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羊城派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林佳萍 钟音
通讯员 綦玲
【开栏语】
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焦点》栏目推出特别访谈:“带着梦想 飞得更远——名校长面对面”,邀请七位名校长到演播室,畅谈教育改革的理念、目标以及对学生、家长的建议。
拥有健康人格,是每个人在人生大舞台上行稳致远的根基支柱。中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教育作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事业,正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断塑造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广州市不少学校普遍重视德育工作,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特别把人格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
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2018年成立,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知名教授刘良华担任集团总校长。刘良华总校长说:“教育的重要责任就是按规律办学。按照人的成长规律,我们把人格教育作为第一教育,把德育课程作为第一课程。”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如何培养其美好性格?如何更好地让其形成责任感?如何让“熊孩子”听话?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围绕“把人格教育作为第一教育”的核心观念,提出了一整套课程与教学体系。
培根教育:德育为根,涵养爱与意志
有近30年教龄的刘良华校长认为,教育应有一个大前提和大原则,就是重视孩子的人格教育。“人的成长就像一棵树的生长,枝繁叶茂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长的根部。”在他看来,教育有两个根部:一是德育之根,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教育中,德育是根部。
二是家庭教育之根。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都是人成长的根部。他由此提出了“培根教育”的理念,把德育作为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基础,致力于培养身体好、学习好、性格好的“新三好学生”。“最重要的是性格好,”刘良华强调说,“衡量性格好有两个指标,一是有爱心,有情感,二是有意志,有理性。通过培根教育,让孩子兼有爱与意志。有了爱与意志,孩子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而强大的人。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为了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身体锻炼和性格发展的倾向,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三所学校、五个校区从本学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集团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构建德智体美劳情“新六艺”课程体系。“新六艺”课程体系特别添加了“情感教育”板块,“德育其实就已经包含了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我们把情感教育单独拎出来,是想告诉孩子和老师、家长,德育中的情感是我们出发的元点。”刘良华解释说。
在学校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德智体美劳情”六大板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通过课程整合,形成“大德育”课程。
例如,通过知识德育(知性德育),把智育和德育关联起来,在观念知识上渗透德育;通过身体训练,把体育和德育整合起来,在提高孩子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训练其意志品质;通过审美德育,把美育或艺术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教育让孩子们变得和谐、从容、不焦虑。
这样看来,德育就不再是没有内容的“空架子”。“严格地说,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德育老师,因为所有老师都要承担德育的大责。”刘良华说。
食物教育:自食其力,发展责任意识
刘良华表示,就课程整合而言,最重要的是把德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社会教育是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影响更深远的教育,而社会教育的核心是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社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让人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持续地接受教育。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终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铺垫。“人一旦进入社会,不劳者不得食,我们由此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的元点定位在自食其力上,将自食其力的元点聚焦到‘食物教育’上。通过‘食育’的途径,让学生体验交往的规则与生活的责任。”刘良华进一步阐释说。
按照集团课程改革的目标,学校正致力于构建食育本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课程体系,鼓励师生参与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社区服务,尤其重视以食育为中心的劳动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自食其力的劳动技能,并由此发展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恩情感和承担劳动任务的责任意识。
据介绍,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给孩子布置学做饭的作业,还要求班主任把家务劳动作为第一作业,而非学科作业。“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做饭,孩子如果觉得不好吃,他就会抱怨。即便感觉好吃,他也会挑剔。而孩子一旦亲自做饭做菜,整个人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要是把饭烧糊了,他会在厨房悄悄把糊掉的饭吃掉,再把不糊的拿到外面去给父母吃。”刘良华做了一个生动的描述,“这就是责任感,因为参与,所以有担当。因为有担当,所以有责任意识。”
在刘良华校长看来,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学习并掌握必要的自食其力的劳动技能,在研究、欣赏食物,将食材烹饪成熟食的过程中,他们慢慢地就会发展出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又将促使他们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能够自我管理。
家庭教育:刚柔并济,培养规则意识
刘良华指出,作为根部教育的家庭教育有三个关键年龄段。第一个是3岁前后,即幼儿园阶段;第二个是9岁前后,即小学阶段;第三个是13岁前后,即初中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需要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需要家长在课余督促孩子把业余爱好真正发展出来,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发展出美好的性格。
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做德育课程改革时,注重开发和利用家庭与社区教育资源,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家校合作。学校搭建平台,以工作坊、专题讲座、参与式讨论、读书沙龙、视频分享等方式,为家长提供优质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并邀请家长和校友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学习经验和教育经验。“我们正不断形成系列、形成系统,把课程改革和家长学校做成集团的特色品牌,让家长一起来推动孩子们的性格变得美好。”刘良华介绍说。
刘良华提出,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情绪管理,而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是孩子情感趋于稳定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能稳定下来,以后就不会轻易情绪失控。为此,刘良华建议,家长在这一时期要采取“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态度,要有“刚柔相济”的教育智慧。若刚柔失衡,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出状况。“如果在3岁之后不能逐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孩子就会无法无天,就会成为没有规则意识、没有意志力的‘熊孩子’。”刘良华强调。
如何对待不给糖果吃就哭闹打滚的“熊孩子”?刘良华支招,可以采用三个步骤。
第一步要柔,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理解他,可跟他说,“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吃糖果”。
第二步要刚,把规则亮出来,要告知孩子,“爸爸妈妈跟你有过约定,一周只能吃一次。这周已经吃过了,所以无论你怎么哭闹,都不可能得到糖果”。如果还继续哭闹,家长要坚守原则、硬下心来,坐在原地,任其哭闹,让他承担“自然后果惩罚”——当然要在家里封闭进行,不宜在公共场合对孩子立规矩。当孩子哭累了,他会停下来,这个时候,就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是回到“柔”的教育,要安慰孩子,并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让他体面地接受“失败”。“在该说‘不’的时候说‘不’,该让他吃苦的时候吃苦,这就是坚定。我们的目的不是打败他,不是让他感到没尊严,而是让他建立规则意识。”刘良华说,教育的终点是温柔的爱,只有在爱的滋养下,才能让孩子发展出美好的人格。(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江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