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派记者 何晶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当代海派艺术的成果和风貌,促进北京、上海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10月3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2、南3展厅开幕。
韩天衡是当代海派艺术代表人物、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家 ,1940年生于上海,今年获得了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本次展览全面展现韩天衡半个多世纪来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风格和理念,共展出韩天衡近350件精品力作,其中包括书法、绘画、篆刻、杂件及艺术专著140余种,作品创作时间从1960年至2019年。展览将于11月24日闭幕。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有一套名为“万毫齐力——书画智能动态展示”的装置,通过大屏幕不断动态展现书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且创作速度能根据观众的互动进行智能调整,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看和参与互动。
传统文化携智能科技焕发活力
中国传统书画的收藏和展示,往往以成品结果呈现,观众较少能看到作品创作的过程。而书画之美不仅在于成品,也在于挥毫间笔墨流转的创作过程。
在韩天衡艺术展上,名为“万毫齐力——书画智能动态展示”的装置由韩天衡美术馆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合作开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智能科技的有机融合。
这项智能装置使笔墨“活”了起来,通过大屏幕生动展现了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笔墨的动态勾勒之美及用笔发力技巧,丝毫毕现地让观众领略到书法绘画作品中一笔一画的创作过程和韵味,感受韩天衡先生“下笔挥毫如江中摇橹”的艺术理念和技巧。
另外,该装置通过人机互动,能够实时感知观众与屏幕的距离,并基于此实时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
当观众和屏幕离得越近,笔触的移动就越慢,观众越能够清晰地深入研究作品的细腻笔法;而当观众逐步远离屏幕回到原位,笔触的移动又会逐步加快至正常速度。
这样一来,观看和研究的主动权交由观众掌握,想重点仔细看哪一部分都可自由选择。不仅普通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书画的文化艺术创作价值,书画爱好者和专业从业人员也能够获得“隔空”交流切磋技艺的机会。
整个装置的展示包含12幅作品,除序章“水墨轻舞”外,还有“鹤寿”,“不逾矩不”,“妙造自然”,“惜寸阴”,“海纳百川”,“忠诚清廉”,“一竹有节对联”这7幅书法,以及“幽兰图”,“墨竹图”,“青篁怪石”,“王者之香”共4幅水墨画,在投影玻璃上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宣纸效果的特色晕染。
羊城派记者了解到,这是传统书画展结合人机互动智能技术的首次亮相,以科技融入文化,让文化活起来,也充分体现了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的书法美感。
人机互动复原创作过程
据介绍,“万毫齐力——书画智能动态展示”装置由韩天衡之子、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韩回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王益涵以及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陈玲历时半年,共同开发创作。
韩回之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书画篆刻,是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第一届书法专业的毕业生,后投于陈佩秋大师门下,学习绘画和书画鉴定。近年来,在研究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的同时,也是知名的传统文化推广策展人。
王益涵日常从事嵌入式和智能系统的相关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多项课题的研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项,在此次展出中主要负责人机交互装置的研发。
陈玲多年来深耕影视多媒体领域,此次主要负责该装置在内容呈现上的工作,包括拍摄和后期制作。
最开始,团队在策展和对观众的观察中发现,书画等传统文化作品往往作为收藏品被束之高阁,人们只能看到成品,无法感受和了解创作过程中的美感。
事实上,对于名家作品来说,珍贵的价值不仅在于作品成品收藏,也在于创作过程中体现的艺术技巧和思考。以往的展览中,观众往往是通过作品的结果来反推研究创作者的创作过程,这对专业素养要求很高。
为了进一步推动书画创作的保护和普及,随着摄影摄像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提高,他们选择通过新兴技术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
团队邀请韩天衡在配有专业摄影摄像设备的投影玻璃上进行创作,将创作过程进行高清和高速录制,录制速率达到每秒100帧。现场展示时,在人机互动装置中以激光雷达作为传感器,探测人与展示屏幕的距离,并据此智能调整展示视频的播放速度。
这项装置有效保护和留存了书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放大了创作艺术技巧,让观众看得更清楚,学得更明白,将字画的收藏价值拓展到研究价值和普及价值。
韩天衡说:“非常高兴我的作品能够和智能技术相结合,将书画水墨的艺术更有活力地呈现在大家面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和智能技术正在帮助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播上变得更加丰富,个性和生动。这样的展示未来还有很多可以进步和值得探索的空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郑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