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艾普斯汀(Nick Epstein)还记得他第一次来到电影院观看《星球大战》的场景,年仅13岁的他立刻被迷住了,从此立志要成为一名电影特效师。
26年后的今天,已是新西兰维塔数码视觉特效主管的他,回望童年时代,仍旧感激电影赐予他的曼妙幻想:“对我来说,特效就是把一切不可能的事物转换成可能。”《阿凡达》《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霍比特人》《星际特工》......尼克参与过无数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制作,甚至在工作中结识了同为特效师的妻子。
对于尼克而言,特效是满怀激情的事业,更是他的爱好和生活,“我热爱这份工作,它从未让我停止过进步。”
近日,尼克来到上海参加一系列活动,有媒体就此专访了尼克。
在特效电影中不断突破
在机器人界有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感觉的“恐怖谷理论”,即当机器人与人类相似度超过95%的时候,人类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移情情感;当二者相像度进一步超过了一个临界点,人类会对与自己高度相似、却又和自己不同的人形机器人产生恐惧。
然而,越过这个拐点,当机器人与人类可以以假乱真时,好感又会重生。
“恐怖谷理论”是特效电影在发展中难以逾越的瓶颈,而在2019年上映的《阿丽塔》中,却完成从“动作捕捉”到“表演捕捉”的全面飞跃,从而超越了“恐怖谷理论”。
尼克告诉记者,在《阿丽塔》制作中,为了使形象更逼真,仅阿丽塔一人就制作了47种毛发造型,有超过13.2万根头发、2000根眉毛、480根睫毛;71件数字特效服装,并采用125种不同的穿法;超过2500张面部表情的定帧图组成了她的各种表情,一只眼睛由将近900万个像素制作。
根据维塔数码提供的数据显示,《阿丽塔》占用的磁盘空间是《阿凡达》的3倍,三万台电脑进行运算制作、对特效场景渲染时间总计为4.32亿小时。
尼克提到,为了这部电影,超过200余人的特效团队整整工作了一年余,每天工作10至18个小时,还有无数不眠之夜,最终才成功地飞越“恐怖谷”,把阿丽塔形象完美地呈现在大屏幕上。
在尼克的职业生涯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为《速度与激情7》的演员保罗·沃克制作特效。2013年9月初,《速度与激情7》于亚特兰大正式开机,制作进程过半后,保罗·沃克突然在驾驶时不幸发生事故,当场遇难。
保罗·沃克离世使《速激7》的拍摄瞬间陷入僵局,因为他所饰演的布莱恩·奥康纳是整个系列的主角之一。
为了使电影继续拍摄下去,剧组请来了维塔数码利用特效对演员面部进行精确捕捉,再结合CG技术生成多角度的脸部数字模型和虚拟表情,由此得到了动态影像;此外剧组还找来四位身材与保罗一致的特技演员,补拍一些需要演技的镜头。
在替身演员的协助下,通过剪辑保罗在系列前五集中的影像资料,最后再结合拍摄角度与灯光等技巧,一个逼真的数码新“保罗·沃克”就诞生了。尼克参与了这部影片特效制作的全过程,这是他的职业生涯中最令自己自豪的一刻。
自学成才的特效师
“特效师是一份好工作吗?”对于这个问题,尼克坦率地摇了摇头:“我不会向所有人推荐它!”
发现自己对特效的兴趣后,家人为尼克添置了一台戴尔电脑,彼时的互联网还不发达,他通过在大学图书馆借书、搜索资料,完全依靠自学成为了一名特效师。毕业后,他就应聘了新西兰当地的一家电影特效公司。
2008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将由维塔数码担纲特效制作的消息在业内传开,尼克决定毛遂自荐,加入电影剧组。“那对我来说是个艰难的选择,但是在《阿凡达》剧组里待了一个多月后,我知道我来对地方了。”
他在剧组中工作了两年,每天大约在电脑前工作18个小时,并结识了现在的妻子。从此之后,他也留在维塔,并参与了一系列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制作。
“我的工作中最具挑战性、也是最有价值的事情是:永不停止学习、进步和探索。我从没觉得在这份工作中有什么时候是无聊的。”尼克说。
“这个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每天都需要承担很大的压力。所以,热爱是第一位的,你必须真的热爱这份工作,才能接受它带来的挑战,它绝对不是什么朝九晚五、可以让你回家按时吃晚饭的工作,但只要你热爱它,它就会带给你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那么,什么才是一个好的电影特效师呢?在尼克眼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学习。“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出现,必须做好准备不断地尝试。”
作为维塔数码的视觉特效主管,他坦言自己不是技术最出众的视觉特效师。“比我技术更强的有很多,但决定一个特效师格局的是他的心中是否有团队意识,特效始终是一个团队,最终是为电影服务的,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如今,尼克已经投入到《阿凡达2》的特效制作中,他的日程十分紧凑,每天大约要投入10个小时在工作上。“这会是一部非常神奇、值得期待的电影。”尼克说。
“为此,我甚至错过了《复仇者联盟》系列的特效制作,我很嫉妒我的朋友们,但我想《阿凡达2》特效的精彩程度绝对不会逊色于《复仇者联盟》系列。”(范佳来)
来源 | 澎湃新闻
责编 | 郑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