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蒋隽
11月1日~4日,中国首个自然教育周本周在武汉举行。同时,“中国自然教育大会 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超千位国内外自然教育专家及各界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推动自然教育持续良性发展。
论坛发布的《2019 年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公众对自然教育的认知度达到60%以上;94%的一线城市和88%的二线城市受访者至少每月一次到大自然中活动。
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武汉举行
此次论坛议题广泛,设置主旨演讲、大会演讲、20个分论坛,议题涵盖国内外自然教育人才、社会组织、课程设置、政策支撑等方方面面。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周忠和,美国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系教授Marianne Krasny,英国爱丁堡大学户外环境与可持续教育专业教授Pete Higgins等专家共同探讨推进自然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等议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在致辞中说,自然教育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自然教育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途径,我国自然教育正迎来蓬勃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有效利用自然,自然教育承担着重要作用。”
湖北省副省长赵海山表示,“湖北是自然资源大省,探索自然教育对于提高公民的自然意识和科学素养,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介绍,“自然教育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重点关注的领域。每个人只有热爱自然,才会成为自然的守护者。希望通过自然教育让公众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唤醒环境保护意识。”
与会代表还共同呼吁形成自然教育共识,共同推动我国自然教育加速发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呼吁拟定自然教育规范标准,建立社会广泛参与机制,形成共识,不断凝聚力量,让我国自然教育更好发展。”
《2019 年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发布
论坛现场发布了《2019 年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报告由北京大学吕植教授团队撰写,通过详实的调查数据,提出了对自然教育人才培养、行业发展的建议。
报告调查方式为线上问卷和访谈,其中自然教育从业者问卷755份、自然教育机构问卷287份、公众问卷1001份、自然教育目的地问卷341份。
报告显示,中国自然教育发展呈现日渐成熟的趋势,公众对自然教育的认知度达到60%以上;94%的一线城市和88%的二线城市受访者至少每月一次到大自然中活动。
一线城市中最受受访者欢迎的活动分别是:观察野外动植物(48%)、户外体育活动(跑步、球类活动等) (46%)、参观动物园/动物救护中心(45%)。二线城市中最受受访者欢迎的活动是参观植物园(53%)、自然摄影(51%)、观察野外的动植物(47%)。
对于那些一周至少参加一次户外活动的“积极”人群中,最受欢迎的项目是户外探险类,如攀岩(47%),其次是工艺手工类(45%)、大自然体验类:体验自然生活(44%)。
报告指出,受访者对其自身和其子女接触自然的必要性普遍非常重视,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至少一个月参与一次户外活动。
但是,公众的买单意愿不算强,68%的受访者认为单个自然活动合理的日均花销应在100-300人民币之间。意味着对于自然教育机构来说,生存和盈利仍然困难较大。
吕植教授指出,具有公益性的自然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从业者具有年轻、对大自然的热情和保护的价值观等特点,在收入低的情况下仍保持了对行业的忠诚度。而同时能力的培训与提升也是当务之急。
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缺乏、资金/盈利不足,需要政策的扶持。此外,开展高质量自然教育活动的自然保护地是少数,大部分保护地具备一定的硬件和软件开展活动,能力和资金的欠缺是瓶颈,应推动保护地与自然教育机构的合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