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医奋进70年丨口述史:广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获点赞
2019-12-16 19:06 羊城派 原创
这些经验值得推广……

文/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粤卫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东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极具特色的好做法,赢得了广泛点赞。

港大深圳医院“改革样本”获推广

自2012年7月1日开业以来,由香港大学和深圳市政府合作运营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简称港大深圳医院),在办医模式、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诊疗模式、就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为深圳乃至全省、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开展了有益探索,特别是在推进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人事制度改革、预约诊疗、打包收费等方面的经验,正在得到推广和复制。

港大深圳医院由深圳市政府负责投入和运营监管,香港大学受深圳委托作为医院运营方,负责医院内部运营和管理,为医院提供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保障。医院所有员工不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实行岗位管理和全员聘用制度,实行以基本养老保险和年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医院实行“自主定岗、自主招聘、自主定薪”,建立“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绩效管理”的岗位绩效工资管理制度。

2012年,已经在公立医院工作近30年的张丽君“跳槽”到港大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这里的模式和平台吸引了我,在这里,大家的关系比较简单,就是把工作做好。”张丽君说。

港大深圳医院迈出公立医院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取消门诊输液。“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基本的用药原则。”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说。

至如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办医模式、去编制化的人事制度、打包收费制度、合理限定医生接诊量保证服务质量、全面预约诊疗、取消门诊输液、对医疗暴力“零容忍”、依法处置医患纠纷、杜绝“回扣”、“红包”等做法在深圳乃至广东全省、全国得到复制和推广。


资料图/新华社


“罗湖模式”逐步走向国际舞台

在广东乃至全国医改的探索中,罗湖模式是一颗璀璨的明星。2015年8月,深圳市罗湖区整合罗湖区人民医院等5家区属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成立唯一法人机构——罗湖医院集团。集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集团院长负责制,区长担任集团理事长,集团内各医疗卫生机构重新梳理功能、定位,错位发展,相互间确立转诊流程,形成了一个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

据悉,罗湖模式是以医疗机构集团化改革为载体,以医保“总额管理、结余留用”机制和核心,以做强社康中心为抓手,努力构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打造医疗服务新模式。

“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感慨颇深,“罗湖医改”是在新观念下产生的新思路,“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少生病,更健康。”

医改开始前,由于人才缺乏等问题,罗湖区的社康中心普遍只能看基本诊疗,要看大病,还是得到大医院排队,并不方便。5家区属医院同质化严重,社康中心缺医少药又得不到居民的信任。

医改启动后,罗湖区属各家医院的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鼓励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在家门口就得以解决;同时,下沉大医院的专家资源,让教授们定期到社康中心出诊,方便居民看病;彻底打破医院之间的壁垒,为的就是方便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

作为我国深化医改的“重大典型经验”之一,罗湖医改在近年来逐步走向国际舞台。2018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文详细描述了罗湖模式,文章摘要被翻译成6种语言,向全球展示。2019年6月17日,由哈萨克斯坦卫生部主办的“第六届国际全民健康大会”上,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受邀介绍中国医改罗湖模式,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