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花生、千竹鹤……粤港澳、东盟高校比赛“竹”造作品
2019-12-17 10:06 羊城派 原创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举行。

文、图/羊城派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申宏宇 华轩 实习生 张颖

花生、泡泡、千竹鹤,还有能发出悦耳的木琴声的竹屋……近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和广州南沙湿地水鸟世界生态园主办的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决赛在南沙水鸟世界举行。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粤港澳地区的参赛队伍以竹子为建筑材料,大开“脑洞”,设计建造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竹”造精品。

来自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南沙区政府、印尼驻广州总领事馆、泰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等单位的嘉宾,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师生参加了开幕式。大赛同时还举办了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交流论坛。

据了解,营造大赛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品牌活动,1998年首次举办。20多年来,大赛不断进行结构与材料的创新,2018年,大赛走出校园,来到了南沙水鸟世界进行搭建。“营造比赛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们走出建筑教育的课堂体系之外,去参加建造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说,“华工一直以来对对课堂外的工程技术是十分重视的,这次和东南亚的同学们一起建造、密切交流,我们希望能够将国家间差别通过学习交流的方式降到最低,更多的对学生们的思想产生影响。”

此次比赛以竹为材料。孙一民介绍,竹的可弯曲性小,符合手工建造,对环境影响较小,而且承载了华南地区的文化。学生们从课堂走向实践,用地方的材料,用手工的技术,再进一步探索竹材特性的同时,深刻理解建造背后本身的规律。

比赛历时3个月,分为广州、泰国、印尼三大赛区,吸引来自2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近200支队伍参加,最终角逐出16支决赛队伍,于广州市南沙水鸟世界生态园展开最终的角逐,各队伍在自己的营造作品前进行现场答辩。

最终,印尼瓦玛德哇大学作品《TURTLE SHELTER》成为最大赢家,不仅与深圳大学作品《千竹鹤》同获一等奖,还拿下“建筑设计”“宣传推广”两个类别的第一名;工程与结构设计的第一名则被泰国国立法政大学作品《B-Ornithopter Bird Observation Tunnel》拿下。

竹子可以有多“百变”?看各高校优秀作品

●《花生》(华南理工大学Peanut团队)

团队队长冯宇梁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第一次参赛,整个作品耗时18天完成,是所有团队中耗时最长的。“参加这次比赛,我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整个作品的空间结构有三部分:小球、大球和中间马鞍面,它们彼此联系、互相称重,过渡成为流线型,预搭建的六边形很好地对周围的景致进行了编织。建造过程中,作品的设计方案数次修改。第一次是结构的成长,从螺旋形状变到蚕蛹形状。第二次是基于场地的考虑,变成花生的形状。

●《树林泡泡》(广州大学“初出茅庐”团队)

来自广州大学的10人团队用了10天的时间完成了这个作品。该团队队长、广州大学建筑学系大三学生殷俊告诉记者,为了完成这个作品,队员们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8点。团队创新了大赛主题,另辟蹊径设计了透明度可变化、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的“泡泡”,通过对场地风向和日照的考察确定了“泡泡”的形态。三个大小定制的门分别适用于小孩、大人和老人。动物和人可以在此和谐共处,看着倒影出的水鸟、绿树和蓝天,体会亲近环境、生态环保、轻盈快乐的享受。“我们是唯一一个使用‘膜’的团队,这也是项目的难点。如何调整到我们想要的透明度?如何让膜和竹子的曲面更契合?为此,我们查找参考了许多论文,也寻求了许多专家的意见,最终很好地将作品呈现了出来。”

●《TURTLE SHELTER》(印尼瓦玛德哇大学)

作品所用的竹子和Gumitir花都来自印尼本土。作品将巴厘本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作品中部音乐性的结构,轻摇可以发出悦耳的木琴声。

团队还做出了可以防水的屋顶。竹材不易变形,如何建造出灵动的造型?团队在建造时,首先长时间浸泡竹子,待竹材变软之后,再手工制作成弧线的形状。

作品位于湖中心,因此设计时采用了“水”的意象,呼吁人们保护生态,保护不可或缺的水资源,保护以水为生的动物们。

●《千竹鹤》(深圳大学)

作品由该团队9人耗时7天半完成。该团队队长赵培阳告诉记者,建造前,队员们做了很多的尝试,设计了很多的模型,也做了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在构建中过程中不断摸索。“我们把结构作为出发方向,以‘表皮和结构的一体化’为设计理念,不断依据地形调整,寻找最稳固的结构,最后变成‘内外观感一致、空间上充满力量’的作品形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