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刁钻"肿瘤堵塞多器官,粤20位专家接力手术挽生命
2019-07-19 20:24 羊城派 原创
有医生形容,手术堪称“愚公移山”式分离,配合“天衣无缝”

文、图/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腹痛4个月伴双腿浮肿,到医院一查竟然是下腔静脉长了肿瘤!不过,汕头人李先生怎么也没想到,长在他体内的这颗直径为15厘米的肿瘤,侵犯多个器官,裹挟多条大血管,非常危险。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个学科的20位专家历经9小时接力手术,成功完成了通过体外循环、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肾静脉切断重建、下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治疗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手术,成功挽救了李先生的生命。

手术现场

据悉,这是全球第二例、全国第一例这类手术。

7月19日,当52岁的李先生再次走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医生办公室时,他连声向救治过自己的医护人员说:“非常感谢你们!”
他腹痛4个月,腹中竟藏“大肿物”

李先生今年52岁,因腹部胀痛4个月,双下肢浮肿半个月,前来中山一院就诊。来诊前,他一直服利尿药物治疗,虽然脚肿有所减轻,但腹胀仍一直存在,当地检查发现其下腔静脉有一个肿物,并建议他到中山一院就诊。

接诊他的是中山大学名医、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王深明迅速判断,这名患者和他以前诊治的患者不一样,于是马上安排患者进行CT检查,并叮嘱患者检查完一定要找他再诊断,同时继续进行利尿治疗。

CT检查结果出来后,王深明发现,该患者的肿瘤已经堵塞了肝静脉的回流,若用常规方法治疗并不可行。为此,他立即邀请中山大学资深名医、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梁力建教授,肝胆外科汪谦教授协助诊治。

专家们一致认为要立即收治入院,并通过多学科讨论才能决定手术方案。

手术疑难复杂,全球仅报道一例

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直径长达15公分,但位置非常“刁钻”——肿瘤长在肝脏后面,侵犯到了肾脏、肝脏以及多条大血管,距离心脏不到1cm。

“一定要救,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只要能救治患者,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回想起当时的艰难,肝外科主任彭宝岗记忆犹新。

当时,梁力建大胆提出了体外循环下行下腔静脉切除,体外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必要时肾切除自体移植的手术方案。可是,切除下腔静脉肿瘤后进行自体肝移植和自体肾移植全球只在2015年报告过一例,国内并没有做过这样的手术。

因为手术复杂,患者随时有术中出现生命危险的情况,中山一院立即启动全院多学科会诊。

6月24日下午,肝外科、肝移植科、肾移植科等各个学科的专家进行了一次大会诊,专家们一致诊断患者腹腔内的是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范围从肾静脉入口至心房入口,肝静脉阻塞可能侵犯右肝静脉、右肾静脉。

6月26日上午,肝移植、肾移植科再次讨论,提出了详细的手术分组、手术预案和具体处理意见。

体外循环科荣健教授回忆:“从医25年,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手术,每一个人什么时候上手术台,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后,该谁上台紧急处理,都做了非常详尽的明确。”

“愚公移山”式分离,配合“天衣无缝”

6月27日,手术正式进行。全程跟进这台手术的麻醉科副主任冯霞教授用“愚公移山”和“天衣无缝”来描述这台负责的手术。

患者的肿瘤长在下腔静脉,这是人体最大的一条静脉干,影响巨大。而且患者肝脏部分的手术还无法在体内完成,需要把肝脏分离到体外,进行肝脏手术操作,再移植回体内,难度极大,风险极高。专家顺利将肿瘤分离后,各学科教授在不同时间点轮流上台进行手术——

首先,将肿瘤向下牵拉离开心房,并在心房的下方切断上方的下腔静脉,将门静脉插管通过体外循环转流,切断肝动脉、门静脉、胆总管,下方在左肾静脉平面切断下腔静脉,完整切除整条下腔静脉和肝脏,移出体外交给肝移植科专家做肝静脉的修整、肝脏尾状叶肝切除。

接着是下腔静脉-左肾静脉的静脉人工血管移植重建。经过以上处理,患者保住了两侧的肾脏功能。然后,医生将心房下方下腔静脉与人工血管进行吻合,恢复了下腔静脉血液回流。

随后,经肝静脉切除整形以后,右肝静脉恢复通畅,医生们再将肝右静脉和肝左、中静脉拼合成一个开口,将肝脏重新植入,“天衣无缝”地做好了各种吻合。

手术室里忙而不乱,一切都在手术预案内顺利进行,如行云流水。

很快,肝脏恢复了血流,颜色红润,自体肝移植成功了!

经历9个小时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逐步撤除了体外循环设备。很快,患者顺利复苏,并送到ICU病房。术后8天转回肝外科治疗,至今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7月19日,即将准备出院的李先生连声道谢,感谢这些救治过他的专家们。彭宝岗表示,李先生的平滑肌肉瘤是恶性肿瘤,复发率高,李先生后续还需做进一步治疗,专家们将对他的下一步治疗制定详细方案。(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