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都爱来广州?
2019-10-21 15:16 中国广州发布
因为一流营商环境是广州的“金字招牌”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改革开放初期,这句口号曾风靡全国,吸引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到南方去、到广州来。

2019年,“创新来广州、创业到广州、创造在广州”在年轻人当中口口相传,见证一个又一个发明创造竞相涌现。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

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0年来,市场经济在广州从无到有、日臻完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也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广州的“金字招牌”。

我们试着对广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做一个阶段划分。

1.0时代,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起步前行;2.0时代,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上夯基固本。

如今,迈向市场经济3.0时代的广州,正以高质量发展为航向,持续打造现代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广州能率先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康庄大道,靠的就是相信市场、依靠市场,按市场规律办好广州的事情。

2017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为我们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前进方向。

70年弹指一挥间,今日之广州扬帆奋楫,将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书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起步1.0:扬起精气神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对于广州而言这条经验永远都不会过时。

市场活力的产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引领,离不开首创精神的弘扬。千年商都,正是在营商重商的传统中踏实肯干、埋头苦干,才取得了今日成就,才可以连续三年蝉联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榜首。可以说,读懂了敢闯敢试的商业精神,也就读懂了广州这座城市的精神符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州率先放开塘鱼、蔬菜等食品价格管制,打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枪”。很快,体制机制的破冰,带动起各个领域的探索。

小至第一批个体工商户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胆实践,大至广州以市场为导向率先开展流通体制改革。各行各业蕴藏的首创精神极大激发,无数个“全国第一”的创举,把一段又一段“春天里的故事”写在了这片土地。

当生产要素在广州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流通起来,市场力量便如“活水养鱼”,激荡出美妙的“化学反应”。

★1985年,广州开办首个灯光夜市,引起全国轰动。

★ 与此同时,一批批广货以广州这扇“南大门”为起点远销国内、海外,珠江钢琴、五羊牌自行车、万宝冰箱、“555”电池、“钻石牌”鸿运扇……市场的力量,让“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成为一代中国人的潮流记忆。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看来,市场化是一场如此勇敢的社会试验,是谦逊又刚毅的中国人民,为了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故事,这一点,已被广州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

从改革开放之初,地区生产总值仅排全国第八,到自1989年起连续30年位列全国第三,发生在广州的历史性巨变,也为70年国家进步、人民富强打下了生动注脚。  

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1.0时代,广州休眠的市场基因被激活、唤醒,为千年商都的兴盛勃发添续了新的荣光。

深耕2.0:打造大环境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更早感受到市场的魅力,也嗅到了不进则退的改革紧迫感,在很多地方还在学习“广州经验”时,这里已刀刃向内争当改革先锋。

从起步1.0迈向深耕2.0,掀起了营商环境改革的更新迭代,改革的落脚点,放在了营商环境的三个关键词上——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

2013年,一张轰动全国的“万里审批图”将行政审批难题推向了社会关注焦点。当时在广州,开工一个建设项目最少要盖108个章,最快要等799个工作日。面对企业和群众办事难、跑腿多的苦恼,广州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效能大幅提高,也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大信心。

广州黄埔区、开发区如今一个项目,从立项审批到拿到施工许可,时间从799天缩短至15天。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来了就办,一次搞掂”的审批高速公路,将带规划方案的项目审批流程最短压缩到15天;南沙还实现了全国首例“交地即开工”项目,企业拿到地后下一个工作日立即动工建设。

 

在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的进程中,营商环境是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代表了广州走向世界的开放水平。

明年,外商投资法实施在即。为把握新一轮开放红利,广州已优化外商企业备案报告程序,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备案时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1家在穗投资或设立机构,广州还在全国首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案(事)例评选。在更广维度上提升法治化、提高便利化,广州让全世界投资者感受效率与公平。

一手抓发展,就要一手抓稳定。良好社会秩序,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直接来源。这几年,网格化治理、智慧新警务等好经验层出不穷,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成风化人,更为 “平安广州”建设汇聚起众智众力。

2017年底,广州建成视频监控81.5万个,被中央综治委、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定为全国“雪亮工程”示范城市。根据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去年,广州市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分别高达98.4%和97.8%。这座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正和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愿景,无限接近。

今年上半年,在巩固提升营商环境1.0改革的基础上,《广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对市场经济2.0时代的诸多探索,予以总结提升、复制推广。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广州的办事效率之快,服务水准之高,在国内外企业界有口皆碑。

世界500强苏黎世保险、安达保险仅用3天就完成了登记注册;百济神州从签约到动工只用约半个月;总投资额达610亿元的富士康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创造了从洽谈到动工总用时仅100天的“广州速度”

广东唯一一条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广州粤芯,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实现投产只用了一年半时间。用服务企业的成效检验改革、评价改革,是“广州服务”筑巢引凤、口碑载道的真正秘诀。 

▵粤芯半导体园区航拍全景图·李剑锋/摄

奋进3.0:激发新动能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成为一道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面向未来,广州市场经济的3.0版本从何起笔、如何绘就?归根结底,在于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大力激发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如果说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屏、首款可载客无人机等新发明的涌现,为3.0时代的广州打下了牢牢的创新印记,那么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就是这座创新之城的有力依托。

最近,广州营商环境3.0改革进入酝酿阶段,除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减少办事环节,还要在对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上迈出更大步子。更强的创新实力、更优的营商环境,让新时代的广州生机勃勃又活力澎湃。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骨架脊柱。这个基础若不牢靠,创新动能只会是无根之木。今年上半年,广州经济新动能比例持续增加,八大新兴产业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达17.7%。

前不久,广州粤芯、乐金显示等一批“高精尖”项目正式投产,预计将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动能澎湃、新产业兴旺,让高质量发展这条路在广州越走越宽广。  

知识产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在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城市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广州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通过建平台、聚资源、育生态、引人才,良好的知识产权生态丰沃了创新土壤,释放出强劲动能。

2018年,广州专利创造再创新高,专利申请量突破17万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48354件。能出成绩、能出效率,是广州创新生态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  

历史行进中,新旧事物更替交织,在共时、历时两个维度上书写着当下和未来。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号角吹响,奋力迈向市场经济3.0时代的广州也站上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  

当此时,应奋起,从头越,向高攀。以一流市场成就国际都会广州其势已成、其成可待!

番禺万博商务区

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成长之路

1985年,广州开办首个灯光夜市,引起全国轰动。与此同时,一批批广货以广州这扇“南大门”为起点远销国内、海外,如珠江钢琴、五羊牌自行车、万宝冰箱、“555”电池、“钻石牌”鸿运扇……

从改革开放之初,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仅排全国第八,到自1989年起连续30年位列全国第三。

从改革开放之初,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仅排全国第八,到自1989年起连续30年位列全国第三。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1家在穗投资或设立机构,广州还在全国首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案(事)例评选。

世界500强苏黎世保险、安达保险仅用3天就完成了登记注册;百济神州从签约到动工只用约半个月;总投资额达610亿元的富士康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创造了从洽谈到动工总用时仅100天的“广州速度”;广东唯一一条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广州粤芯,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实现投产只用了一年半时间。

来源 | 中国广州发布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