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吴珊 王丹阳 实习生 谢思思
图/视频 羊城派记者 王丹阳 吴珊
9月,中国第一代“人造肉”产品——“人造牛肉”汉堡即将上市,预计售价28元;深圳多家中高档西餐厅也将推出肉酱意粉等多款“人造肉”菜肴。日前,羊城派记者前往深圳,提前品尝了“人造肉”汉堡。
据了解,除“人造肉”汉堡外,计划推出的中国 “人造肉”产品还包括人造鸡肉、人造海鲜,并有望今年内进入美食之都广州。同时,“人造肉”菜肴将不局限于点心和西餐,像传统的“水煮牛肉”、“冬菇肉饼”、“宫保鸡丁”等中餐佳肴未来都将可用人造肉代替。
“人造肉”是未来超级食品趋势,还是一闪而过的风口?仍有待观察。
现场体验:无豆腥味,有嚼劲和饱腹感
8月下旬,在深圳华强北的一个健身爱好者聚会上,羊城派记者品尝了即将在9月上市的中国第一代“人造肉”产品——“人造牛肉”汉堡和未来将推出的“人造炸鸡”沙拉。
色泽上,被红菜根染色的“人造肉”牛肉饼,即便在昏黄灯光下仍看起来让人有食欲,似乎油脂满满,就像是被相机滤镜“美颜”过。相比真正的红肉,这也是缺点之一。仔细观察,“人造肉”色泽过于单一、饱和,缺乏渐变色和立体感。在质构上,比真实的牛肉看起来更绵软。
即将推出第一代国产“人造肉”汉堡的植物肉品牌Starfield合伙人陈穗文解释说,国外的“人造肉”,像Impossible Food等品牌的产品可以模拟红肉的“血汁横流”是因为加入了血红素。现在国内也具备这种技术,但第一代中国“人造肉”面对的客户不是个人消费者,而是餐饮机构。因此,中国第一代“人造肉”是植物肉,由通过红菜根染色的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并不要求在外形上特别像。
口味上,在搭配了芝士、生菜、番茄和洋葱、孜然等“重口味”调料后,记者感觉“人造肉”汉堡吃不出传统斋菜“素鸡”、“斋烧鹅”的味道,也没有一点豆腥味道。但是,牛肉特有的膻味、红肉油脂特有的香气和汁水感,在“人造肉”上也有所欠缺。第一代“人造肉”汉堡吃起来不像是牛肉,更像是紧实一点的午餐肉味道。
对此,陈穗文表示,风味是决定食物的重要因素。9月份面世的第一代“人造肉”还有待改进,计划今年12月底上线的新研发风味配方,国产“人造肉”的升级版,在口感和嗅觉上,会更加像牛肉。
未来计划:还有人造鸡肉、海鲜
口感上,一口咬下去,中国第一代“人造肉”汉堡有肉感,有嚼劲。再仔细品,“人造肉”并不完美,不够真实烹饪好的牛肉细嫩、饱满。由于黏合度比较好,被精心制作“伪装”成肉饼的大豆蛋白咬起来,有肉丝感。“人造鸡肉”做成炸鸡沙拉的“肉质”则更紧实,配上猕猴桃、草莓等水果,吃起来跟常见的炸鸡块并没区别。
如果盲吃的话,中国第一代“人造肉”汉堡、“人造炸鸡”,即便跟麦当劳、肯德基等流行快餐放一起,也不会有太多口感上的差异。据介绍,在该品牌之前品尝会上,很多非素食者和肉食爱好者并没有吃出“人造肉”汉堡不是肉。
在吃完“人造肉”汉堡后的几小时,记者依然感到强烈的饱腹感。
为何选择对标牛肉,而不是其他肉类?
陈穗文说,牛肉有高蛋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相比红肉,“人造肉”少了胆固醇和油脂,更健康;相比传统的素食制品高蛋白含量在20%-30%左右,“人造肉”的高蛋白含量在90%以上。特别是“人造肉”使用植物蛋白,在转化效率上优于动物蛋白。规模化生产后,“人造牛肉”的制作成本会比真肉低,更具有价格优势。
除了人造牛肉外,Starfield未来还将在逐步推出人造鸡肉、人造海鲜等“人造肉”。陈穗文说,这些“人造肉”技术已经成型,只不过他们想先把焦点放在“植物牛肉”上。9月份,除了Starfield品牌的旗下的素食餐厅,在深圳多家人均过百元的中高档西餐厅都将品尝到肉酱意粉等多款“人造肉”菜肴。
作为广东“人造肉”食材供应商,陈穗文认为,“人造肉”的应用不仅限于月饼等点心和西餐。“人造肉”的菜式要靠厨师创造和调味,中餐更千变万化。今年内该品牌也会考虑供应“人造肉”食材到广州,让爱吃的广州人尝鲜。
据了解,陈穗文进入“人造肉”风口纯属偶然。她学的是理工科,上一份工作是营销策划。团队另一个合伙人家族有运营素食餐馆经验,于是两个爱好素食的年轻人一拍即合。从一年前推广88元的国外“人造肉”汉堡到几个月前推广“植物蛋”,创业2年,品牌团队成员只有5个人。
“现在国产人造肉还在肉碎阶段”,陈穗文直言不讳说,要做成水煮牛肉这样外观上有肌理的人造肉片还需要技术和时间。国产“人造肉”接下来还有很多路要走。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