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民主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在广州落地。2019年,羊城晚报将全程参与“有事好商量”民生议题的解决和推动。
垃圾分类、交通拥堵、养老建设、物业管理等10件与广州市民息息相关的民生事,将在“记者跑、委员议、政府推”的三部曲中,一件件摆上台面,在立体化、多角度的协商议事中推动解决。
本期我们关注广州交通拥堵。
文/图 羊城派记者 梁怿韬
音频/羊城派记者 崔文灿
高峰期堵车多时堵大家理解,不可预计的高峰期以外还是堵。8月12日,羊城晚报“有事好商量·民心筑城”交通治理篇关注广州“非高峰堵”问题后,引起不少市民和网友的关注。
他们向记者提出更多在他们心目中有“非高峰堵”现象的广州道路,希望这些道路能在大家关注下“生生性性”少些堵着大家。
如何破解“非高峰堵”?参与交通治理调研的广州市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希望更多广州市民和外地游客,在广州享受畅顺出行。
精彩内容尽在羊城晚报原创音频节目,欢迎点击收听↓↓↓
多少“非高峰堵”,被市民网友挑出
一批“非高峰堵”道路被报道出来。在报道出街后,网友市民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反映广州的“非高峰堵”。
“天河路东往西体育西路至天河立交路段,就有漏斗形路网和未考虑周到的规划。”在天河体育中心附近上班的市民黄先生看到“非高峰堵”报道后,吐槽这段自己每天都要经过的路。
据悉,天河路到了这里,需先接纳体育西路汇入的车流,形成一次“漏斗”;车辆继续前往天河立交时,由于不少车辆会并线进入天河立交第二层的转盘层,特别是大型BRT公交车需并线进入第二层掉头返回天河商圈,导致该路形成二次“漏斗”。
“上午10点早高峰已过,但这里的堵车往往是早高峰后才出现。”市民吴先生看到羊城晚报“非高峰堵”报道后,表示自己经常要走的人民桥南往北方向也有“非高峰堵”。虽然人民桥已通过设置可变车道让南往北方向在早高峰多一条车道使用,但只要早高峰一过可变车道恢复,人民桥南往北将重新堵塞。
羊城晚报相关报道在今日头条上刊发,同样引起网友吐槽。网友“观看世事体会人生”称,临江大道、金穗路转入广州大道,华夏路和珠江东路转入黄埔大道,也有“漏斗”。特别是珠江东路转入黄埔大道,两车道收窄为一车道,让珠江东路非高峰期也会塞;
网友“绿茶徽州”和“浮标哥哥”,共同指出广园快速路的“非高峰堵”问题,根据双方留言,广园快速路存在限速不恒定,一会60公里一会80公里有的地方可能限速更低,目前正在整改中的石化厂路段在整改前存在中间窄两边入口宽的“漏斗”问题,希望广园快速目前的整改能够把通行不畅的问题给予解决。
委员调研:
三大“非高峰堵”可这样解决
“漏斗路网”“道路被占用”“多交通灯位等候”,这些让广州部分道路非高峰期仍然开车难顺畅的痛点,一批广州市政协委员今年年初至今,持续关注着。如何让广州交通“快起来”?委员们建言献策。
“能够把‘漏斗路’改造,是最好的办法。”
市政协委员何亚东说,直接扩建“漏斗路”可缓解交通堵塞问题。但不少市民关注的‘漏斗路’早已建成,周边难以扩建。
增加其他区域交通设施建设让车辆绕开“漏斗路”,吸引更多原本开车者转搭公交进城不挤“漏斗路”等办法,也能缓解“漏斗路”的交通紧张,他建议此前调研提及的北环高速沙贝路段周边,设置换乘枢纽,让外地车停下车内人员搭公交或地铁进城办事。
“对于占道施工的行为,需要全方位管理。”
市政协委员莫穗玲建议,从源头上管理好占道行为,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占道施工的管理管控;“繁华路段,占道停车位的设置一定要科学。”市政协委员曹志伟表示,路边泊位占道影响出行的问题目前在广州较为突出。
从便利市民停车办事和保障交通顺畅出发,他建议进一步减少繁华路段永久性泊位的设置,白天泊位可设置成即停即走类型,晚上车流小时改为收费停车泊位,所收费用全部归入财政纳入交通治理经费。
“如果灯位确实对交通影响大,可考虑取消优化合并相关的灯位。”
曾参与广州大道北治堵调研的市政协委员谭国戬认为,该路段不少交通灯位具有取消优化合并的可行性。
譬如一些不涉及车辆通行而是行人斑马线而设的交通灯位,可通过建造人行天桥人行隧道的方式取代斑马线,这样就可以少一个灯位或者让红灯等候时间获得压缩;亦可考虑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合理调控交通灯等候时间避免塞车。
更多建议:
除了路网建设这些方法也能让广州快起来
除了路网建设和管理,政协委员们和参与调研的市民代表,还提出了其他改善广州交通的建议。
“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出租车司机巫胜祥说,他很怕开车到写字楼密集地和立交桥底,因为这些地方在用餐高峰期,冷不防就会冲出骑电单车的“外卖小哥”。个别小哥乱穿马路或者在马路违停的行为,影响交通畅顺。
“路网和管理都没问题,但道路使用者没有用好这条路。”谭国戬表示,他看到不少原本通常的广州道路,因行人非机动车违章穿行、部分使用车辆随意变线乃至违章停车,导致道路受阻,他建议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交通参与者行为规范,让大家规范使用道路。
“我在天河正佳大街负责交通协管,这里交通本来就很繁忙了,我总会在执勤中看到有车临停路边长期不走。”交通协管员朱伟国说,对于本身就繁忙的路段,一定要加强停车管理。
“我们的开四停四政策,还可以再深入些。”曹志伟建议,以工作日外地车错峰出行代替现行的“开四停四”,因“开四停四”经常因为重大节假日而暂停,且拥堵时段限行效果有限,他建议可在工作日早晚高峰实施外地车限行。
“不仅要严格执行‘开四停四’对特定城区还需实施更严格的车辆管理。”市政协委员宋川说,每逢大型会展活动,广州会展场地周边总会堵车严重,他建议广州可以象上海学习,对会展场地实施更严格的限行措施,保障限行区域交通顺畅。
评论:
多方协作“步步为营”
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主持人/崔文灿
交通拥堵似乎是所有大城市都绕不开的难题,广州亦难逃考验。作为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广州驾驶人510万人,日均出行量超500万辆次,出行需求巨大,部分区域、节点存在交通瓶颈。据羊城晚报此前报道,7月份的前20天中,广州个别路段甚至有8天被交警发微博提示车多 “求绕道”。
路堵心也塞。为解决这个问题,广州多个交通堵点将接受新一轮“手术”,微改造有望改善“堵情”。其实,“交通病”是城市病的综合反应。一个小小交通运行指数的降低,其实是个大任务。只有多方协作,“步步为营”,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治堵应强化智能交通
羊城晚报资深评论员/阅尽
广州治堵多年,成效还是明显的。主干道行车速度提高,近两年也很少上全国十大“堵城”榜。
而今的拥堵,主要是区域性和阶段性的。如中心城区商圈附近、桥隧交汇点等,有些是多年的“老大难”。又如上下班高峰期,往往易形成拥堵。
城市治堵是个系统工程,规划、基建、调度、排障等缺一不可。但就轻重排序而言,排在首位的还是要强化智能交通。目前广州正在搞5G建设,应考虑优先运用于智能交通方面。这样,一旦有道口或路段发生拥堵,智能信号系统便可提前预警,或尽快疏通。
目前的道路红绿灯时间过于机械,不能根据各路段的车流量自动调节,也是影响道路通行的重要因素,应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此外,在上下班高峰期,道路的潮汐式放行,也应提速。还应在通往交道主干道的路口,多设置提示牌。一旦前方发生拥堵,就及时提醒车主绕行,或不前往拥堵路段,这样亦可缓解拥堵程度。
总之,治堵要提高科技含量,要让城市道路拥有科学的大脑。这才能既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提高道路畅行度,也降低拥堵的发生。
治堵需要出套全面的组合拳
广州电视台主持人/吴泽华
拥堵,是个世界难题。不仅广州,不仅中国,纽约、伦敦、东京、首尔都在治理拥堵的道路上绞尽脑汁。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导致,中国家庭近年来消费升级,对汽车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这种增长比起道路建设和发展要快的多,也就是说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速要大于道路建设的增速,这是一个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解决的方法开源和节流。一方面要加大道路建设的提前规划,要和和汽车消费行业相匹配,提前规划,科学规划,未雨绸缪,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人民绿色出行。另一方面,要利用政策调节手段,减少过量汽车迅速的注入,例如增加私人用车成本,减少公共出行费用,利用互联网智慧城市的手段,综合调控道路交通。
但是任何城市病的治理都非一个层面就能解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想法无法长远,要想真正治理拥堵,还需要全面的出套组合拳。
下期预告:
如何解堵?看广州出招
政协委员们积极调研并建言献策,市民也道出了自己的看法。广州市各职能部门,将如何出招解决广州存在的“非高峰堵”?请看下一期《有事好商量》,还可在微信环境下扫下方二维码参与“有事好商量·民心筑城”互动。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黄洁峰 颜复琼
统筹:刘云 李志洁
执行:梁怿韬、崔文灿、刘云、陈秋明
林诗妍、张豪、李焕坤、薛江华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