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柳卓楠 符畅
图/视频 羊城派记者 柳卓楠 梁栩豪
通讯员 粤卫信 王申昆忆
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你会经常看到一些满头银发的老医生,他们大多已经退休,但因为对医学的热爱,被返聘回一线工作。狄勋元就曾是这其中之一。
狄勋元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专家、专家组成员、硕士生导师,解放军文职干部将军军衔,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在骨科谱写诸多传奇的他,生活中却是一个非常“低调朴实”的人。
知道要采访狄老,记者早早就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但惊讶地发现,关于狄勋元的新闻报道少之又少,甚至对于他的资料介绍都十分简要。
采访时,他说:“我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我觉得我没有什么贡献值得去报道,只要别人觉得我治病是可以的,我就已知足。”
一生挚爱医学和读书,一个老兵的70年坚守
狄勋元1931年12月出生于江苏溧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开始在第七军医大学当兵从医,毕业后从江苏辗转四川、黑龙江等地,最后落脚广东。从1956年被分配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直工作至今。
这次采访十分不易,但却非常珍贵,狄老已经88岁,身体状况不太好,但他依旧坚持着接受我们的访问。访谈刚开始,狄老马上正襟危坐,一个70年老兵的气质瞬间显露无遗。采访地点是在狄老的家中,走进门,第一眼的感觉是“空”。整个家里只有简单的饭桌、沙发、电视,没有任何多余的装置。
“老师的家里这几十年来一直都这样,吃的简单、用的简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从来没想过物质的东西。有一次帮他搬家,在他的床底下放着一堆人体解剖标本。他家里没有别的东西,都是书和医学标本。”狄勋元的学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主任医师、教授王吉兴说道。
医学和读书是狄勋元一辈子最爱的两件事。“我觉得医生和教育这两份工作很适合我,我喜欢给大家看病,救人治病的工作很好、很实际,我很热爱它。”狄勋元朴实的说。
钻研一线,临床教学经验丰富
“他的临床经验非常非常丰富,他摸一摸看一看病人,就大概知道是什么情况。从病理到实践,他能给你讲出一系列非常全面的东西。”学生王吉兴说道。
从医70年来,狄勋元积极投身医学一线,具有丰富的骨科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在上世纪80年代,狄勋元积极探索骨愈合治疗,钛钢板—螺钉(TA3)内固定材料、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形、小腿骨折髓内集束针内固定等一系列医学发明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水平。
他还应用髂骨瓣植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连枷肩,小儿麻痹后遗症上肢广泛瘫痪的功能重建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临床经验丰富之外,狄老也从未停止过科研理论的脚步。他在国内外现行期刊发表论文近80余篇,被转载引用近百次。著作方面编有《现代老年骨科全书》《当代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丛书》《中国老年骨科全书》《老年医学大系》《老年医学教材》《老年骨与关节损伤学》《老年骨与关节损伤及疾病学》《骨内科学》《老年医学慨论》《骨科医生进修必读》《现代医药科技》等多部书籍。
“当医生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把伤病员放心上”
“我觉得当医生最重要的就是时时刻刻把伤病员的疾病放在自己心里。”狄勋元说,作为一个医生、一个教员,应该以病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围绕着这两个中心来做自己的事情,要实事求是为病人服务,解决病人的痛苦,好好地把学生教好,这是最本分的事情。
“为人正派、学习的精神、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的品格,这是老师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学生王吉兴说道。王吉兴回忆自己在做学生时,狄老是非常“严厉”的,大家怕他但又由衷地敬佩他,无论是学业或是临床治病,狄老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学识,并且非常认真,一丝不苟。
谈及想要对当下年轻医生说的话,狄老朴实谦虚地说,时代进步太快了,我们以前的东西没有现在那么先进。很多学生的知识都超过我了,我应该要向他们学习。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 | 陈亮 柳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