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学霸”解构“凡人”与优秀的关系:分数之外,还有眼界和胸怀
2019-07-01 18:10 羊城派 原创
考分难以企及,但眼界和胸怀,是可以培养和向优秀靠拢的。这,就是“凡人”与优秀的关系。

文/羊城派记者 蒋隽

高考“揭榜”,广东因“分太高”而成绩被屏蔽的高分考生扩大到文理前50名。“学霸”可遇不可求,且大概率是“别人家的孩子”,解构“学霸”跟你我“凡人”有何关系?

羊城派记者采访了几十位高考学霸(全省高考文理科前50名)发现,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学霸们也在与时俱进,呈现出高分之外许多多元化的优秀特质。

的确,学霸的成绩难以拷贝,但他们在知己——认知自我,知彼——了解社会、处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上,的确有过人之处。

18岁就能有这样眼界和心胸的孩子,可以预见,在漫漫人生路上,无论走怎样的道路、无论遭遇顺境还是逆境,他们都能以良好的心态,掌控自己的人生。

分数之外,还有眼界和心胸。考分难以企及,但眼界和胸怀,是可以培养和向优秀靠拢的。

这,就是“凡人”与优秀的关系。

学习:天赋很重要,努力不可少
不可否认的是,“学霸”们都具有很高的天赋,但是他们依然非常勤奋努力,广附“学霸”贺怀远“一天规定自己做4张卷子,一年做了上千张卷子”,他表示,“我们学校所有高三同学一年都做了上千张。”
一些学过奥数的高分考生,不断发挥特长兴趣,受到老师、家长鼓舞,更加深入研究、刻苦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学习能力这件事,天赋固然很重要,自身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知己:不为浮云遮望眼

高考在中国人心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往往少数高考状元或高分考生出现问题就被铺天盖地渲染,形成全社会的“刻板印象”,其中之一就是“高分低能”——只会考试,其余能力不行。现实之中,真的这样吗?
他们确实并不全能,但对自己有清晰认识,很清楚自己的强项和弱点。

广雅中学高分考生罗富文上过市奥数学校(现在已经取消),结果学到“怀疑人生”,后来果断放弃,不再执着。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胡嘉航虽然从高一开始就备战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并摘得银牌,但他的志愿是北大物理学,“在化学实验中受了很多‘打击’,我还是更倾向于公式性、逻辑性较强的专业。”

华附被屏蔽成绩的8名考生中,罗雯昊是唯一一名文科生。虽然是文科生,但数学一直是罗雯昊最擅长的科目,初中时,她就因参加数学竞赛自主招生来到华附,但是出于对人文社科的喜爱,她在高二分科时还是选择了文科。

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好什么?是每个人都需要回答的人生问题,“学霸”们在小小年纪就已“知己”,不为浮云遮望眼,做出选择。

责任感:自律、高效

选择与责任相生相伴,会选择,也得能负责、愿负责,负责的人就会自律,自己管理好自己,同时注重效率。

欧阳浩因在全国化学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已获得北京大学降至一本线的录取资格,他非常自律,经常要求自己通过加强练习反思自己的学习,同时非常注重效率。

严若天因为热心爱帮同学解决问题,被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全班称为“天哥”,自己的房间整整齐齐不用父母收拾。而且准时、绝少迟到,如若与人有约或有事,头天晚上他就会收拾妥帖,安排好怎么去、几点去,第二天准点出发,若遇下雨天等还会酌情预留时间,“非常靠谱、放心”是父母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

知彼:关心他人、关注社会

你以为,学霸只管学习好,诸事不管凡事不问?其实人家大多智商情商双高。执信中学的陈子奇,从普通班“逆袭”全省理科前50名,他告诉好哥们自己成绩时,第一句话是安慰对方,而不是先标榜“战绩”,这种关心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温暖”特质,体现在不少“学霸”身上。

文科前50的女生王筱达,日常就是独立、有主见的女生,为全班编排的戏剧是《穆桂英挂帅》,理想是学习法律,“因为法律能除暴安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很多社会问题。”

广雅中学卢思薇同学认为,时刻把握时代脉搏很重要,作为文科生,她平时会看《人民日报》和《中国国家地理》,“多看看这些主流的报纸和杂志不仅可以汲取很多知识,也是一种课后消遣,能起到放松减压的作用”。

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就是知彼,了解外部世界,然后做出决策,这是生涯规划的核心。这一点也反映在“学霸”们对大学专业的选择上,他们不盲目追逐热点、“钱途”,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大多数人选择与社会关系密切的基础学科,例如物理、化学、数学、电子学、计算机、哲学、社会学、新闻学等专业。

即便是选择经济专业,也有充分的理由,譬如东华中学麦庭志向往的专业是经济类的,因为“一直都有记账的习惯,对理财很有兴趣。”

兴趣:丰富的精神世界

学霸们还兼顾许多兴趣爱好,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深圳中学的熊世超是一个超酷的街舞男孩,他跳起充满力量和美感的舞步,成为高考放榜日最耀眼的镜头之一。

王筱达爱看《声入人心》,是一名“梅溪湖女孩”,还爱看散文、推理小说和音乐剧。罗雯昊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过了钢琴八级,但高中因为学业暂时放下了这项爱好,趁暑假有空,她想重新练习钢琴,并且去学吉他。

陈子奇的一大爱好是皮划艇,“从小学到初中,练了七八年,曾入选海珠区皮划艇队。初中时一周练习四五天,高中一周也练两天,一次两三个小时。”选择大学时会考虑学校是否有皮划艇队。

作为尖子生,胡浩宇一点没有荒废自己的爱好。他平时喜欢足球和羽毛球运动,即便是高三时也是两天一次,一般在下午放学后,在球场上司职守门员,“可以锻炼我的反应能力更快。”除了体育运动,胡浩宇还喜欢看书,主要是科普、奇幻、古诗词,诗词歌赋陶冶情操。

施宇轩特别喜欢打篮球和羽毛球;而且经常参加辩论赛,还担任了学校模拟联合国和辩论社团的社长。他认为,课外的实践经历对于自己的学习帮助很大,不仅让自己学会了如何管理时间,也让自己在学习中更加高效地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练文卓坚持体育锻炼培养耐力。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练习打羽毛球,即使到高三也保持每周一次羽毛球训练;同时,每天放学后去操场跑五圈,每周至少跑一次3000米。

东华中学的吴文意是个电影迷,超级英雄大片是她的最爱,“我是漫威粉丝”,不过,高三阶段学习紧张,她也只有在周末看看电影“解渴”。

眼界宽阔 心理稳定

知己,了解自我;知彼,了解外部世界;有兴趣爱好,经营精神世界……这些特质让“学霸”们比同龄人有更为宽阔的眼界,把小我放到更广阔的世界中,也许使得他们有更稳定的心理素质。

“学习有看得见的风景,也有看不见的风景。”罗雯昊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地去反思,让脑子不停地转动起来,这就是学习中看不见的风景。”

佛山石门中学的陈悦心“在平时的学习中,喜欢把笔记做成思维导图,电子版和纸质版都做,仅纸质笔记就40多本。”写作文是她的强项,“写作时既要守规矩,又要不守规矩,守规矩就是按照要求的文体去写,不守规矩就是要创新,要有自己的想法”。

熊世超最爱看的书是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他说看完这本书,很多历史科的题目就有感觉了,知道怎么从宏观上看待那些历史问题。

罗雯昊平时喜欢看社会学和哲学书籍,如《规训与惩罚》《疯癫与文明》《社会学的邀请》等。

彭诗懿信奉学的时候要认真学,玩的时候要开心玩。钢琴和小提琴是她的最佳“伙伴”。“一两首曲子下来,心情能平静很多。”

欧阳浩爱读《大卫·科波菲尔》,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有志者事竟成”,“不仅是高考这个方面,高考只是人生很小的一部分。只要是有志者,我相信能做得非常成功。”

彭承志说,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人生不只是高考,世界很大。“即使高考没考好,后面还是有很多机会。”

18岁就能有这样眼界和心胸的孩子,可以预见,在漫漫人生路上,无论走怎样的道路、无论遭遇顺境还是逆境,他们都能以良好的心态,掌控自己的人生。
image.png

极致化的能力

记者发现,“学霸”跟普通人的一大不同,在于把自己好奇、爱好的东西研究到极致的能力与精神。而太多的案例已经揭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将某一方面做到极致的人。

许兆晖平时喜欢研究物理,还喜欢画画,他从小学开始一直学素描,高中接触了动漫,会将漫画和素描结合起来画。他还是个凡事好奇的人,听到一个新的名词,一定会记下来,查出这个名词到底是什么为止。

华附的彭承志,初中开始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规划。高一时,主动申请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学习一年,回来后又继续跟读高二的课程。“美国这一年的经历,让我学会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更加关注社会时政。”虽然是一名理科生,但彭承志有一颗“文科心”,他对文学、艺术、哲学都有浓厚兴趣,闲暇时候也会写写小说和诗歌,他的作品《看见春天的落叶》曾发表在《羊城晚报》的“花地”副刊上。

麦庭志有看美剧、听英文小说的习惯,除了英语语感不错之外,学习掌握到的词汇量也很庞大。游泳、羽毛球、网球、烹饪、绘画等,都是他的爱好。他还是学校羽毛球社的副社长。

家庭:父母才是孩子的起点

采访了这么多“学霸”,记者更想提醒的其实是:父母们别总要求孩子,更应该要求的是自己,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严若天的妈妈从小教育他,“做不到的话别说,说出来的话就要做到”,虽然儿子是独生子女,“但从小买零食,都告诉他,不是买给他一个人的,是全家人的。”

不少“学霸”都提到,父亲或妈妈对自己影响。李汶谕说父亲对他的影响特别大,“小升初之前,我特别训练了英语和奥数,父亲还亲自上阵教奥数。我后来发现,初中数学课其实跟奥数有很大联系。”其实,李汶谕的父亲并不是教师,而是从事模具行业。李汶谕说,“父亲只是中专学历。当时他自己先学习掌握好奥数课的知识,然后再亲自给我授课。”

学霸们的父母,固然有经济学博士、教师、医生等高知人群,但更多的是朴实的普通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做好自己,以身作则。(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陈亮