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羊城派记者 黄婷 李焕坤
如果穿越到19世纪的广州,你会见到广州画师在一种由通草茎髓制成的片状物上作画,题材涵盖清代广州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等方面,国外商人定制购买这些画作作为回国的伴手礼。这些画作叫作通草画,被誉为当时中国的“明信片”,并成为今天珍贵的社会文化史料。
9月30日,一场主题为“重现消失的通草画”的巡展在广州市荔湾区广州古玩城正式开幕。这场展览由广州古玩城、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主办。这也是广州古玩城成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后的首场大型活动。
许多画作出自清朝画师之手
本次展览共分为船舶通草画、动植物通草画和人物通草画三大板块,其中有许多出自清朝画师之手的原画作。主办方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的市场推广及运营总监伍先生介绍,他们通过英国的一个收藏家认识了这一画种,并且开始进行研究,从国外通过各种方式购买回来。
记者注意到,人物通草画主要反映仕宦人家的生活,如《拜寿图》展现了清朝仕宦人家祝寿的场景,人物神态各异,空间塑造具有立体感,连地砖和官服上的花纹都清晰可辨;
而动植物通草画中,有一幅由清朝画师创作的两条鱼惟妙惟肖,由于颜料会被通草纸吸纳,形成立体的光影效果,这两条鱼与真实的鱼在视觉上几乎无异。
据了解,这些通草画是为满足西方市场需求而创作,结合西方绘画技法和中国传统绘画技艺,描绘东方风物、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等题材,兼具艺术与商品的双重性质,这样的绘画后来被美术史称为“广州外销画”。
除了展出清朝原画作,现场还展出了多幅当代艺术家的原创通草画。据讲解员介绍,这些创新的通草画结合了现代的美术技法,如透视和阴影的特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画作在创作题材上也有创新,有艺术家大胆地以美剧《权力的游戏》为题材创作通草画。
利用AR手段让通草画“活”起来
在展厅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幅空无一人、只有街市背景的通草画,但如果通过画作前的平板电脑看这幅通草画,画面上竟然多出了不少活动的小贩和市民。原来,主办方为了增强展览的交互性,利用AR手段让通草画“活”起来,观展人站在静止的通草画旁,就可以与画上会动的人物合影。
“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吸引年轻一代,用AR还原通草画上的故事和场景,让年轻人更加容易接受这种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伍先生说。
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馆长邓先生告诉记者,以前通草画一直停留在民间艺术商品和工艺品的地位,“通过这个展览一方面希望更多市民去了解通草画,另一方面联合高水平的艺术家,从专业角度去提升通草画的艺术水平,使其得到当代艺术收藏领域的认同。”
据了解,“重现消失的通草画”巡展将在10月1日-7日展出,每日展出时间为10时至18时,展览地点为广州古玩城5楼。(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