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羊城派记者 郑紫薇
在现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谁都有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有些人把朋友圈当成社交平台;有些人用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状况,巴不得一日三餐都搬到上面晒;还有的会为朋友的“点赞”而沾沾自喜,认为朋友圈里的全是他的粉丝,甚至有些人会因为朋友圈里的小事而走向反目……
实际上,来自朋友的“赞”并没有那么正式的意义,别让社交软件干扰了自己的生活。
一位北大博士说,退朋友圈保智商,引起了很多人共鸣。智商这东西,其实保是很难保住的,也许保住的仅是“自以为是”,当然也有人不这样认为。
道不同不相为谋,此为常理。微信“朋友圈”到底与现实朋友圈有无区别,有的人只把它当成便捷的社交平台,有的人却将它视为记录个人生活状况的自留地,功能与作用全在于个人如何认知。
经常能看到喜欢展示自我的“圈里人”,巴不得一日三餐都搬到上面晒;也有喜欢拓展人脉的,像唱棉花落的艺人一样,走一路,赞一路;还有的则警惕其公共空间属性,常年学习忍者神龟,偶尔才到朋友那里留点雪泥鸿爪。
加微信好友意味着点对点关系的建立,其实不等于一定关注朋友圈,就算关注了以后也可以屏蔽,因为关注是一个折射价值认知的主体选择,受兴趣、领域、学识影响,注定不是对称的。
与微博不同,微信呈现出更加具体、真实的人际关系,大家在圈子里展示的内容是日常生活的直接折射。喜欢表达自己、期待关注的人会想,我一直都开诚布公地发布内心状态,那些人为什么像只死猪一样不言不语。
喜欢安静的人则可能这样想,瞧,那人看见白菜叶子都要说几句,实在是没什么涵养,太low了。不论是无法忍受静默的,还是无法承受喧嚣的,分道扬镳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交友先看看他的朋友圈,大体上就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新科技产生了新的交往方式,塑造了新的人际关系,自然也催生了新的善后机制。微信号的联系功能与电话号码不一样,只要一个人删掉了另一个人,另一个人的号码就会成为“僵尸”,作为对等的处理方式,必须删掉“僵尸”才能体现对自我尊严的捍卫。
所以前些年流行“测粉”,一看莫名其妙的信息发过来,我知道她/他在“测粉”了,不难想象在屏幕的那端,是一颗何等茫然又忐忑的心。曾经有性急的朋友在圈里公告,谁测粉立刻删了谁,以示惩罚愚笨。
其实也没必要,这点小事都不能容忍,人生何以集中精力去干大事?一般情况下我会把那条消息默默地删了。若是好玩的朋友,可能回个“微笑”的表情,表示:“哎,我在呢,您正测着啦,都测到啦?”
几年前就据黄礼孩说,他的朋友圈里有四千多朋友——这很令人吃惊,只要在朋友圈发一条消息,他立刻可以看到朋友们噌噌噌赶来点赞,不难体会那种收获满满的既视感。
不少人迷恋那种“被赞”的体验,却忽略了好人缘是需要培育的。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连在自己身边保持沉默的朋友都不能容忍,人缘恐怕不会好到哪里去。
胡适先生说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指宽容比自由更不容易。南非黑人大主教、被称之为“南非的道德良心”的德斯蒙德·图图说,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而且,谈判、对话、宽恕、和解经常不是在朋友而是在敌对者之间进行的。现实生活中,同道走向反目,其中有一些就是从朋友圈互动之类的小事引发怨恨所导致的。
不少人一直把加在微信通讯录里的人都看成自己的“粉丝”,这是个一点也不好笑的笑话。认真算一算,除了领导、同事、同学、亲戚、朋友之外,对你仰望的人到底有多少?
所以,来自朋友的“赞”并没有那么正式的意义,无非表示“朕已阅”、“你继续说”、“看你进一步装”之类的意思罢,未必全是发自内心的赞赏。
因此,朋友圈里的东西实在看不下去,少打开就好,别总是因为他人的反应患得患失,甚至动了拉黑的恶念。真正能做到这点,说明一个人已经可以主宰自己的认知和感受,不会让社交软件严重干扰自己的生活。
当然啦,一个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要么内心极度强大,要么极其没趣。这个以后有空可以慢慢说,那些已经退了朋友圈的人是铁定看不到了。
来源 | 羊城晚报2017年07月25日A14版,作者 | 龙扬志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