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记忆,黄埔临港15公里将打造工业遗产公园
2020-01-08 20:13 羊城派 原创
由西至东划分为八大片区

文/图 羊城派记者 梁怿韬

鹰金钱罐头厂、南方面粉厂、珠江啤酒厂……由于历史原因,广州珠江边过去被众多工业设施占据。当城市变迁,临江地带要升级改造时,如何将有价值的遗产建筑保留活化?1月8日,记者从广州市黄埔区获悉,该区拟对现有临港15公里,升级改造成经济区为主的临江地带,进行工业遗产公园规划,以体现“老城市新活力”。纳入规划范围的工业遗产,有机会申报为国家工业遗产。

根据广州开发区城市规划信息编研中心在广州市政府采购网发出的《黄埔临港15公里工业遗产公园规划》招标公告,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拟聘请有资质单位,在2021年12月31日前,协助完成《黄埔临港15公里工业遗产公园规划》。招标文件透露,该区拟在目前已逐步动工中的黄埔临港经济区内,对珠江沿岸15公里范围内的工业遗产进行普查,保护有价值的工业遗产,并进行公园化升级改造,打造历史和未来交相辉映的世界一流滨水岸线。

根据招标文件内容,“黄埔临港15公里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研究范围包括总面积约6650公顷的黄埔港临港区域和长洲岛,其中项目规划总面积约797公顷,由西至东依此划分为鱼珠、长洲岛(黄埔船厂及宿舍)、老港、乌冲、文冲、建翔、新港、穗港八大片区。未来的黄埔临港经济区,不仅有现代化建筑,还将尊重现有该地块分布众多的文化和工业建筑特点,建设港口博物馆、船坞博物馆、海丝博物馆等博物馆群,以“工业遗产公园”的名义,守住一线江景,做到水景、文化与城市生活串联,尽量保护更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

“黄埔临港15公里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研究和规划范围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希望中标单位对规划范围内开展工业遗产的普查、建档和配合挂牌工作,积极开展申报国家工业遗产工作;对有条件活化利用的现有工业遗产,进行创新政策条例研究;协助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制定《黄埔临港15公里工业遗产公园规划方案》,从工业遗产角度对规划研究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提出优化建议。

据悉,按照招标文件列出的研究和规划范围,该范围目前保有港口以及早期进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投资设厂的各类企业。研究和规划范围的西面鱼珠地带,已开始建设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并陆续有原属港口的土地经收储待开发;研究和规划范围的东面夏港地区,正建设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本次普查和研究规划,有助于在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将有价值的工业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避免升级改造后的区域没有保留下原有产业和业态有价值的痕迹。(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实习责编 | 张韧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