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重庆市民听得懂、也会说普通话,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却很少说普通话,重庆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更应该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
日前,重庆市印发工作方案,全力推广使用普通话,该市党政机关干部职工被要求在六大场合必须使用普通话,工作方案还提出直接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也应当使用普通话。
据《重庆日报》8月12日消息,近段时间大火的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赚足了票房和口碑,但这部片名的发音却难倒不少重庆人,此外还有麻痹、粗犷、红岩等字词也常被读错,不少市民直呼“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太难了!”
8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展示重庆开放包容的良好形象,打造“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市文明委印发了《全市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推广使用普通话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结合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在全市推广使用普通话,让干部综合素养更强、市民文明素质更高、城市品质形象更佳。
报道称,深化推广使用普通话工作,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方案提出,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在各级各类会议、汇报和布置工作、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接听电话、接待群众来访、接待上级和外地来宾或外来客商、对外联系工作以及参加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务活动等场合,必须使用普通话。
同时,从事铁路、民航、出租车、公交车、长途汽车、轨道交通等公共出行行业的语音播报员、服务员,旅行社导游和景区景点、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旅游场所的解说员、播音员、服务员,商场、酒店、饭店等商贸服务行业的前台(服务台)工作人员、服务员,自来水、供电、燃气和医疗、银行、保险、邮政、通信等便民服务行业营业厅(网点)的工作人员,以及政务大厅、海关、公安出入境管理等公共服务管理行业的窗口工作人员,以上直接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使用普通话。
“近年来,我市推广普通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普通话培训累计达600余万人次,测试215万余人次,全市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1%。很多重庆市民听得懂、也会说普通话,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却很少说普通话,重庆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更应该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报道中,重庆市教委语言文字管理办公室主任夏蒂介绍,在今年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上,将重点向农民工子女学校、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乡村教师等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
接下来,重庆各级语委办将重点组织本级党政机关和公共服务行业开展普通话培训和水平测试,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全覆盖,促进党政机关干部和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从“说得了”向“说得好”转变,并组织有关部门抓好常规检查和随机抽查,动员广大市民对不按规定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开展监督,切实保障普通话推广使用工作落地见效。
恁个、嘿么、煞果、哈哈儿……重庆方言如何用普通话来表达?重庆人在普通话发音方面有哪些问题?另据上游新闻8月11日报道,重庆市教委语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语委办将围绕这两大问题做好普通话培训和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摸底测试将首先在老师中进行,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各个行业的培训方案,逐步推开。重庆市教委语委办还公布了一份办公用语中常见的“川普”对应的标准普通话及公务活动中易读错的字词。
上游新闻报道显示,2019年3月,重庆几名主持人还曾到当地一所学校做分享,“大家知道重庆人为什么觉得普通话难说吗?一定要克服重庆话的方音、注意朗读重音与节奏、增强嗓子弹性。”
此外,《重庆商报》2017年一篇报道提到,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害怕重庆人说普通话。“4”和“10”,由于发音一样,经常会闹出很多误会。
报道称,“4”和“10”,就不少普通话不太标准的重庆市民来说,发音颇感费力。而当平舌音、翘舌音分不特别清楚的印务公司负责人,遇到了同样普通话不标准的广东籍老板,便活生生地闹出一场乌龙戏。原本,328元4只的美国波士顿龙虾团购券,在团购兑换券上印成了10只。2017年年初,市民前往洋展购购物商场兑换时,与店方工作人员发生分歧。无奈之下,只得向媒体求助。在记者协调下,老板最终同意就此买单,面临直接经济损失超万元。
来源 | 澎湃新闻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