相传,惠州知府伊秉绶设寿宴,厨子错将做好的长寿面丢进了油锅,炸得干瘪僵硬。伊秉绶笑着让厨子将炸过的面重新煮沸并加入鸡蛋青菜等佐味,结果这碗面的味道令人叫绝,当时的“广东第一才子”宋湘为其命名为“伊府面”。
“据我所知,整个惠州都没有专门卖伊府面的面馆,这是惠州的损失,也是商机所在。” 朱兆翔与惠州本地的做面师傅一起还原了伊府面。
接下来他们开始选店址,又一次,他从文献资料中得到启发。朱兆翔了解到,伊秉绶不仅曾任惠州知府,也是广东四大书院之一——丰湖书院的兴建者。他找到西湖景区,表示希望在丰湖书院附近开设伊府面馆,也算是弘扬惠州文化。
这个设想与西湖景区管理中心主任黄伟锋不谋而合。此前,西湖景区内一家餐饮店都没有,在这里开一家伊府面馆很合适。于是朱兆翔的面馆就在泗州塔下开张了。
这里来往西湖主景区与丰湖书院的游客很多,经过时都会驻足观看。店里不仅张贴了伊秉绶的字画,还陈列了不少书院相关的文史书籍供游客阅览。
>>> 千年书院重新现身西湖边
伊府面馆成了丰湖书院的一块活招牌。不少外地游客在店里吃面时才了解到丰湖书院的历史。其实,这不过是因为年代久远罢了,在历史上,丰湖书院可是威名远扬的。
丰湖书院创建于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其前身是为纪念陈偁、苏轼、陈荛佐等十二位名儒而设立的“十二先生祠”,初址在桥西银岗岭,此后经过多次重建。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5年),惠州知府王煐在今址重建书院,院内有亭、榭、台、沼,为憩息之地。后来书院荒废,新任惠州知府伊秉绶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斥资白银五千两将其重建。
书院修好后,伊秉绶请来当时的著名诗人、“广东第一才子”宋湘任丰湖书院的首任山长(院长),二人还一起制订了丰湖书院的规章制度。
后来伊秉绶卸任惠州知府,继任者罗含章一到任就过问丰湖书院,并设立了书院章程。该章程后来成了附近诸多学堂制订章程的样板。
针对当时书院经费不足、师资待遇低、学生生活困难等状况,罗含章带头捐钱,上下响应,“得一万四千五百两”。
罗含章大幅提高了师资待遇,不少名师心动而来。学生也可享受一定数量的生活补助。一时间“从者云集,人竞向学”。
资金雄厚,师资完备,丰湖书院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宋湘、梁鼎芬等名人先后主持书院。教出了江逢辰、李绮青、许寿田等著名的“丰湖十子”。时人将惠州丰湖书院与广州广海学堂、肇庆星岩书院、顺德容山书院并称为“广东四大书院”。
近代教育在20世纪兴起,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丰湖书院停办。可以说,作为一家修习儒家经典的教育机构,丰湖书院的历史就此结束。然而,悠久的办学历史让丰湖书院所在地受到历代主政官员以及教育者的景仰,都认可这里曾是历史上惠州最高学府的所在地。
2008年,惠州市开始恢复丰湖书院为名胜景点,重建了门楼、尚志轩、藏书楼、文昌阁等历史建筑和其他人文景点。2013年1月,丰湖书院建成开放。
>>> 注入现代文化“丰湖”再飘书香
如今,簇新的丰湖书院作为旅游区向公众开放。下午时分,书院前的广场上聚集了大量合影留念的游客,不少附近的市民也在这里散步、放风筝。
但单纯只做景点,实在太浪费这块宝地。据西湖景区管理中心主任黄伟锋介绍,从前教授儒家经典的乐群堂里现在时常开设国学讲座,剪纸、插画等课程吸引了大量的文艺青年,这里正在打造惠州的国学大讲堂;书院还新设立了知致苑、格物斋,作为小说、诗歌、美术、书法等创作场所。藏书楼里也设有拓片体验项目,游客可在此体验,并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有数百年历史底蕴的丰湖书院碑刻拓片带回家。
然而,由于新建的书院面积大,仅靠景区自己投入资金运营是不妥的。一段时间以来,诸多建筑物其实多有闲置,这是对书院资源的浪费。
为了盘活丰湖书院、让丰湖书院更有人气、书卷气,黄伟锋用一年多时间引入社会资本,用展览、讲座等文化项目将90%以上的闲置建筑一一填满。
引入社会资本的准入门槛只有一条——必须有文化味。于是,“敦煌飞天”舞落地惠州,形成了西子禅舞。数十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女性舞者时常在藏书楼前起舞,庄严又美丽,成了书院里的一道美丽风景;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邵秉仁在风浴阁开设艺术工作室,时常在这里挥毫创作,另有书法作品陈列在工作室旁,供游人欣赏。甚至,连丰湖书院门口小卖部里卖的豆腐花,都是惠州博罗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批文化企业自发形成了新生态,让这里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人文气息对游客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西湖景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刘粹纯介绍,2017年时,整个西湖景区的游客访问数量是800多万人次,而丰湖书院的游客访问量仅有90多万人次。引入文化事业、企业之后,丰湖书院的游客访问量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突破百万人次,2018年甚至达到111万人次。
飘着书香气的丰湖书院,正重新成为惠州的一大人文地标。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