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神仙?
2019-08-02 10:24 羊城派
说天说地说新闻,解花解语解趣事

羊城派原创文本/夏杨 

中国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最近大热,超越了一度被认为是现象级的《大圣归来》,成为国漫电影新标杆。

“魔童”成国漫大热门/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哪吒”和“大圣”一样,都是传统神话中的超级IP。无疑,电影制作精良之外,其自带的流量是这两部片子叫好又叫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颠覆性的人物设定,这里不多说了,大家看了会各有感受。我们要梳理一下的是,这个公众熟悉的“哪吒”,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神仙。

哪咤究竟是个什么神仙?/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来历渊源:是个外国人?

70后、80后、90后这几代人,从小就看过“哪吒”题材的动画片。《哪吒闹海》、《哪吒传奇》等都称得上经典。加上《西游记》、《封神榜》等影视剧的热播,使得哪吒这个神话人物家喻户晓、童叟皆知。

不过,对于“熟悉”的哪吒,还常有一丝疑惑:在各路神仙中,算是个十分特殊的人物。他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何一直是个孩子形象?

哪吒就是个孩子的形象/2003年版动画片《哪吒传奇》剧照

哪吒的来历资料显示,他和其他神祗相比,出现的时间并不早。

“哪吒”见于典籍最早在唐代。并且是出现在佛教典籍或故事中,写为“那吒”(又作“那咤”)。

如唐代僧人不空翻译的佛教著作中就有关于那吒的记载。那吒全称是“那吒俱伐罗”,他生得三头六臂,是佛教护法神。那吒是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第三子,师父是如来。

宋代的佛教经典,如《五灯会元》、《密庵和尚语录》、《景德传灯录》等,也都提到过“那吒”这个名字。

太乙真人是他的师父/1979年版动画片《哪吒闹海》剧照

佛教源自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土。如此说来,哪吒是外来神仙?

曾有学者考证后认为,哪吒的最初形象可能是伊朗战神“努扎尔”。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说,佛教中的“那吒”源自某位外国人物,算是舶来神。但并不能说中国的“哪吒”是外来的。毕竟我们理解的“哪吒”不是佛教中“那吒”的样子。

中国人理解的哪吒,不是和尚,而是道童。如今在中国各地,还有哪吒的神像和道场。比如河南西峡有“哪吒祖庙”,四川宜宾有“哪吒行宫”等。

宜宾“哪吒行宫”中的哪吒神像/资料图

应该说,佛教中的“那吒”算是道教“哪吒”的原型,且也并非照搬的。

早期佛教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经历了文人墨客和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加工润色,逐渐演变成了中国血统的神祗。最终被道教吸收重塑后,变成了道教护法神。

成书于元明时期、汇集儒释道圣贤和神祗的书籍《三教搜神大全》中,不仅记载有哪吒的故事,还配有一幅画像。这幅画像就是道童的形象,和现在我们理解的已经比较相似。

《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哪吒像/资料图

该书中的哪吒原为玉帝驾下的大罗仙,因人间多妖魔,玉帝命其下凡,投胎于托塔天王李靖家。“肉球出世”、“闹海屠龙”、“割肉剔骨”、“莲花重生”等我们今天熟知的故事,在此书中已具雏形,只是细节上还不完整,人物形象也不够丰满。

《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经典文学作品出现后,对中国的神仙谱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中的哪吒故事开始变得生动传神,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作为道教护法神的哪吒神通广大,专司伏魔,级别也很高,头衔有“中坛元帅”、“通天太师”、“三坛海会大神”等,属于“忠武战神”一系。

而在民间,人们更愿意亲切地称他为“三太子”、“哪吒三太子”等。

1979年版动画片《哪吒闹海》剧照

民间意象:英武的少年

这就要说到哪吒在民间的形象。

其实,作为道教神祗的哪吒,其流传和影响,远没有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那么饱满生动。

对一般的宗教神祗,人们更多寄予敬仰和崇拜。而对于哪吒这个形象,人们更多投注的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毕竟,在传统意象中,哪吒穿着肚兜,光着脚丫,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同时他手持火尖枪,脚踩风火轮,肩挎乾坤圈,臂挽混天绫,气宇轩昂、英气逼人。

英俊少年小哪吒/2003年版动画片《哪吒传奇》剧照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出现之前,哪吒一直就是个容貌俊美的孩子的形象。即便他很淘气(闹海屠龙),很叛逆(反抗父命),但还是正直善良的。

这都源于文学著作中的描述。《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形象就是一个娃娃:手戴金镯,腹围红绫,面如傅粉,眼运精光。《西游记》中的哪吒已是一个少年天神:甲胄齐整,相貌清奇,玉面朱唇。

民间传说的叙事和审美,一般都秉持着简单明快的价值标准,比如正面人物一定背负着民心的期待,真善美一定战胜假恶丑,正义终究压制邪恶,并且最终一定要安排个大团圆的结局。似乎,这样才心安!

动画版《西游记》剧照

这也难怪,人类需要文学,从来都是作为与时间和命运对抗的武器使用的。现实中做不到的事,只能寄希望于在文学中实现。

这是人的一种无奈之举!

哪吒来自佛教和道教,但真正走进人心,靠的还是文学。

《西游记》中的哪吒,从孙悟空的敌人发展到朋友,那是孙悟空立场变化的结果,哪吒一直就是神兵天降“三太子”,是托塔李天王的开路先锋。

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成书略晚于《西游记》的《封神演义》,叙述的故事却很早。

“封神”故事中,他成了商代晚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三儿子,天赋异禀;因顽皮而闹海,因反抗父命自杀;太乙真人借用莲花将其复生;他协助姜子牙“伐纣”,屡立战功而位列天神。

这最终完成了整套的民间叙事,一个完整的哪吒故事成型了。

我们看过的哪吒影视作品,基本上都依据这个故事改编。

新剧中的李靖爱心满满/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不过《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传统故事和人物形象进行了颠覆性改造。“魔丸”转世,烟熏妆、暴脾气,丑丑的、坏坏的,性情顽劣,动不动就暴怒成火球……

这也是该电影在一片赞扬声中,也存在“毁童年”非议的原因。

这个哪吒坏坏的 动图/《哪吒之魔童降世》

演绎之路:人性的开掘

中国动画影视从传统故事中走来,在新IP涌现之前,目前主要还是对自有IP资源的开掘。“大圣”、“白蛇”、“哪吒”等,走的都是这样的路子。

老故事自带流量,这是优势。但只讲老故事肯定不行,还要设法讲出新意。于是哪吒制作团队对老故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哪吒、李靖、敖丙、太乙真人等人物形象都很有颠覆性。

这种改造,不再一味符合传统的民间审美,更多突出了个性化和时代感。另外尤为突出的是,着力加深了对人性的开掘。

龙王三太子敖丙设定为灵珠转世/《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孙悟空对自身命运的反抗,在《大圣归来》中被强化。《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反抗也从“反抗父命”升级到了“反抗天命”,对一切外在的定义和约束全面反抗。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成了“魔童”。从里到外,都透着邪性。相比于传统形象,显然这一变化的跨度有点大,观众接受起来有点难。

这样形象的哪吒,确实有点颠覆/《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但终究还是被大家接受了,电影的好评度和高票房就是明证。原因在于,这种颠覆之后,人性更突出。

而人性问题,在每个人心里都容易激发出共鸣!

毕竟,在某个时刻或某个方面,我们都可能曾是那个被人误解的孤独的哪吒。

而哪吒的叛逆和抗争,让我们看到自己,或感痛心、或引反思,或受启发……这种共鸣,给电影加分了!

敖丙和哪吒亦敌亦友/《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每个人心里,都有最原始的冲动和需求,那就是被关爱、被理解、被包容、被尊重。如果得不到,他就会抗争。

而抗争的方式,可能是诉说,可能是哭闹,也可能是刻意变坏;其目的,都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很多教育学者分析,一些孩子心性和行为的扭曲,最是从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开始的!

这,或许也是这部国漫新标杆想提醒人们的!

他叛逆,因为他不满/《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明白这个道理,当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就要多想一想,要更多付出爱,更多去包容,更多给予他(或她)物质之外的精神上的满足!

对人性的开掘,让这部电影出新出彩/《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大圣、哪吒领路,愿国漫电影从此强势崛起/《大圣归来》海报

来源 | 羊城派
栏目主持 | 夏杨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