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上一位百万粉丝的育儿博主“粥悦悦”,因为教育孩子方式的问题引发了热议。事情起因是她前几天发的一条微博,因为自己6岁的女儿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按照之前的约定,全家其他的人开车去了珠海长隆游玩,唯独把女儿一个人留在了广州的家里。
目前,“粥悦悦”的该条微博已经被删除掉,但是关于她教育方法的问题,却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很多网友认为,她单独把一个6岁的孩子留在家里是完全错误的做法,即使有电话和远程视频监控,万一真的发生紧急情况,自己怎么来得及处理?
这个事情甚至惊动了著名的医生张奶奶,表示她这样做其实是违法的。对此,你怎么看?(戳原文链接,了解更多>>>惩罚6岁女儿独自在家写作业,广州一知名博主引众怒)
坚持做自己的育儿博主,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做自己?
文/吕楠芳
2013年年中,中国还没有全面实施两孩政策,邹丽君的第2个女儿“小米”意外来到,她在“粥悦悦”这个公众号上,把怀二宝后的孕期生活,用画笔记录下来,没想到,火了。
从此,她开始了“10万+”的育儿博主生涯,直到今天,她的第3个孩子已经3岁,微博粉丝达到156万。
第一次关注“粥悦悦”,是4年前的事。当时的我还是一个新手妈妈,身边很多人推荐这位育儿博主,加上她也居住在广州,我便义不容辞地加入她的粉丝队列。
在她的漫画作品中,她的形象总是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这也正是很多二孩(更不用说三孩了)妈妈的真实写照。但是,对待一地鸡毛的生活,她总是能嬉笑怒骂,保持乐观,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她意外走红的原因。
等我产假结束回归工作岗位,我对“粥悦悦”的关注渐渐少了,以至于近日看到她登上热搜,心里还迟疑了一下:这是我认识的“粥悦悦”吗?
记忆中的她,对各种育儿细节津津乐道,近乎话唠。看“粥悦悦”的漫画,打动人的都是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生活细节。
还记得《解放日报》曾经发过一篇对她的专访,记者问她,粉丝对什么内容最“买账”?
她的回答是“最真实的感受,是不需要去刻意创意的。”她举例说,在一篇《怎样的妈妈才是好妈妈》的推送文章中,她坦承在当妈的过程中时常有挫败感,觉得自己长得丑、没品位、读书少、又没钱,还脾气差,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资格当妈。“可当我问孩子这个问题时,他却说我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还列出了一大堆理由。我突然意识到,优秀并不是我们爱孩子的前提,在孩子心中,最好的爱就是陪伴。”
说得多好啊,孩子需要的,不是多么优秀的妈妈,而是陪伴。也许正因如此,无论是做妈妈还是当博主,她都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作“做自己”。
这次她引起众议的行为,只不过是她践行“做自己”的一个表现。
我不想去评判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对的。我只想问问“粥悦悦”,为什么孩子可以接受不那么完美的妈妈,妈妈却无法接受有瑕疵的孩子?为什么成年人对自己容易宽恕,却把种种严苛的标准、规范强加到孩子身上?
浏览“粥悦悦”最近的公众号文章,其中一篇的标题是《我吃的,娃都不许吃!》(当然这是一篇广告),她自曝爱吃垃圾零食,但对待孩子的饮食却非常严苛。
我相信这篇文章写出了很多年轻父母的心声。标准差异化的问题,存在于无数家庭。如果非要追问这些成年人为什么要这样,他们多半会告诉你:正是因为我活得太糙,我才希望孩子比我精致。
看上去是很好的理由不是吗?可是转念一想,我们按照我们认定的精英准则去栽培的下一代,真的会比我们更容易获得幸福吗?避着孩子偷偷吃垃圾食品的妈妈,在孩子眼里真的是个好妈妈吗?
“粥悦悦”已经道歉了。把6岁的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只为惩罚她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关乎育儿方式对与错的讨论,还触发了人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思考。
网络上却还是有不少家长支持“粥悦悦”的“严教”,我就纳闷了,你们给孩子定下那么强势的规矩,换成你们自己能做到吗?(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zi扉鱼:孩子是未成年人,国家才是孩子的最高监护人好吧,别以为孩子是你的私人财产。
@老骨的史莱姆利姆鲁:她打着教育孩子的名义,享受着控制他人惩罚他人的变态乐趣。而且她并不关注孩子本身,只在乎孩子能不能给她带来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柚香小光:对外哪怕生活再失意,在孩子面前也可以作威作福,这就是所谓的家长权威。孩子很可怜,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后,接触这个孩子的外人也很可怜,因为小孩可能不会用正常方式交流沟通。
@颜小芳要迎着风放声大笑:6岁孩子身心发展都不成熟,不能自律是很正常的,家长可以控制时间,也可以用适当的奖励或者适当的惩罚(比如不给看动画片等等),而不是把他一个人放家里,孩子此时的恐惧是你想象不到的,近的看发生危险概率极大,远的看心理阴影会影响一生,这种教育方式看了真心寒。
@六角亭在召唤:可怕的是她没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对自己的做法挺欣赏,所以当优秀育儿经验一般发出来给大家“共赏”,没成想评论翻车了。
@磨砂磨沙:这个不负责任的母亲,请问你知不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
@流云无迹:怎么说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育儿方式,至少我没有觉得这位妈妈做错了,而且她也有防范措施,她也很担心,该教育还是得教育。家长需要对小朋友的行为做出一些约束,听之任之,小朋友在性格养成的时候就会出现偏差。
@DNA宿命:不是教育问题,是违法问题。法律本来就是底线了,底线之上才是可以讨论的东西。现在需要讨论的是监护人违法的时候法律和社会怎么做,而不是育儿到底是虎妈教育,还是爱的教育。
统筹 | 林圳
本期主持 | 梁泽铭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