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黄贤君 白恬 黄璀玥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进入手术室也是这种感觉,因为这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7月28日下午,培训师陈莹向人们分享着她过去一周的生活,“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
过去的一周里,陈莹和其他24名体验者参加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办的“第四届医患角色互换体验营”活动,他们第一次深入医院手术室、产房、器官移植科、生殖医学中心等科室,“变身”医护人员,深度体验医者艰辛,感受医学魅力。与此同时,也有4名医护人员通过“秘密就医”、陪同就医等方式,体验患者就医经历。
医患角色互换,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
手术室是冰冷还是滚烫的?
曾经在剖腹产手术时进入过手术室的陈莹,总以为手术室是冰冷的。当她作为体验者,看着医生利落地将一颗如鸡蛋般大小的甲状腺肿瘤切除下来时,她觉得很兴奋:“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
可当她从手术台上下来时才发现,身上从上到下密封的无菌服和口罩早就把自己闷得透不过气来,很快,她因体力不支晕了过去。
说起医护的艰辛,她感同身受地说:“医护人员实在太辛苦,他们每天都要承受这样的工作重担。他们的工作繁重,时间紧迫而无暇休息,面对的更多都是负面情绪,应该给予医护人员更多关爱。”
对于作家王威廉来说,手术室里感受到的是滚烫的温度:每一台手术医生都全神贯注、紧盯各种情况,医生像处理工艺品一样,精心处理每个出血口、缝合一处处伤口;一台手术上百种器械,主刀医生想要的操作用具,旁边的护士要第一时间递过去,动作干净利落,而这个过程甚至不需要语言和眼神交流,配合十分默契、高效。
“一位年轻护士告诉我,她必须常年站在主刀医生的右侧,所以需要总是朝左看,久而久之,她的脖子有了往左边倾斜的毛病,如果要向右看会十分费劲。”
平常在杂志社工作的李连欢在观摩一台手术时,被喷涌而出的血柱惊到,她坦言,当时内心出现了波动:“如果这是一个有传染病的患者,如果……”就在她思绪纷扰时,医护人员们丝毫没有任何波澜,他们迅速而利落地处理完伤口,漂亮地做起了缝合。那一刻,李连欢有些惭愧,“以往有人抱怨,我只不过是做一个手术而已,为什么要我查这个那个传染病,这一次我终于明白。”
李连欢说,那一刻,她的脑海中就闪过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医生为什么不愿多聊几句?
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的妻子,何钻弟每天都要面临一个纠结的难题:女儿说长大以后要学医,可身为医生的丈夫却总在“泼冷水”,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于是,她果断地参加了这个体验营。
“我多想跟患者多聊几句,但是……”广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刘海英医生指着电脑上一长串的候诊名称,对何钻弟无奈地说到。候诊三小时,看诊五分钟是无数患者的抱怨,曾作为患者的何钻弟深有感触。然而在换位体验了刘海英医生一上午一口水不喝、一句话不停、连看90多个患者的门诊后,她意识到,紧张的医疗资源根本无法给予医生详聊的时间和空间。
“当最后一个患者离开诊室时,我已经站不起身来,刘医生快步奔上楼,匆忙地打开了已经冰冷的盒饭。”何钻弟说,那一刻她很难受,作为体验者,她也许只会吃一两次这样的饭,可医生却每一天都在吃着这样冰冷的饭菜,“他们希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患者。”
在何钻弟体验的生殖医学中心,总会有患者这样问医生:“能帮我放两个胚胎吗?”“万一减掉的那个是男孩怎么办?”和大多数人一样,何钻弟也曾经以为,做试管婴儿放两个胚胎很正常,可体验以后才知道,医生很少会建议放两个胚胎,“因为有的患者身体根本不允许。”何钻弟说,她亲眼目睹一个怀了双胞胎的患者在生殖医学中心门口大哭,因为医生详细评估后给出的建议是减掉一个胚胎,“那个女孩只有141cm,体重34kg,她的身体根本无法承受怀双胎的风险。”
急诊科为何医患矛盾高发?
大学教师解佳在医患矛盾的“高发地”急诊科完成了此次体验。“以前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急诊科那么多医患矛盾,现在我明白了,在这里,医生着急的时候,病人不急;病人着急的时候,医生却不急。”
她讲述了刚到急诊科时的场景:一位父亲抱着一个额头在流血的孩子冲进急诊室,大声呼叫医生,身后是同样焦急的妈妈和奶奶。医生上前查看后冷静地告诉他,只需要处理伤口即可。“这时候双方的状态完全不同,可医生冷静的前提是做了专业评估和判断。”
然而,当她跟随着120救护车出车时,却体验了完全不同的情形:“那是一个交通事故现场,一位骑车的老人被不慎碰倒,他自己爬起来,准备离开,可急诊医生说什么也不让他离开,认为他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因为老人的耳朵在流血。可老人说什么也不上救护车,大家劝了很久,最后终于老人上了救护车,到医院一查,果然颅内骨折。”解佳说,很快,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如果当时医生不坚持,可能又是另外的结果。”
通过这次体验,解佳对医患矛盾发生的原因有了新的认知:“患者和医生对于疾病的判断不一致时,矛盾就会产生。”她希望医患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和信任,拉近心理距离。
让医生体验看病感觉如何?
这一次体验营中,有4名“秘密”志愿者。他们是医院的新员工,让全新的面孔变身患者及家属,自行就医或陪同就医,是今年体验营的新特色。广医三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严诗玉是此次4名“秘密”的医生志愿者之一,她的任务是陪同一位孕妇产检。
作为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医三院的产科总是人满为患。严诗玉在陪同产检的过程中看到,孕妇从上午9点到中午12点,三个小时没有坐下过、没喝过一口水,每个就诊环节都焦灼地等待,而一个上午忙碌下来其实只完成了三件小事——门诊抽血、和医生进行五分钟的面诊、以及做一次白带常规检查。
“没办法,人太多了,只能这样了。”孕妇似乎习以为常了,然而严诗玉却在细节中看到更多改进的空间。
“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我们是否可以多一些就医引导与主动服务的意识?”严诗玉表示,不少患者初次就诊时对就医流程、医院环境可能一无所知,造成了就医过程中的慌乱与莫名紧张。如果能有更清晰的引导与指引,并有主动上前服务问询的意识,或许可以减少拥挤的状况,减缓患者的焦虑情绪。
另一位医生志愿者张伟在陪同一名结肠癌患者手术后,对患者的焦虑感同身受:手术室一墙之隔,张伟清楚地知道里面发生着什么,但患者的家人们却在等待中逐渐焦虑。随着手术时间的推移,原本还坐着的家人都站起来在手术室门口徘徊、张望,神情紧张而焦虑。
“当我站在医生的角度时,我关注的是患者与家人是否配合治疗;但当我站到患者家属那一方时,我看到家属更担心的是病人会不会感到害怕、是否遭遇疼痛,以及疾病可以治愈的程度”。
医患关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在重症医学科体验的作家王威廉在体验中, 亲身感受了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的过程,让看到了医患关系与沟通中更为复杂的一面:每天下午3点30分至4点,是家属与医生沟通的时间,短短半个小时里,医生需要事无巨细地与家属沟通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治疗成本等等,由家属做出治疗决策。
“在重症面前,做决定的沟通由家属和医生完成:有的家属砸锅卖铁都要救治,但医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有的患者其实再努力一下可以救回来,可家属却先行放弃了治疗;也有家属反复犹豫不决……”在他看来,医学不仅是技术学科,它的人文内涵太丰富,也太复杂。
产房负责人钟演珠则认为,医患之间因为了解而理解、信任,从而给予彼此多一份前行的力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