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吴远团
没有任何不舒服就无须检测血糖;血糖偶尔测测就好啦;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何必每天测血糖;血糖有点波动,还没有到调整用药剂量的地步吧?很多时候,糖友你是不是有以上想法?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钟淑琴专科护士指出,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监测血糖十分重要,它是辨路之马,是跟用药、运动、饮食具有同等地位的治疗方法,用对了,一样可以帮助降血糖哦。
监测是辨路之马
监测是辨路之马,让糖友你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一测血糖,血糖高了怎么办?是马上吃药立即降糖?还是密切观察暂不改变用药方案?血糖低了怎么办?是停药换药?有什么补救方法呢?没有监测你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所以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篇发表在Diabetes Care上的一个临床研究的结果,223名糖尿病患者,每周选取2天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 6次,分别为餐前和餐后1小时(从用餐完毕开始计时1小时)的血糖,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定期进行SMBG组的患者的HbA1c(血红蛋白)降低1个百分点,而对照组只降低了0.5个百分点,进行SMBG组患者的HbA1c降低是对照组患者的2倍。说明定期进行SMBG可以降低HbA1c,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钟淑琴专科护士说,因为血糖监测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掌握血糖波动,指导用药和饮食,监测低血糖发生,预防酮症酸中毒。可以说,监测血糖能帮助患者参与糖尿病管理,评估治疗的有效性,能帮助糖友更好地降血糖。
如何监测血糖
既然监测血糖这么重要,糖友们就必须重视。接下来就看看究竟具体如何操作了,钟淑琴专科护士说,这其中有五个要点。
自我血糖监测测的是毛细血管血,也是血糖监测最基本、最方便的形式,能反映出患者的实时血糖变化,因此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下列患者更要重视:
1、1型糖尿病
2、刚开始用药治疗或血糖控制不稳定的2型糖尿病
3、胰岛素强化治疗
4、妊娠糖尿病
5、对低血糖不敏感
6、 平时血糖波动较大
除了固定时间去医院检查,一般糖尿病病友自己要准备一个血糖仪,随时测量。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血糖监测仪很多,比如强生、拜耳、罗氏等品牌。钟淑琴专科护士说,我们平时最常用的采血部位是手指尖端。但十指连心,反复测定血糖可能会导致十个手指“千疮百孔”。相信老病人对此必定深有体会。
现在随着血糖仪的发展,采血部位已经不再局限于指尖了。有些品牌的血糖仪,采血部位已经扩大到手掌、胳膊、大腿、小腿等多个部位了。另外,大家要记得,采血的时候不要用力挤压,否则测定结果可能就不够准确了。
有了测量仪器,还要注意测量的时间。血糖监测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讲究:两前一后。一般在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或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是进行了剧烈运动以后进行监测。
(1)餐前:
适合:当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
(2)餐后两小时:
适合:当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治疗达标(HbA1c<7%)。
(3)睡前:
适合: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测睡前血糖;若胰岛素治疗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或怀疑夜间低血糖情况下可加测夜间,也就是凌晨的血糖。
第二,采血的量。到医院抽静脉血来测血糖,需要的采血量约为2毫升,但是用血糖仪测的话,采血量就少很多,大概需要3微升血量,而用量最少的血糖仪只需要0.3微升,又节约了90%!
第三,采血深度的调节。人的皮肤有薄有厚,不尽相同。采血笔在设计的时候也充分考虑了这一情况,设置了可以调节不同的穿刺深度,并且用数字来表示。数字越小,刺得就越浅;数字越大,意味着采血针扎得深度越深。糖友在测血糖的时候记得根据不同采血部位的皮肤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穿刺深度。
第四,在测试前必须核对血糖仪显示屏上的代码和试纸瓶上的代码是否一致。
第五,血糖试纸的保存。钟淑琴专科护士说提醒,血糖试纸开封使用后要盖紧瓶盖,避光,没有必要放冰箱,但也不能放在外面被太阳暴晒,最好是放在阴暗干燥处。一般来说,一瓶试纸最好在开封后3个月内用完。此外记得,温度过低或过高,也都会影响血糖仪的正常工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