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公里广州“云道”全线建成,具体开放时间还未确定
2020-01-07 21:21 羊城派 原创
市民最关心:广州“云道”配置够不够人性化?

文/羊城派记者 徐振天 甘韵仪
图/羊城派记者 梁喻

广州“云道”建设备受关注,自去年3月公布规划,到之后一期中山纪念堂至白云山工程开建,记者7日从建设管理方获悉,目前广州“云道”全线已完成建设工作,全长6.2公里。当天记者走访“云道”越秀公园、花果山公园、雕塑公园出入口发现暂未开放,市民暂未能由此进入。

然而这不妨碍市民对“云道”的期待与想象,同时他们提出一连串疑问:这么长的步道,沿途是否有设置几间公厕?是否有考虑广州高温多雨气候,夏季常常骤降暴雨,沿途有无设计多处防晒避雨的驿站或路亭?沿途有无设置座椅供市民游客休息?垃圾桶分布是否合理?希望这个正在形成的城市名片更多人性化设置。

走访:目前云道暂未向市民开放

关注点1:上下“云道”是否便利?

对于步行出游的市民游客而言,“云道”路程不算短,因此,在“云道”沿线设置合适的出入口供市民游客上下,尤其重要。在越秀公园至广州雕塑公园东门段的“云道”沿线,记者走访看到,该段在越秀公园南门、马科斯天桥、花果山公园、雕塑公园东门、下塘西路天桥等处都设置了“云道”出入口。

“云道”出入口接驳交通是否便利?记者走访发现,越秀公园至广州雕塑公园东门段的“云道”出入口,均有多条公交接驳线路,出行相对便利。越秀公园和花果山公园之间的马科斯天桥出入口,“云道”南段的重要节点。该出入口900米范围内,有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站、地铁5号线小北站两个地铁站分布。

公交车也比较便利,约200米之外的电视塔公交站,越有30条公交线路经过,北行约1公里,下塘西路公交站也有20条公交线路。雕塑公园和麓湖景区沿街相望,待“云道”开放,市民游客乘坐公交车达到下塘西路站后,可分别经麓湖景区和雕塑公园进入“云道”。

关注点2:公共设施是否充足?

为防止市民游客提前闯入还未验收的“云道”段,马科斯天桥、花果山公园、雕塑公园东门、下塘西路天桥等节点的出入口均布设了铁闸门并落锁,贴有“施工区域,禁止通行”的告示。已建设完毕的越秀公园至广州雕塑公园东门段“云道”,总长超过3公里。出入口处一张“云道”导览图显示,该段沿线共有6个公共厕所。记者走访发现,沿线的公共厕所都在越秀公园和雕塑公园园内,市民如有三急,需移步到公园内。

而麓湖景区至白云山景区“云道”段的公厕布点则显得“稀疏”。“云道”导览图显示,自下塘西路天桥东行通往麓湖景区、白云山景区的“云道”沿线,全长约3公里却仅设置1个公共厕所。家住下塘西路的资深跑友陈先生说,“云道”能否跑步是他着重关心的问题。记者在马科斯天桥至雕塑公园东门段看到,步道地面类似钢网材质,早上露水重,路面有点湿滑。由于“云道”沿线地势高低起伏,道内较多步梯,入口处张贴了“请勿奔跑”的提示。

此外,市民周先生提出,广州炎热多雨,“云道”是否具备一定防晒与避雨功能?站在“云道”入口观察,目之所及暂未发现遮雨棚、垃圾桶、座椅等,马科斯天桥入口处倒放置了消防设备。不过根据规划,“云道”工程设计内容包括空中栈道建设、驿站节点建设、景观标识建设、园林绿化建设、配套设施工程建设相关的设计等,包括特色游憩廊道。

回应:空中休闲步道不适宜跑步

去年3月,广州市规委会通过的《广州花园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首次出现了“云道”概念。7日记者从广州“云道”建设管理单位广州市广园路建设公司获悉,目前项目全线已完成建设工作,实现越秀山至麓湖公园的全线贯通,正在进行验收工作和部分绿化的完善施工。具体开放时间有待通知。另此前各大媒体曾沿用最初“8公里云道”说法,如今经实测广州“云道”实际全长6.2公里。

且目前雕塑公园段云道已完成垃圾桶的设置,其他路段接下来再陆续配置,至于遮阳棚和座椅等的设置,则考虑在远期实施。对于市民提及的地面材质不适合跑步的问题,广州市广园路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本项目定性为空中休闲步道,出于安全性考虑,不适宜跑步。

关于楼梯问题,项目已在新建人行天桥预留远期垂直电梯实施条件。广州云道(空中步道)从越秀公园东北门为起点,经马科斯桥至飞鹅岭和雕塑公园东门,穿雕塑公园内园道,跨下塘西路后经麓湖高尔夫至麓湖聚芳园,终点直达麓湖公园绿道,实现了白云山、花果山、越秀山三个地区联通,之后可从中山纪念堂可以一路直上白云山。(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厦门23公里健康步道
能给广州“云道”那些借鉴?

厦门今年元旦正式向公众开放空中步道——串联“八山三水”长达23公里的健康步道,一时间,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它的“倩影”。广州正在打造6.2公里“云道”,同是连接山与水,打通城市景观,依山就势为市民打造被绿植包围的休闲步道,厦门能给广州提供怎样的借鉴经验?

根据广州“云道”的建设规划,对比已开放的厦门健康步道,可见其中空中栈道建设、景观标识建设、园林绿化建设、配套设施建设上都有涉及,符合貌美与便民等要求。厦门健康步道在一些细节把控上凸显了人性化。相比于23公里的“长”,在“短距离”与“小范围”中给与市民游客更多安全感与便利感,据公开报道,该步道沿途设置了52个出入口(其中44个步道出入口,另 8个出入口与公园相接),平均间距只有280米,出入口设置方式主要有坡道、普通梯道、椭圆形楼梯、椭圆形电梯、垂直电梯、直接平接等方式。还设置了14个驿站节点,服务半径500~700米。沿途还有配套服务房、公共厕所、自动售卖机等。

步道坡度在设计时考虑了行人行走及跑步健身的需求,全线满足无障碍通行标准。考虑到老弱妇孺的体力,高差较大路段(节点)也设置了电梯。厦门健康步道除了“高颜值”,还有“大智慧”,通过互动,将静态的步道变得更有动感步道。例如设置了智慧语音交互设备“小夏”,除了智能向市民游客介绍步道的情况,还可以实时查询天气以及周边推荐。开发了专门的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可以实时查询步道出入口、驿站、景观、周边美食等,即便长达23公里,也不用太担心“一旦出发,后会无期”。

步道在其中一个驿站还设置了AR互动教学设备,有什么用?教市民打太极拳!还可以根据动作规范程度打分。为倡导全民健康运动,步道上也设置了打卡点,市民扫码打卡,就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看到自己走过的公里数、用时、燃脂指数等。在全面开放之前,厦门专门组织在校师生、青年志愿者、残障人士等部分人群提前登上步道,体验部分路段,收集不同人群体验者建议,以不断完善。

不过,厦门健康步道也有很多限制:仅供行人通行,共享单车、各类机动车和助动车不得进入步道;禁止使用滑板、溜冰鞋、独轮车、平衡车、自行车等代步工具禁止在步道上进行器械运动,禁止在高架步道上开展如快走、“暴走”等形式的群体性运动。而穿高跟鞋的女士也不建议进入步道。(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