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研成为“刚需”:“谁不喜欢更高更好的‘苗子’?”
2019-09-26 10:04 科技日报
对某些专业来说,考研是竞争压力下的能力证明,也是精细分工后的现实体现

9月24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为期4天的预报名阶段。近年来,对医学、金融、土木等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似乎已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

例如,考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除了在校期间通过考试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两个必要的证书以外,硕士毕业证本身意味着有更大的机会进入更好的平台。

对好的医院和机构来说,研究生学历是必需的,否则只能去相对较差的平台,学历也会成为未来晋升的障碍。

研究生教育人群要比基础教育的覆盖面窄,如何化解“刚需”考研的矛盾?这是否意味着高校本科课程设置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日前,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图/新华社资料图

竞争压力下的能力证明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干弋芮虽仍是一名大三学生,却早已在准备考研。

“土木专业的女生寥寥可数,岩土方向更是稀少。大一刚开学的时候班导师就提醒我,土木专业的女生如果仅仅拥有一个本科学历,之后找工作的竞争力很小。”

她说,土木工程专业工作的辛苦艰难以及女性在该行业的从业实际,都是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怎么去获得竞争优势或避免就业时可能会遇到的竞争压力,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同时,土木这种行业的特殊性也是她选择考研的主因之一。

“毕竟土木工程是一个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大学本科所学的是偏理论基础的东西,相对于直接在工作中获得工程实践经验与技能而言,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里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深化,对我来说是一种更安心更保险的选择。”

她举例说,土木工程本科毕业后基本只能选择施工单位和一些小型设计院,或者一些科研院所的劳务外聘人员,而研究生如果去施工单位可以选择单位内部较好的研发中心或者选择科研院所和设计院。

此外,毕业基薪、升职时限等方面研究生都会比本科生好一些。

“毕竟出类拔萃者不在少数,我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资本。”

四川省区域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王波认为,“倒逼”本科应届生考研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对于如土木工程、金融、医学等专业本身而言,其对经验及知识要求较高,更加注重规范性、专业性,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充分的理论知识做足铺垫。

另一方面,这些行业的用人标准更偏向于高学历。“除了用硬性的学历进行筛选以外,很难有其他更合适的人才选拔方式,用人单位也能够依据学历更好地进行量化考核。”

他举例说,像金融学如果选择银行就业,本科学历在股份制银行的起点为支行层面的销售岗位,较难进入分行的核心部门;而四大国有银行一般需要在柜台进行实践,职位竞聘当中也会考察学历条件。

“可见,本科与研究生在学历上的差距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其入职之后再选择以MBA等方式进行学历提升,很多人更倾向于直接考研。”

精细分工后的现实体现

“部分‘刚需’专业的考研淘汰率的确很高。”干弋芮说,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研究生录取率极低,就自己的专业方向来说,数百人的年级,最终研究生只录取十几个人。

有人不甘心继续二战三战四战,将自己很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考研,也有人选择抱着遗憾直接去工作。

“考研对谁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系数很大的事情,怎么在数百万学生里脱颖而出实现目标,除了努力别无他法。”

她说,一些同学从大三开始就一头扎在考研机构的自习室里,一有时间就背单词做高数,“每个人都想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成功”。

“研究生教育属于进阶教育,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基础教育资源,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考研必然会呈现出高淘汰率的现象。”

西南交大相关教育专家表示,判断录取率高低,首先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即不同行业的就业情况对报考的影响很大。

同时,考研需求大也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密切相关,一些发展较快、薪资水平较高、预期前景较好的行业,对人才需求开始精细化,“从最初的找人干活到现在需要专业的人干活,这也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现实体现。”

“部分专业考研高淘汰率的现状难以化解。那么从考研落榜学生自身出发,可以适当调整求职预期,拓宽职业规划视野,摒弃唯单位、唯编制的想法,将自身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还应当积极寻求除学历外的其他提升途径,关注一些专业性的证书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职场竞争力。这和考研的最终目标也是高度一致的。”

王波说,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可以适当完善职业培训,打通岗位晋升通道,运用多种指标综合考察人才,而不拘泥于学历门槛;还要积极培育新经济实体,扩大就业覆盖,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职位选择。

人才沃土中更高的“苗子”

近年来,随着考研“刚需”现象的出现,不少关于本科生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讨论逐渐出现。既然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进阶教育,如果说某一个专业对考研需求较大,那么是否意味着其本科课程设置方面有问题?

“我觉得并没有太大问题。在我眼里考研需求和本科课程设置并没有太大关联。”干弋芮说,本科生考研需求的产生更多是基于提高自我竞争力,所以即使增大了课程难度和深度,也不会对自己考研的选择产生影响。

“当所有‘苗子’都长高了,总有‘苗子’希望长得更高。无论继续从事科研或者参加工作,谁不喜欢更高更好的‘苗子’?”

她说,不可否认增大课程难度和深度的确能够提高专业整体水平,但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目前仍有难度。

“就我的专业来说,土木是一个技术性的专业。除去高数等基本学科之外,还有各种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课程,从大一开始课程就满满当当。怎么去控制这个数量与质量的度,我感觉是需要考虑的。”

王波也认为,考研需求大主要还是源于个人求职意向,希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同时也为解决考研需求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主要解决思路。

“本科课程可以做适当调整,如提升教学难度、提高实务水平、适当加大本科学业压力,拓宽本硕连读适用范围,或者在不延长学制的前提下,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效率。”

他说,解决考研需求大的问题,应当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用人单位通力合作,也需要紧跟国家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实际,以需求为导向,妥善处理好人才培养问题。(盛利)

来源 | 科技日报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