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帮主持人/孙婷婷 林诗妍
文/羊城派记者 甘韵仪 孙婷婷
写在前面:
走失、失联、失踪、离家出走……每一天,在广州的某个角落,都有人与家人失散。每一个寻人的案例背后,都有一个甚至多个家庭锥心的牵挂。
《记者帮•寻TA》栏目开启的初心,愿望简单而真挚,就是为了让某些绝望的时刻多一点再多一点希望。
自5月中旬羊城派公益栏目《记者帮•寻TA》上线以来,记者帮团队每天都在落力寻人,一共发布跟进了40余条寻人信息,见证无数家庭团聚的喜悦以及骨肉失散寻而不得的悲痛。
“看看儿子曾经穿过的衣服、看过的书本,以及儿子的旧照片,是父亲阿祥每天都会做的事,2016年大年初一,白云区钟落潭阿祥不到6岁的儿子失踪胡梓轩,至今还没有找到……”
父亲节前夕,多少人看到“你若回家,就是父亲节最好的礼物”的故事后含泪转发。
“61岁的张阿姨,于6月17日只身从山东来到广州寻子,其后走失。她本来想见在中山大学读书的儿子,但其实她的儿子已毕业两年,现在国外念书,两年未曾回家。但老太记忆仍旧停在儿子上大学的时候……”一个素昧谋面的老太的故事,动人得让人心疼。
“广州14岁女孩失联,穿白色衬衫、公主裙。家人与老师不断拨打电话,均处于关机状态,无法知悉女孩在哪……”亲子关系同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这40余宗跟进的寻人案件中,记者与家属一起走访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并发布最新消息,向社会求助,最终超过八成寻人成功,家人得以团聚。
让人欣慰的是,爱与关怀在一个个链接中延伸与传播,多篇十万+寻人信息的背后,是无数市民隔着网络传递的真爱,越来越多的用户和羊城派一起,传递“从记者帮到众帮”的理念。
可以说,每一条寻人信息的背后,都有无数热心的街坊积极转发/提供寻人线索,大多数家庭得以重聚。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负重前行的信心。也希望更多的家庭引以为戒,防止亲人失散的悲剧继续发生。
关注一:青少年闹矛盾出走较多
建议:家庭会议是亲子沟通好方式
记者跟进寻人的案例中,其中有42%涉及青少年,其中又以12-16岁的孩子为多,与家人闹矛盾而出走的问题比较突出。
广州幸福力心理咨询中心李斌分析说,孩子到儿童期进入青年期,他们追求独立、拥有自我主张,希望可以决定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希望探索自由的更大的世界,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说明孩子在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
但另一方面,青少年仍处于未成年的生长期,很多想法和行动未必成熟可行,当孩子提出想法或行动的时候,又无法获得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以包括离家出走的方式来应对,这是一种行动上的对抗,也是孩子情绪的表达方式。
在记者跟踪的案例中,5月31日,一名15岁的男孩在广州市黄埔区走失,爸爸苏先生说,孩子从小难管教,被家里人说了几句,一气之下就走了,经过一番周折才把孩子找回来。
6月15日,一名12岁的女孩,在广州市南沙区失联,家长说孩子是负气出走的。家长急到报警,孩子到次日中午才自行回家。
家长普遍表示“沟通难”。“我们要适应孩子的成长,要将孩子当作‘小大人’‘好伙计’去看待和交流,他们想做什么事,希望达成什么目标等,父母应给予更好的建议和帮助,温暖的家庭和理解孩子的父母是能量来源。”
李斌说,暴力语言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父母学会用积极语言和孩子沟通,给予孩子正向、具体、有目标效果的引导,比如,父母从一堆不满意中发现、挖掘孩子做了什么好事,这些好事是怎么发生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双方讨论以后怎么可以做得更好。
“具有耐心、爱心、智慧且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培养同样优秀的孩子。”他建议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因为家庭会议是实现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比如家庭支出、出行、采购、教育等等事务,通过会议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关注二:智力异常人士照护难
建议:可向镇街社工服务站寻求帮助
另外,有35%起案例涉及精神失常、智力异常的家人走丢,其中大部分是家里的老人家。
年近90岁的老年痴呆症爷爷在江湾大桥走失、广州番禺一曾患抑郁症的老人走失、母亲因患老年痴呆症反复走失、患智力障碍的六旬老太走失……对这一类人群,怎么做好家庭照护,社区是否可以提供关怀?
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段鹏飞告诉记者,目前广州全市有180个左右社工服务站,基本覆盖了11个区的镇街,家人对于长者照护方面有困难,可以到社工服务站寻求帮助,而且这个很关键。
据介绍,目前广州很多有条件的社工服务站已经开展日托服务,并且有长者配餐。但是也难免一些社工服务站场地有限,设施不足,开展服务比较困难。不过,社工可以对长者进行训练,对家人普及照顾知识。
“长者随着年纪增长,身体和智力都在下降,我们的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也常常遇到脑退化的长者,经常忘记了穿衣服,忘记了说过什么话,出了门就不知道怎么回家了。”
段鹏飞说,家人需要理解与陪伴,并提供更好的陪护,尽量减少因忙于生计而让老人独处。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在老人的衣服上缝上家庭地址以及联系电话,或者给老人佩戴具备定位与电话功能的手环。
他在社区服务中总结出经验,一些平常看起来精神与智力正常的老人,家人也要多加注意,一旦发现老人有短期记忆中断的情况,就要带老人去医院检查了,一旦确认为脑退化,就需要专业服务介入。
如果家庭养老、社区养老都未能如愿,可以考虑将老人家送到敬老院,“这是老人安度晚年最安全的保障”。
关注点三:监控坏了成为最心痛的缺漏
建议:这个村的方法值得借鉴
记者在介入寻人过程中,还发现一个问题,家人报警后,警方开始调查监控追查老人踪影,关键时候却发现摄像头坏了,眼看着走失的家人消失在屏幕里却找不到下一个点,甚至从此失去线索,让人心痛。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城中村。
5月18日,花都区50多岁的聋哑人士毕先生离开家后久久未归,家人马上报警。村里的监控许多坏掉并存在死角,给公安查找带来了许多不便。毕先生身上没有钱,与人沟通不畅,且容易发脾气,在外面遇到不顺有可能会闯祸,甚至听不到喇叭声而发生交通意外。
发布寻人消息后,不断有人打电话给家人们报各种“疑似”,他们经常一接到电话就跑过去,单单花都狮岭镇旗岭就一天跑了三四次,最终寻回。
如何保障村里的摄像头正常运作?记者采访了番禺区化龙镇东南村,他们曾借助村中摄像头与“大声公”,不仅成功抓贼,并在两小时内成功找到走失的老人。
今年3月21日下午16时,86岁四川籍老人杨某在东南村走失,寻找不得后,其家人到东南村治安队寻求帮助。东南村治保队员通过监控点对点的寻找。最后在当晚22时成功找到。
过去,东南村与很多城中村一样,村中监控覆盖有限,且维护难。2017年年底,化龙镇经过多番探索后,决定对镇内现有的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给村里增加“天眼”系统,东南村就是其一。
据了解,这套系统24小时运作,保证联网正常,在派出所视频专网主干畅通情况下,保证视频能上传到广州市公共视频管理平台。
系统平时由村治安队管理,每个摄像头的拍摄会面都汇总到监控室,一有黑屏,马上知道有摄像头坏了或者被遮挡,如果是前者,就由治安队员报备给镇综治办,由综治办委派“天眼”维护公司去维修,并进行定期检查。
“维保单位在接到报障通知后,必须在立即响应,2小时内到达故障现场进行抢修,8工作小时内完全修复。”化龙镇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安装“天眼”之后,警情减少了,居民居住更安心了,更重要的是,关键时候,监控不掉链子。
写在后面:
真挚而又沉重的爱
该怎样拿起,怎样放下?
《记者帮•寻TA》发布的两条寻人信息让记者颇多感慨,并引发深思。两个案子的主角分别是一位80多岁的黑龙江老伯和一位61岁的山东阿姨。
为了能够膝前尽孝,80多岁的黑龙江老伯被孩子接到广州安度晚年,但呆不惯且思乡的老人,偷偷地离家出走,独自辗转数日回到黑龙江乡下。
孩子急寻多日后,才从老家亲戚处得知老父亲回到家乡,乐呵呵地走亲访友。为了不让老人感到压力,孩子也不敢仔细询问老父亲是通过何种渠道回到老家的。但孩子在想,日后该怎么办?
2019年6月17日,61岁的张阿姨离开山东的老家独自一人来到广州。家人发现老人不见了,根据线索匆匆赶到广州寻人。幸得热心街坊看到寻人信息后提供了不少有用的线索,最终找到了老人。这是老人第一次来广州,身上没有带手机,没有身份证,只有一张医保卡买了来穗的火车票。
老人千里赴穗的真相是,老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她的记忆仍停留在儿子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的时候,因思子心切,老人就瞒着女儿女婿只身一人跑到了广州。而老人的儿子早在两年前毕业并去外国念书。
挚爱的亲人呐,我该拿你怎么办?(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