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惠州立法保护西湖上的“小鸟天堂”
2019-12-26 22:21 羊城晚报 原创
307种、上万只鸟类栖息惠州西湖,是国内罕见的、城市中心的自然景观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陈骁鹏 通讯员 王锭铨

惠州的冬天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引来大批候鸟到此过冬。据不完全统计,惠州全市现有鸟类317种,西湖鸟岛上就有307种,总数已经超过10000多只。每年9月底到次年4月,早晚6点,惠州西湖都有一道壮丽景观:上万余只鸟盘旋飞舞于西湖鸟岛上空,清脆响亮的鸟叫声响彻湖区,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展翅的鸟儿准备落到枝头  周纪刚 摄

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在近年的调查中还发现不少有趣的现象:苍鹭本为候鸟,如今却成了西湖鸟岛上的留鸟;常年身居深山的赤红山椒鸟也常在西湖现身。更加难得的是,鸟岛位于惠州市中心,这在全国范围内十分罕见。

惠州市人大常委会最近对外发布公告,《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下简称“条例”)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明确提出,将白鹭、灰鹭等野生动物纳入风景资源保护名录,这意味着西湖鸟岛上的鸟类,将受到法规的保护!

红喉歌鸲俯落到地面上 周纪刚 摄

景观:湖面之上百鸟飞

现下正值冬季,行舟于西湖,碧水泛起涟漪,两旁郁郁葱葱的树上,能看到鸟儿们或站在枝头上“打盹”,或盘旋在空中,或在湖面上嬉戏打闹。

待到日落时分,西湖上又是一番盛景,鸟儿们从东江觅食归来,成群地在空中上下翱翔,伴着西湖的山光水色,时常给游客“如在画中”的错觉。

傍晚时分,鸟群们觅食归来 王锭铨 摄

惠州西湖为何吸引来这么多的鸟?原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曾花9年时间专门研究惠州鸟类,曾编写过《惠州野生鸟类》一书的教授级高工周纪刚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惠州西湖风景区气候适宜,树木茂密,湖水面积大,水中鱼虾资源也比较丰富,是鸟类觅食、栖息和繁殖的理想场所。

苍鹭在湖边“亭亭而立”  周纪刚 摄

奇事:候鸟留下变留鸟

据惠州西湖风景区管理处不完全统计,目前鸟岛上有300余种鸟类,总数已经超过10000多只,其中包括常见的候鸟鸬鹚。

“鸬鹚冬季在惠州过冬,次年3月后陆续离开,飞往北方繁衍后代,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极高,故又被称作生态指示鸟,数量的多少预示着环境的好坏。” 周纪刚说,近些年迁徙到惠州西湖的鸬鹚越来越多,目前已达到200多只。

俩牛背鹭热情地“交谈”中 周纪刚 摄

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近年来的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苍鹭本为候鸟,每年9月初会从北方迁往南方过冬,但现在却有不少苍鹭寒冬过后,仍继续留在西湖,成为留鸟。

另外,一般来说,赤红山椒鸟常年身居深山,而近年来,西湖鸟岛上也可见其身影。“这说明了西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受越来越多的鸟类喜爱。”周纪刚说。

久居深山,却在西湖露脸的赤红山椒鸟 周纪刚 摄

成因:湖底淤泥砌成岛

鸟儿大多数栖息在远离城市及工业等生态环境优美之地,像惠州这般在城市中心有这么大的“鸟的天堂”,周纪刚说,这种景象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罕见。

但西湖鸟岛并非一直都有,是后来形成的。惠州处在东江之滨、西湖之畔,历来农耕发达,因此不少鸟儿会来此觅食,但不会在此栖息。

小白鹭在湖面上嬉戏 周纪刚 摄

在惠州西湖边生活了数十年的老画家黄澄钦回忆,大约在20多年前,惠州开展市政工程建设,清理西湖中的淤泥时,因工期比较紧,挖出的淤泥没来得及运走,堆在湖中形成了小岛。没想到后来淤泥上滋生出不少植物,意外引来众多鸟类栖息其上。惠州市有关部门见状,不再运走淤泥,而有意识堆砌岛屿,并将之绿化好。此后,鸟群带鸟群,有更多的鸟儿前来栖息,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鸟岛。

湖上展翅的大白鹭 周纪刚 摄

保护:专为鸟类设围栏

若要观看百鸟飞翔的景观,最佳观景点在西湖丰渚园。登上丰渚园畅远楼,能望见湖上的小岛,岛上树木枝叶上都蒙着一层白茫茫的“雾纱”。

周纪刚介绍,那是鸟的粪便。鸟粪是天然的肥料,但因岛上的鸟太多,不少树木因土壤太过肥沃而枯死了!

鸟儿站立在枝头,湖水与其相映,宛如一幅画卷 王锭铨 摄

为防止鸟群过于集中,惠州相关部门经过三次人为调整。现在西湖上划出了4个鸟岛,专为鸟儿提供栖息地。鸟岛边上设置有绳索式的围栏,利于鸟类站立。鸟岛周边还设置有中英文观鸟提示牌。

每当到了鹭鸟繁殖期,景区工作人员还会提醒游客,观鸟时不要过于靠近鸟岛或高声喧哗,也不要喂食,更不能爬上鸟岛惊扰小鸟。

池鹭在湖边水草丛中等待猎物 周纪刚 摄

【文脉探源】

苏东坡曾写诗 号召保护鸟类

千百年来,苏东坡、唐庚等大大小小几百位文豪来到过惠州,他们源源不断地将中原文化带到了岭南,使惠州成为岭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文化接纳地。“惠州存在一条清晰明朗的传承文脉。”黄澄钦说,这条文脉不单单指的是文学,而是包含意识形态等多种内容。

反嘴鸭在湖边“傲娇”地行走 周纪刚 摄

提起惠州西湖,大家就会想到北宋文豪苏东坡。但不为人知的是,苏东坡也是惠州生态保护的代表人物。据史料记载,苏东坡极爱到西湖游玩,当时白鹭是农户餐桌上的美味,遭到过分猎杀。他在游玩西湖时很少能看到鸟,这令他感觉非常遗憾,留下了“何当禁毕弋,看引雪衣儿”的叹息。“雪衣儿”指的就是白鹭。他通过诗词告诫农户,再勿随意猎杀白鹭。

清代,惠州农耕发达,不少农户围湖造田,鱼虾变少,西湖上的天空再难见到鸟儿翱翔的身影。晚清爱国诗人丘逢甲写道:“十里湖光荡翠烟,近湖人总种湖田。莫教全割湖云去,留取眠鸥沐鹭天。”他警醒世人,要注重生态平衡,莫过分开发。

叉尾太阳鸟站在枝头若有所思  周纪刚 摄

无论是苏东坡还是丘逢甲,他们呼吁保护鸟类的故事,在黄澄钦的画作中都可看到。黄澄钦今年80岁,已画了30多年的西湖。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创作注重写意,通常会从古时文人的诗句中获取灵感,将灵感注入西湖现状,在宣素纸上描绘出来。“我创作西湖画作,也是希望提醒世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黄澄钦说,这种意识也是惠州文脉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

黄澄钦只是当今西湖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代表。西湖保护条例的公布与即将实施,将生态保护意识的传承落到了实处。

牛背鹭歪着头,似乎在盯着目标 周纪刚 摄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